吳盼盼
武術教學中運動損傷的調查與研究
——以棗莊學院體育學院為例
吳盼盼
本文通過對大量文獻資料進行分析研究, 對山東省棗莊學院體育學院的學生進行調查,對武術教學中發生運動損傷的部位、原因以及預防措施進行調查與研究,探討發生運動損傷的不利因素, 闡述運動損傷的特點和規律,旨在為棗莊學院體育學院學生和老師在武術教學中科學地預防運動損傷提供理論依據,從而促進其教學更好地進行、學生的技能更好地提高,保證學生運動訓練的長期性,對進一步延長體育專業學生運動的壽命有重要意義。
棗莊學院;體育學院;武術教學;運動損傷
目前,在普通高校體育專業學生的武術教學中主要以學習武術套路為主,武術套路運動屬于民族傳統體育項目,是一項對速度、爆發力和協調性要求特別高的全身性運動,它具有動作幅度大、難度高、速度快等特點。近年來,隨著武術套路運動的迅速發展,競技比賽的日益激烈,同時在傳統文化和影視作品的影響下,武術成為學生選擇的熱點。武術套路動作的展現需要全身的配合完成,有些動作想達到較高的水平,需要經過較長時間的系統訓練,在其參與高難度動作練習的過程中,很容易發生機體損傷。本文通過中國知網查閱到武術套路運動損傷的文章有940篇,其中有關武術套路運動員運動損傷的文章有476篇,高校武術套路教學中運動損傷的研究有48篇,但對于棗莊學院體育學院武術教學中運動損傷的研究還沒有。本文旨在了解該校武術教學中發生運動損傷的情況以及應對運動損傷所采取的預防措施,從而使相關部門的領導和老師以及學生加強對運動損傷預防的高度重視,以便減少運動損傷的發生和促進體育專業大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同時也可以起到提高教學水平和訓練水平的輔助作用,使學校的體育課程體系得到優化[3]。
2.1 研究對象
棗莊學院體育學院2012級-2015級選修和專選武術的學生。
2.2 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應用的研究方法有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數據統計分析法和邏輯分析法。主要針對棗莊學院體育學院2012級-2015級專選和選修過武術的學生共發放問卷80份,其中男生50名,女生30名,并采取當面發放和當面回收的方式,回收率100%,其問卷的內容涉及武術運動損傷部位、特點和原因等方面。對調查獲得的有效數據,按照研究目的進行分類,并運用Excel2010軟件對收獲取的信息進行分析整理。
3.1 武術教學中的運動損傷率

表1 武術教學中發生運動損傷比率統計表(N=80)
由表1可見,在調查的80名學生中,發生運動損傷的人數占總人數的37.5%。經過損傷人數對比可知,男生發生運動損傷的幾率比女生低近15%,這是由于男生在身體素質方面比女生強,所以在完成相同難度的動作時,男生發生損傷幾率小。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應該適當地加強學生身體素質訓練,特別是女生。
3.2 武術教學中常見運動損傷的部位
在武術教學中,由于武術套路有一些難度動作,需要加大學生練習基本功的強度,如馬步、弓步、虛步和騰空動作,這些動作易損傷腰部、大腿、膝關節、踝關節等部位(詳細損傷部位如表2所示)。通過以上數據的統計分析可知,大腿、踝關節和膝關節發生運動損傷的比率較大。

表2 武術教學中常見運動損傷的部位(N=30)
注:損傷人數統計中包括重復性損傷
3.3 武術教學中常見運動損傷的類型

表3 常見運動損傷的類型(N=30)
注:損傷人數統計中包括重復性損傷
從表3中可以看出,發生扭傷的人數最多,而肌肉拉傷次之,勞損性損傷的人數所占的比例最少。首先,學生在完成騰空轉體加落地銜接動作時,若落地不穩、加上身體的旋轉慣性,增加下肢關節扭傷幾率,如踝關節。
其次,武術套路種類繁多,內容豐富多彩,套路分為拳術套路和器械套路兩種,器械套路又分為長器械、短器械、軟器械和雙器械等。上肢運動要求關節轉換靈活,發力剛柔相濟,運動幅度大小多變,下肢主要是各種靜力性半蹲式的步型步法。武術動作要求剛柔相濟,許多難度動作有空中轉體后直接接劈叉、馬步、坐盤等曲膝或盤膝定勢,在轉體和重力作用下極易引起下肢韌帶或肌肉拉傷[5]。
3.4 武術教學中常見運動損傷原因分析

表4 武術教學中常見運動損傷的原因(N=30)
