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森
走差異化發展道路打造區域經濟新增長點
◎李森
本文在“東北振興,問計于民”調研數據的基礎上,使用系統聚類的研究方法,將遼寧省14個地級市根據各自經濟發展存在的最突出問題分成了三類,并使用相關數據對分類結果進行了檢驗。研究發現,遼寧經濟出現整體滑坡,但不同類別城市所面臨的突出問題不盡相同,其中沈陽等7個城市存在產業結構單一問題;鞍山等4個城市存在產能過剩的問題;撫順等3個城市存在民營經濟發展不充分的問題。對此,結合調研中民眾提出的建言,分別針對3類城市提出了解決其突出問題的對策建議。
差異化新增長點系統聚類分析
近年來遼寧經濟增速持續放緩,2016年更是出現了經濟負增長,在全國各省市GDP排名中也下降至第14位,同經濟發達省份之間的差距再一次被拉大。為了扭轉這種不利局面,亟需找出遼寧省各市經濟發展存在的最突出問題以及解決辦法。同時從“東北振興,問計于民”的調研數據來看,遼寧各地級市所面臨的突出問題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性,可以使用聚類的研究方法對其進行歸類。在此基礎上,結合民眾的建言獻策、制定差異化的發展戰略、打造區域經濟新增長點等是實現遼寧經濟振興的有力途徑。
(一)對遼寧經濟發展存在最突出問題的統計分析
本次“東北振興,問計于民”的調研中,在各市經濟發展存在最突出問題部分共設置了7個選項,分別為經濟出現整體下滑、產能過剩、資源和資金的約束、人口流失、民營經濟發展不充分、產業結構單一以及其他問題。使用SPSS19.0軟件對各項遼寧經濟發展存在的最突出問題出現的頻率進行了分析(見圖1)。
從圖1中可以看出,在設置的各項問題中,“經濟出現整體下滑”出現的次數最多,共計321次,占調查總量的29.94%,其次為“產業結構單一”,共計208次,占到了調查總量的19.4%。此外,民營經濟發展不充分、資源資金約束、產能過剩、人口流失以及其他問題分別列為第三位至第七位。

圖1 遼寧省經濟發展存在最突出問題統計情況
(二)基于系統聚類分析方法的經濟發展問題綜合分析
為了對這一問題進行深入分析,本文根據“民眾對各地級市面臨最突出問題”的投票情況對其進行分類,同時這樣也為根據每類城市的特點,制定更有針對性的問題解決方案奠定了基礎。基于此,本文使用系統聚類的研究方法對遼寧省14個城市進行分類,其聚類樹形圖見圖2。

圖2 遼寧省各地級市聚類樹形圖
根據聚類樹形圖,本文選擇將遼寧省各地級市分成三類(詳見表1)。同時在表中還列出了各類城市所面臨的突出問題以及主要原因。從表中我們可以看出,“經濟整體滑坡”是各市普遍面臨的問題,但產生的原因不盡相同。其中第一類城市存在的突出問題為產業結構單一;第二類城市存在的突出問題為產能過剩;第三類城市存在的突出問題為民營經濟發展不充分。

表1 各類地級市經濟發展所面臨的突出問題
為了進一步驗證民眾對各城市所面臨問題的認識是否準確,本文又進一步分析了各類城市所面臨的現實問題。
(一)一類城市經濟發展所面臨的現實問題
從新中國成立伊始,沈陽、大連等城市就形成了以重工業為主導的產業布局。同時在第一輪東北振興戰略的推動下,這些城市重工業的比重進一步增強,產業結構單一的問題凸顯。特別是當重工業的發展受到挫折時,給當地的經濟帶來了嚴重的負面影響。

表2 各區域重工業增加值占工業增加值比重情況
從表2中可以看出,此類城市重工業增加值占工業增加值比重普遍較高,除丹東外均高于遼寧省和中國的平均水平。盤錦、朝陽等城市重工業增加值的比重甚至超過了90%,可見此類城市的產業結構單一問題已十分嚴重。
(二)二類城市經濟發展所面臨的現實問題

