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鳳
貴州省務川縣人民醫院 貴州遵義 563000
分析醫院消毒滅菌及監測效果
王鳳
貴州省務川縣人民醫院 貴州遵義 563000
目的:分析醫院消毒滅菌及監測效果。方法:回顧性分析2016年1月到2016年12月本消毒供應中心實施“消毒滅菌效果監測”活動期間,空氣消毒合格率、脈動真空滅菌合格率、醫護人員手消毒合格率以及物品表面消毒合格率,并將數據計算結果與2015年1月到2015年12月本消毒供應中心未實施“消毒滅菌效果監測”活動期間的各項數據進行對比,明確醫院消毒滅菌及監測的價值。結果:2016年1月到2016年12月空氣采樣200份,合格186份,合格率為93%;脈動真空滅菌40份,合格率為100%;醫護人員消毒手樣本采集100份,合格92份,合格率為92%;物品表面消毒采樣90份,合格86份,合格率為95%。各項數據對比均具有顯著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提升消毒供應中心消毒滅菌及監測管理重視程度,有助于保證消毒供應中心消毒滅菌的效果,降低消毒供應中心感染的發生率,對患者的疾病治療與生活質量提升能夠提供良好的保障。
醫院消毒滅菌;監測;消毒合格率;醫院感染
消毒供應中心中的微生物種類與數量繁多,消毒滅菌工作是減少消毒供應中心細菌的有效對策,關系到患者的感染發生數量與發生率。為了全面提升消毒供應中心消毒滅菌的質量管理,降低消毒供應中心感染的發生率,本消毒供應中心通過積極開展“消毒滅菌效果監測”活動,并將活動開展前與開展后的醫院消毒滅菌效果進行對比,明確消毒供應中心消毒滅菌及監測的價值,現總結內容如下。
回顧性分析2016年1月到2016年12月本消毒供應中心實施“消毒滅菌效果監測”活動期間,臨床科室中空氣消毒合格率、脈動真空滅菌合格率、醫護人員手消毒合格率以及物品表面消毒合格率。
按照《醫院感染管理方法》以及《消毒技術規范》中的相關要求,實施滅菌操作采樣。(1)空氣檢測方式:采用瓊脂平皿暴露法實施空氣采樣,將營養瓊脂平板(直徑90 cm)放在室內各采樣位置,布點位置距墻1m,距離地面1.5m,采樣中需要將平板蓋打開,扣放在平板旁邊,暴露 5min后蓋好送檢[1]。(2)消毒液檢測方式:采用無菌吸管取消毒液1.0ml融入9.0ml含相關中合劑的采樣管中,混勻后從管內取出0.2ml溶液,滴在干燥普通的瓊脂平板上,在35℃的溫箱中培養[2]。(3)動脈真空滅菌檢測方式:采用生物菌片批示法進行檢測。(4)醫務人員手消毒檢測方式:操作前或者消毒后立刻采樣,采用浸有含相關中和劑的無菌棉拭子,在雙手曲面指根到指端位置往返涂抹2次,按無菌操作方式,將棉拭子融入10ml無菌洗脫液試管中,立刻送檢[3]。(5)物體表面檢測:采用5cm×5cm標準滅菌規格板置于首檢物體表面,采用面積≥100cm2,連續采樣4個,無菌操作方式將棉拭子放到10cm具有相關中和劑無菌洗脫液試管中,立刻送檢[4]。
將數據計算結果與2015年1月到2015年12月本消毒供應中心未實施“消毒滅菌效果監測”活動期間各項數據進行對比,明確消毒供應中心消毒滅菌及監測的價值。基于《醫院消毒衛生標準》進行評價,消毒液染菌量≤100Cfu/ml則為合格,不能檢出乙型溶血性鏈球菌、金黃色葡萄菌以及其他致病菌等,可疑的污染情況則需要進行進一步檢測[5]。產科、早產兒室以及嬰兒室等不能檢查出沙門氏菌。
