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丹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 浙江杭州 310003
ICU氣管插管非計劃性拔管的護理干預研究進展
李丹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 浙江杭州 310003
目的:對ICU氣管插管非計劃性拔管的護理干預研究進展進行探討。方法:選取我院2015年5月至2016年11月收治的40例行氣管插管的ICU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20例。對照組進行常規護理,觀察組在常規護理基礎上采取綜合護理干預措施,觀察兩組非計劃性拔管發生情況、睡眠質量以及家屬滿意情況。結果:觀察組睡眠質量評分為(5.19±1.81)分,非計劃性拔管發生概率為10.00%,其中夜間發生概率為5.00%,均優于對照組數據,P<0.05;觀察組家屬總滿意概率為95.00%,較對照組而言明顯更高,P<0.05。結論:護理干預在減少ICU氣管插管患者非計劃性拔管方面效果顯著,值得臨床推廣。
ICU氣管插管;非計劃性拔管;護理干預
重癥監護室(ICU)是以救治各類危重癥及多系統功能衰竭患者為主的綜合診療體系。機械通氣和氣管插管是搶救和治療 ICU患者的重要技術手段。ICU患者病情危重,患者氣管插管后舒適度的改變,護士工作量大氣等因素都有可能造成氣管插管非計劃性拔管。氣管插管非計劃性拔管(Unplanned extuhation,UEX)是指未經醫務人員同意,患者自行將氣管插管拔除或氣管插管脫落,也包括醫務人員操作不當所致拔管[1]。其中非計劃性拔管極易導致病情進一步惡化,甚至造成死亡,故有效的預防措施極為必要,常規護理方法并不能收獲較為滿意的效果,本文旨在探討 ICU氣管插管患者應用強化護理干預策略對非計劃性拔管的影響。
選取40例2015年5月至2016年11月于我院就診的ICU患者進行此次研究,所有患者均實施氣管插管,根據隨機的分組原則,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所有患者及家屬均獲知情權,且同意加入此次研究。對照組:20例患者中男性與女性的比例為11:9,年齡最大77歲,最小55歲,平均(65.89±3.79)歲。觀察組:20例患者中男性與女性的比例為12:8,年齡最大76歲,最小53歲,平均(66.23±3.77)歲。兩組 ICU患者在基線資料的比較方面,差異不顯著,P值大于0.05,兩者可以比對。
對照組采取一般護理模式,遵醫囑實施各項操作,合理使用鎮靜等藥物。觀察組于對照組基礎上予以護理干預, 具體措施如下:①護理人員及時評估患者心理狀態, 并予以心理疏導, 于非緊急插管前向患者進行插管重要性、目的及自主拔管危害性等知識教育。②醫護人員一起指導患者開展腹式呼吸運動及呼吸操, 3次/d, 每30分鐘1次, 以提高呼吸肌耐力與肌力, 從而改善患者肺功能。護理人員正確評估患者對插管耐受度, 對具拔管傾向者予以肢體約束。將其腕部予附有軟墊約束帶進行固定, 松緊適度[2];③護理人員對患者予以準確評估且加以防范, 高度重視人工氣道相關管理,特別是強化氣道充分濕化。
觀察兩組非計劃性拔管發生情況、睡眠質量以及家屬滿意度。
睡眠質量利用匹茲堡量表進行評估,共計21分,以得分低為優勢。
家屬滿意度利用我院自制問卷進行調查,分為十分滿意、較為滿意以及不滿意,總滿意概率為十分滿意及較為滿意概率之和[3]。
將兩組 ICU患者的非計劃性拔管概率、睡眠質量評分以及家屬總滿意概率,使用SPSS 21.0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處理,計量資料包括睡眠質量評分,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包括非計劃性拔管概率以及家屬總滿意概率,采用卡方檢驗,兩組數據比較差異顯著的必要條件為兩者之間P<0.05。
研究發現,觀察組睡眠質量評分為(5.19±1.81)分,對照組數據為(13.39±1.45)分,顯然觀察組更具優勢,P<0.05;觀察組非計劃性拔管總發生概率為 10.00%,其中夜間發生概率為 5.00%,較對照組數據明顯更低,P<0.05,具體結果如表1所示:

表1 :對比兩組非計劃性拔管概率(n,%)
結果可知,觀察組家屬總滿意概率為 95.00%,較對照組而言明顯更高,P<0.05,具體結果如表2所示:

表2 :對比兩組家屬總滿意概率(n,%)
在 ICU住院的大多數患者因病情危重都需要氣管插管進行機械通氣來挽救生命,而氣管插管后因多種原因所致的不適使患者難以忍受。發生UEX是一種護理意外,對危重病人可造成嚴重、甚至是致命的打擊【4】。針對ICU易發生UEX的高危人群。通過妥善固定氣管插管,加強肢體固定、上肢手部戴自制透氣手套,以及氣管插管患者溝通、對于清醒但情緒不夠定穩定的患者,要注重給與心理干預,清楚的解釋氣管插管的目的,作用及自行拔管的危害性。適當使用鎮靜劑如安定、復方冬眠合劑等大大降低了 UEX的發生【5】。 本文結果中,觀察組睡眠質量評分為(5.19±1.81)分,較對照組更低,非計劃性拔管發生概率為 10.00%,其中夜間發生概率為5.00%,均低于對照組數據,P<0.05;觀察組家屬總滿意概率為95.0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0.00%,P<0.05。
綜上所述,強化護理干預策略可在很大程度上避免 ICU氣管插管非計劃性拔管事件發生,保證治療及預后,且能促進護患關系改善,有利于家屬滿意度的提高,值得進一步推廣。
[1] 朱小雨 ICU非計劃性拔管的原因分析及應對措施 [J]吉林醫學 2012.9 33-27
[2] 薛墅平,劉瑩,宋敏,于惠.ICU經口氣管插管患者非計劃性拔管的原因分析和對策.吉林醫學[J].2009,30(20):2484-2485
[3]潛艷,曾鐵英,董翠萍等.ICU護士預防氣管插管非計劃性拔管護理知信行調查[J].護理學雜志,2016,31(21):58-60.
[4]羅德生,王慧,方敏,等.綜合護理干預在預防 ICU氣管插管患者非計劃性拔管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1,8(16):36-37.
[5]毛麗潔,鄭秀云,趙思思,等.ICU氣管插管患者非計劃性拔管的臨床特征分析及對策[J].護理學報,2011,18(1):49-51.
R55
A
1672-5018(2017)02-2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