由上表統計數據分析可知,該校學生在武術教學中發生運動損傷的原因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1)主觀因素:首先,準備活動不足或不重視而引發的運動損傷占83.3%,是該校學生造成運動損傷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武術套路運動中較多地牽扯到關節、肌肉和韌帶,在做準備活動時需要適當地刺激這些部位,充分調動各個部位的積極性,提高協調性,繼而降低肌肉之間的粘滯性是非常重要的。其次,注意力不集中占76.7%。武術套路動作運行的幅度大,跑、跳、騰空、轉體運動多,精力不集中增加了損傷的發生率。最后,學生身體素質差造成損傷的比例達到56.7%,介于對該高校的調查得知,多數學生為了升學而學習武術,有一部分是因為興趣愛好而選修了武術,每個學生的身體素質差異較大,在武術學習中練習武術基本功,提高身體素質,尤為重要。
(2)客觀因素:其一,武術套路中技術動作難度大,如“旋風腳盤腿”,起跳時膝關節處于屈曲內旋狀態,容易損傷膝關節的半月板;落地時做盤腿動作,要求雙腿交叉,臀部著地,身體前俯,容易造成臀部的深層肌肉拉傷[8];旋飛腳接下叉時,身體空中完成身體轉體后直接下叉,容易拉傷臀部深部肌肉以及大腿后側的肌肉群。其二,教學場地的影響,如場地的數量、場地的合理使用和場地的質量等因素,確保這些外界條件的合理,是確保教學能夠正常進行的重要因素之一。其三,技術動作不正確損傷率達33.3%,這也是不容忽視的問題。武術套路動作難度各異,結構變化多樣,并要求學生在短時間內圓滿地完成整套動作,身體素質和專項素質的提高顯得尤為重要。學生身體各方面機能不能在一定的時間內得到及時地恢復,這也增加損傷發生的原因之一。
(3)其他因素:夏天高溫潮濕容易使學生產生疲勞和中暑,經過大量出汗,會影響體內鹽水代謝,容易發生抽筋和虛脫;冬季低溫潮濕,會因肌肉僵硬、彈性下降、粘滯性增大、耐力降低而發生肌肉韌帶損傷。衣服著裝過緊或不合身,使自身在完成武術運動過程中受束縛;上課的鞋子底部薄,不能在完成跳躍動作時給予腳部很好地緩沖,也會增大腳踝部和膝關節處損傷的發生。
3.5 武術教學中運動損傷的預防措施
根據以上的調查和統計,為了降低學習武術套路的學生的運動損傷率,在學習武術的過程中,老師和學生可以采取以下幾個方面的措施來預防運動損傷:
3.5.1 學生自身的保護措施
做好一般準備活動和專項準備活動;提高身體各個方面的素質,練好武術套路基本功,提高自身運動能力和武術套路專業素質;著裝更加專業化,減少導致自己發生運動損傷存在的安全隱患。
3.5.2 教師采取的預防措施
控制好每節課的運動強度和運動負荷,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注意單向訓練的均衡性,發揮學生的潛力。
3.5.3 減少外界條件影響的措施
運動場地改進訓練場地設施條件,設置標準的室內武術場館,鋪設標準的武術墊子,根據需要擴大武術場地,減少外界因素的影響。
4.1 結論
通過以上問卷調查的研究結果和分析,我們可以得到以下的結論:在武術教學中運動損傷率的調查和分析中,從性別看,女生損傷率高于男生;常見運動損傷的部位主要集中在大腿、踝關節、膝關節,其他部位損傷率相對較低,并在損傷人數統計中有重復性損傷;由于武術技術要求的特殊性,發生損傷的類型主要有扭傷、肌肉拉傷、挫傷等;導致本校武術教學中發生運動損傷原因主要有主觀因素,客觀因素和其它因素的影響;武術教學中可以采取的預防措施,分別從學生自身、教師和減少外界條件影響三個方面來總結。
4.2 建議
4.2.1 加強預防運動損傷知識教育和武德教育
學校加強宣傳教育,并重視體育運動損傷的預防,讓學生從思想上提高自我保護意識。教師加強運動損傷專業知識的學習和必要醫學防治措施的掌握,在教學中以自身重視準備活動來影響和加強學生對準備活動重要性的認識。對學生進行武德教育,加強組織紀律性教育,培養學生的高度組織型和紀律性,自覺遵守紀律和教師的各種安排。
4.2.2 科學地安排教學與訓練
教學和訓練內容的安排符合科學原則,教師針對教學內容的重來加強學生易損傷部位的訓練,采取正確的示范,進行正確地技術指導,訓練任務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因材施教,并在課中安排放松的時間。
4.2.3 重視訓練后的恢復
發生損傷后,教師及時讓學生進行治療,學生自身也要重視損傷后的恢復,并給予學生傳授營養膳食方面的知識,學生要在恢復期科學地按照教師的建議進行恢復損傷部位。
4.2.4 科學的醫務監督
科學的醫務監督能夠檢測出運動員身體所處的狀態,為老師的教學提供正確的指導方向,棗莊學院缺乏一個正規的康復醫療團隊來解決學生發生運動損傷后康復治療的問題。根據學生發生損傷的程度,在其接受康復治療的同時,在課堂中也合理地給損傷者安排一定的運動進行鍛煉,針對易受傷的關節部位適當地安排一些加強肌肉力量的練習,在雙重作用下,使發生運動損傷的學生盡快得到恢復,保證課程的順利開展。
