茍雪梅
武隆區人民醫院 重慶市武隆區 408500
睡眠障礙的重癥監護室患者應用綜合護理干預的臨床研究
茍雪梅
武隆區人民醫院 重慶市武隆區 408500
目的:探析睡眠障礙的重癥監護室患者應用綜合護理干預效果。方法:選取120例伴有睡眠障礙的重癥監護室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其所接受護理方法的不同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各60例,其中對照組患者采用基礎護理,研究組則給予綜合干預措施,觀察其睡眠質量的改善(采用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PSQI)效果。結果:研究組患者PSQI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針對伴有睡眠障礙的重癥監護室患者,給予綜合干預措施來提高睡眠質量,緩解睡眠障礙,提升患者生活質量,具有臨床推廣價值。
睡眠障礙;重癥監護室;綜合護理干預;療效
重癥監護室患者,病情復雜多變且較為嚴重,大多數患者會出現生命體征紊亂等情況,患者給予氣管插管及各種置管治療,重癥監護室屬于臨床特殊科室,患者幾乎處于封閉環境,再加上疾病本身的痛苦,容易導致患者出現焦慮、恐懼等情緒,從而引起患者失眠、入睡困難等睡眠障礙癥狀,對治療效果產生不良影響,該問題逐漸成為ICU護理任務的重點[1]。
選取120例伴有睡眠障礙的重癥監護室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機會審核通過后,按其所接受護理方法的不同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其中對照組患者 60例,男性:女性=32:28,年齡:45-80歲,平均年齡(62.3±7.5)歲,平均病程(1.2±0.7)月;研究組患者60例,男性:女性=35:25,年齡:46-81歲,平均年齡(63.4±5.8)歲,平均病程(1.3±0.8)月。上述資料顯示,差異不明顯P>0.05,可比性一致。
對照組給予 ICU常規干預措施,即監測患者生命體征,盡快建立靜脈通道。研究組則在此基礎上應用綜合干預措施,具體包括以下內容:
1.2.1 心理疏導干預
ICU患者病情較為危急,需要各種儀器輔助支持治療,監護儀器會發出一些雜音,患者本身經受病痛的折磨,就存在一些害怕、恐懼及焦慮等負面情緒,再加上病情限制家屬的探視,會增加患者煩躁不安、孤獨及落寞等不良情緒。護理人員可以對不同患者存在的心理應激情緒進行個性化健康疏導,并給與患者非語言交流的關心和鼓勵,以便促進患者積極配合治療,穩定患者情緒,并建立護患之間的信任,調整心態,樹立疾病治療的信心,理解并同情患者,給予患者一定的精神支持和心理安慰。
1.2.2 環境及睡眠質量干預
對于重癥監護室患者,給予合適的溫度(22℃~24℃)及濕度(60%~70%),光線充足,空氣清新,盡量保持病室內空氣流通,且還要患者盡可能的創造一個安靜和諧的環境,并將各種儀器的噪聲降至最低,護理人員進行各項操作,動作較輕,也可以在睡前用溫水為患者擦拭身體,并指導患者調節晝夜睡眠規律,注意勞逸結合,指導患者正確的睡眠姿勢,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睡眠質量[2]。
1.4.3 基礎專科干預
對于氣管切開插管患者,要給予硬牙墊用膠布固定,防止導管脫落或移位,對于導管要每天更換,并對氣管插管周圍的皮膚進行清潔消毒,減少感染幾率。還有對于氣管插管的患者要密切觀察其口腔分泌物及氣管痰液情況,每天及時的清潔口腔,并對氣管內的分泌物及時排出,還要保持床單位整潔干燥,避免引起不必要的感染。
觀察給予不同的干預措施后,各小組患者的睡眠質量(采用PSQI 評分表示,主要包括睡眠質量、睡眠效率、入睡時間、睡眠障礙、睡眠時間、催眠藥物及日間功能障礙等),通過對這7個組成部分內容,每個成分總共3 分,其PSQI總分為21分,分數越高,說明其睡眠質量越差。總分大于7分表示存在睡眠障。
數據結果均采用SPSS16.0版進行本次實驗所研究的數據處理,正態分布計量資料均數±標準差(±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統計指標顯示存在差異(P<0.05)。
研究組患者PSQI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具體內容可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PSQI評分比較(± s ,n=60)

表1 兩組患者的PSQI評分比較(± s ,n=60)
組別 睡眠質量睡眠效率入睡時間睡眠障礙睡眠時間催眠藥物日間功能障礙研究組1.11± 0.04 0.54± 0.11 1.23± 0.12 1.12± 0.26 0.72± 0.14 0.45± 0.12 0.49± 0.34對照組1.38± 0.16 0.88± 0.13 1.67± 0.23 1.56± 0.28 1.16± 0.31 1.02± 0.15 1.18± 0.36 t 12.681 15.465 13.137 8.919 10.019 22.984 10.793 P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重癥監護室患者的疾病類型復雜,病情進展較快,且病情都較為嚴重,大多數患者均會給予氣管切開,輔助給予呼吸機進行治療和心肺復蘇治療,這些治療方式是臨床挽救患者生命、延長生存時間的重要措施之一。在重癥監護室內,嚴格限制家屬的探視,患者均由護理人員進行看護,患者本身就存在孤獨、落寞、害怕等不良情緒,在加上由于患者長期臥床,并給予氣管切管及其它的置管治療,會使患者呼吸道產生一定的不適或疼痛感,會增加患者的焦慮、煩躁不安及抑郁等應激情緒,從而容易使患者出現失眠、入睡困難等睡眠障礙,嚴重影響了疾病的康復進程。在本文中,主要給予患者綜合干預措施,使護理人員注重以患者為核心進行服務,根據患者不同的病情發展情況,護理計劃也在隨時改變,以適應患者的需要,同時通過不斷提高自身的操作技能,密切觀察氣管及口腔是否存在分泌物,并及時清除,與患者多進行非語言性的交流與溝通,避免患者產生害怕或焦慮等應激情緒,給予精神支持和心理安慰,同時還要保持病室安靜,空氣清新,保持適宜的溫度及濕度,提供溫馨干凈的病室環境,對改善睡眠具有一定的療效。
綜上所述,針對伴有睡眠障礙的重癥監護室患者,給予綜合干預措施來提高睡眠質量,緩解睡眠障礙,提升患者生活質量,具有臨床推廣價值。
[1]劉素霞,馮俊艷,解曉彥,等.綜合護理干預用于重癥監護室患者睡眠障礙的效果觀察[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4,25(19):161-162.
[2]雒建華,王君妍,郝小琴.綜合護理對重癥監護室患者睡眠障礙的影響分析[J].大家健康旬刊,2016,10(8):215-215.
R698
A
1672-5018(2017)02-17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