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文玲
天全縣中醫醫院 四川天全縣 625500
中醫骨傷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的臨床效果觀察
高文玲
天全縣中醫醫院 四川天全縣 625500
目的:探討中醫骨傷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的臨床效果。方法:本研究選擇我院外科門診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之間收治100例神經根型頸椎病患者的研究對象,隨機將其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對照組接受西醫方法治療,實驗組接受中醫骨傷治療,比較分析兩組患者臨床療效。結果:實驗組治療有效率為96%,對照組治療有效率為88%,兩組神經根型頸椎病患者臨床治療效果比較統計學差異明顯(P<0.05)。結論:神經根型頸椎病患者接受中醫骨傷治療,有助于患者頸椎癥狀和體征的改善,減輕疼痛感和麻木感,因而臨床應用價值較高。
中醫骨傷;神經根型頸椎病;臨床效果
神經根型頸椎病(CR)是一種以頸部椎間盤鉤椎關節或是關節突肥大、增生,導致椎管或是椎間孔狹窄、變形為主要臨床表現的頸椎疾病。該疾病發生率在60%-70%之間,且會對人們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產生嚴重不良影響。本研究對中醫骨傷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的臨床效果進行了分析。
本研究選擇我院外科門診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之間收治100例神經根型頸椎病患者的研究對象,男性患者54例,女性患者46例,最小年齡30歲,最大年齡55歲,平均(43.4±21.3)歲,最短病程1年,最長病程4年,平均(2.5±1.4)年。按照患者入選研究順序的單雙數將其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每組均納入50例病例,且不同病例之間治療前檢查結果和數據資料比較不存在顯著的統計學意義(P>0.05)。
對照組患者接受西醫方法治療,每天1次,靜脈滴注20%甘露醇250ml與葡萄糖注射液250ml制成的混合溶液,連續治療10d,在患者癥狀改善后可停藥或是減少藥量。實驗組患者接受中醫骨傷治療,具體方法:第一,針灸。選擇頸夾脊穴、頸阿是穴、風池穴、大椎穴為主穴。通過平補平瀉法針刺以上穴位,每處10min。第二,中藥內服。主要成分:甘草6g、威靈仙10g、土鱉蟲10g、三七10g、絡石藤15g、石楠藤15g、懷牛膝15g、半楓荷15g、延胡索15g、丹參15g、葛根30g、續斷30g、杜仲30g。隨癥加減:瘀滯型患者加入茯苓10g、澤瀉10g;濕熱型患者加入黃柏10g、薏苡仁30g;腎虛型患者加入菟絲子12g、狗脊15g;寒濕型患者加入細辛6g、獨活9g。每天一劑,水煎后分兩次服用。
第一,虛寒型患者需保證臥床休息,助拍打麻木肢體,溫水泡腳,促進血液循環,加強四肢保暖措施,室內保持偏暖干燥,中藥熱熨或中藥熏蒸頸肩部。第二,氣滯血瘀型患者日常飲食以清淡易消化、活血化瘀之品為主,頸部實施活血化瘀膏外敷及中藥熱熨治療,輔助頻譜和激光治療。第三,濕火型患者日常飲食以舒筋活絡、清熱利濕之品為主,加強頸部關節活動,包括聳肩、左、右轉動等。第四,風寒濕型患者日常飲食以祛風散寒養血活血之品為主,避免受到雨林、風寒,室溫宜偏暖,注意頸部保暖。
根據《中醫病癥診斷療效標準》對本次醫學研究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加以評定,其中,顯效為患者臨床治療后疼痛、麻木、眩暈等臨床癥狀或體征改善率在95%以上,有效為患者臨床治療后疼痛、麻木、眩暈等臨床癥狀或體征改善率在 70%至 94%之間,無效為患者臨床治療后疼痛、麻木、眩暈等臨床癥狀或體征改善率在 70%以下。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病例總數×100%。
筆者在臨床研究過程中所得的全部數據資料,均通過 SPSS17.0軟件進行處理和比較,其中,X2檢驗方法用于處理比較各項計數資料,(±s)方法用于處理比較各項計量資料,單因素方差分析法用于處理比較其他全部數據,若各個觀察對象之間P<0.05,則其治療效果對比具有明顯的統計學差異。
表1所示。
表1 兩組神經根型頸椎病患者臨床治療效果分析[n/%]
神經根型頸椎病屬于中醫學“項強”、“痹癥”的范疇,是一種經絡受阻、血氣運行不暢、內傷肝腎、積勞傷頸所致的頸椎疾病。中醫骨傷方法是一種臨床常用的神經根型頸椎病治療技術,針對神經根型頸椎病患者實施辨證分型治療,具有較高的治愈率、有效率和安全性,常用治療方法包括綜合療法、中成藥、針灸、牽引、推拿、拔罐以及熏蒸等[1-2]。其中,針刺治療具有行氣止痛、舒經活絡的作用,進而改變神經根與突出物之間的位置關系,起到標本兼顧的效果。中藥內服治療主要成分包括:續斷、杜仲、延胡索、三七、絡石藤、石楠藤、半楓荷、丹參、威靈仙、甘草等,全方具有通經止痛、補腎活血、強壯筋骨、補益肝腎的作用,能夠標本兼顧,從而改善患者的各項臨床癥狀[3-4]。
由本次醫學研究結果可知,實驗組神經根型頸椎病患者臨床治療有效率為 96%,對照組神經根型頸椎病患者臨床治療有效率為88%,兩組神經根型頸椎病患者臨床治療效果比較統計學差異明顯(P<0.05)。
綜上所述,頸椎是人體全身和大腦的主要神經樞紐,神經根型頸椎病會對人體正常的生理功能產生嚴重影響,傳統中醫學理論對于該疾病的研究較少,但中醫骨傷方法用于神經根型頸椎病的治療具有較高的規范性、針對性和安全性,有助于患者麻木和疼痛等癥狀的改善,因而臨床應用價值較高。
[1]馬強.中醫骨傷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的臨床效果觀察[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5,2(26):173-174.
[2]郭永紅,閆志軍.綜合康復療法對神經根型頸椎病的臨床療效評價[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4,6(6):148-150.
[3]董以海.中醫骨傷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的臨床效果觀察[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6,2(8):140-141.
[4]李祥波.中醫骨傷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的臨床效果觀察[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4,11(6):815-816.
R857.14+4
A
1672-5018(2017)02-2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