武術是國家的國粹,更好地發展和傳承是各所高校的任務,如何科學地教學避免學生發生運動損傷是值得我們關注的事情。
[1] 陳秋華.武術運動員常見運動損傷研究[J].吉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3).
[2 〗陳元明.高校武術套路專選課教學中的安全風險管理[D].聊城大學,2015.
[3] 謝貞義.成都市部分高校體育專業大學生運動損傷情況及影響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 2012.
[4] 劉新光,胡月蘭.武術教學中常見損傷的現狀調查與康復研究[J].南昌高專學報,2008,(3):157-159.
[5] 羅躍峰.福建省武術套路專業運動員運動損傷的調查與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9.
[6] 候介華.武術套路教學與訓練[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2.8.
[7] 常清臣,張麗.如何預防武術教學運動中的運動損傷[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0.
[8] 張靜文,張艷.武術套路教學中運動損傷的機理及預防[J].廣西中醫學院學報體育部,2004,(4):112-113.
[9] 蔡仲林,周芝華.武術(第三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10] 張輝.河南省普通高校體育教學安全問題分析與對策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4.
[11] 趙東升.武術運動中常見的運動損傷的治療與預防[J].搏擊武術科學,2011.
InvestigationandResearchonSportsInjuryinWushuTeaching——Take Sport School of Zaozhuang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Wu Panpan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a large number of literature research,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students in Sport School of Zaozhuang University on the body parts, causes and prevention measures of sports injuries in Wushu teaching, discusses the unfavorable factors for the injuries, illustrates its characteristics and laws. The aim is to offer theoretical theories for scientific sport injury prevention in campus, so as to promote teaching and students’ skills, as well as guarantee the students' long-term exercise training, which are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extend the sport life of sport majors.
Zaozhuang University; sports college; Wushu teaching; sports injury
吳盼盼(1992-),女,山東聊城人,在讀研究生,研究方向:運動人體科學。
新疆師范大學體育學院,新疆 烏魯木齊 830054 Sport School of Xinjiang Normal University, Urumqi 830054, Xinjiang, China.
G807.4
:A
:1005-0256(2017)09-0170-3
10.19379/j.cnki.issn.1005-0256.2017.09.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