冶金是遼寧的四大支柱行業之一,而鞍山、本溪等市則是遼寧省最重要的冶金企業聚集地。近年來,在經濟增速下降和經濟結構向消費轉型的大背景下,鞍山和本溪等市的鋼鐵企業出現了嚴重的產能過剩問題。作為冶金行業的龍頭企業,鞍鋼和本鋼出現了嚴重的經營困難,根據其財務報表顯示,僅2015年兩家公司就分別虧損45.9億元和32.94億元,而產能過剩是兩家公司虧損的主要原因。與此同時,鐵嶺和葫蘆島等地也面臨著嚴峻的鋼鐵和煤炭行業產能過剩問題,并相繼推出了化解產能過剩的具體措施,如鐵嶺市要求徹底關停并拆除400立方米及以下煉鐵高爐、30噸及以下煉鋼轉爐等落后的生產設備。葫蘆島市則計劃在2017年完成3家煤礦關閉任務,化解過剩產能12萬噸。

(三)三類城市經濟發展所面臨的現實問題
民營經濟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同國有經濟相比往往有著更高的生產效率。同時,從國內外經濟發達地區的先進經驗來看,民營經濟的發展會顯著促進區域經濟的提升。而撫順等地的民營經濟發展較為緩慢,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較低,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仍然在當地的經濟發展中起到主導作用。以撫順為例,2015年撫順市國有及國有控股工業企業產值比重高達65.09%,而同期遼寧省和全國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產值的比重則分別為31.25%和21.77%,可見撫順等地的民營經濟比重還有著很大的提升空間,這些城市企業的產權所有制結構還有待進一步優化。
根據以上分析,我們發現遼寧省各城市經濟發展所面臨的突出問題有明顯的差異性。同時,根據各地級市的實際統計數據,也驗證了“民眾對遼寧經濟發展面臨突出問題”的認識是正確的。因此,本文針對不同類別城市存在的突出問題,以及結合調研中民眾的建言,提出了遼寧省各類城市差異化的發展策略。
(一)沈陽、大連、丹東、錦州、營口、盤錦、朝陽
加快調整產業結構,促進第三產業發展。一是為解決此類城市產業結構單一的問題,應逐步降低重工業比重,加快第三產業的發展,不斷優化和調整產業結構。二是第三產業具有低投入、高產出、高附加值的優點,加快此類城市第三產業的發展,不僅能夠促使產業結構合理化,同時也能提高該類城市經濟發展的質量。因此,應轉變觀念并提高對第三產業的認識,依托現有雄厚的工業發展基礎,加快生產性服務業的發展。三是出臺相應的產業政策,優先發展高技術服務業,打造區域新的經濟增長點,并通過高技術服務業的發展帶動第一產業和第二產業的優化和升級。
(二)鞍山、本溪、鐵嶺、葫蘆島
淘汰落后產能,提高市場競爭力。一是進一步科學協調好供需關系,避免重復建設,根據市場實際需求,保留合理產能,去掉過剩產能。二是建立市場退出機制,強制一批長期產品沒有市場、環保不達標、虧損嚴重的企業退出。三是完善政策激勵機制,鼓勵企業加大創新投入,增強核心技術能力,提高產品附加值,不斷強化品牌意識,全面提升企業的市場競爭力,逐漸擴大產品的市場份額。
(三)撫順、阜新、遼陽
鼓勵民營經濟發展,實現所有制結構優化。一是加大扶持力度,明確民營經濟的定位。二是竭力改善營商環境,為民營經濟營造一個適宜的發展環境,不斷增強民營經濟在國民經濟中作用和地位。三是加快市場化改革的進程,不斷放寬壟斷行業的準入門檻,鼓勵民營經濟參與競爭,實現所有制結構的優化。四是大力發展民營經濟產業集群,使其成為帶動地區經濟發展的新動力。
(作者單位:沈陽建筑大學商學院)
責任編輯:張永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