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實施各項資料的對比與計算,計數資料采用x2進行檢驗,采用%表示,P<0.05則代表差異對比存在統計學意義。
2016年1 月到2016年12月空氣采樣200份,合格186份,合格率為93%;脈動真空滅菌40份,合格率為100%;醫護人員消毒手樣本采集100份,合格92份,合格率為92%;物品表面消毒采樣90份,合格86份,合格率為95%。各項數據對比均具有顯著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醫院消毒滅菌及監測效果對比[%(合格數量/采集數量)]
消毒供應中心是各類病原微生物比較容易滋生的場所,各類病原菌能夠通過各類途徑進行傳播,造成病原微生物的污染,增加醫院感染的發生率[6]。消毒供應中心各類器械的清潔效果,消毒供應中心工作人員的工作質量,不但會影響患者的康復效果,同時還會增加患者的痛苦感受。加強消毒供應中心消毒滅菌及監測管理,是降低醫院感染發生率,提升消毒供應中心整體消毒質量的重要方式。
相關文獻研究資料中指出,醫務人員洗手不徹底是造成病原菌傳播的重要方式,占據醫院感染致病原因的30%[7]。國外相關文獻資料中同樣指出,加強手衛生清潔,能夠降低30%的醫院感染發生率,充分可以看出醫務人員手清潔的重要價值。同時,不同類別的醫療科室,對消毒管理的要求也會有所差異。比如產科、早產兒室以及嬰兒室等不能檢查出沙門氏菌等。正確規范洗手、保持手衛生,是控制醫院感染的重要方式。消毒供應中心需要在明確認識到細菌清除的重要價值基礎上,加強手衛生的宣傳與指導,在洗手池旁邊放置正確的洗手標識、洗手方式宣傳海報等等,提升醫護人員洗手的依從性,達到標本化的洗手要求,減少醫護人員經手傳播細菌的發生率。
加強消毒供應中心消毒滅菌及監測管理,有助于提升消毒供應中心的消毒質量。消毒供應中心方面可以制定消毒滅菌管理制度,增加消毒滅菌設備,提升消毒滅菌重視程度。同時,還需要基于不同器械、材料的特點,實施針對性管理,對消毒液的購進、管理以及領取等方面內容,制定明確的管理制度。積極開展各類消毒滅菌教育與培訓活動,提升每一位醫護人員的消毒滅菌能力與重視程度,改善消毒管理質量,增強醫護人員的無菌意識,提升整體消毒滅菌質量。
本次實驗研究中,實施消毒滅菌及監測活動后,消毒供應中心中的空氣采樣合格率,脈動真空滅菌合格率,醫護人員消毒手樣本采集合格率以及物品表面消毒采樣合格率等均顯著提升,表明消毒供應中心消毒滅菌及監測活動的開展,能夠有效提升消毒供應中心消毒的合格率,對患者的健康與疾病的快速康復能夠產生積極的影響。
綜上所述,提升消毒供應中心消毒滅菌及監測管理重視程度,有助于保證消毒供應中心消毒滅菌的效果,降低消毒供應中心感染的發生率,對患者的疾病治療與生活質量提升能夠提供良好的保障,有助于和諧醫患關系的構建,建議各大消毒供應中心中廣泛推廣與應用。
[1]李月玲,岑穎,崔妙玲,楊祺.廣西地區醫院消毒供應中心清洗消毒滅菌質量控制的調查研究[J].中華護理雜志,2014,04(11):482-485.
[2]環曉鋒,陳月琴,毛月琴,等.23家消毒供應中心(室)設備配置及滅菌效果監測方法的調查及思索[J].中國醫藥指南,2010,26(22):156-158.
[3]周春碚,朱兵,杜江,等.重慶市2010ˉ2012年26家醫療機構消毒滅菌效果監測分析[J].重慶醫學,2014,28(18):3769-3771.
[4]鄭紅麗,何月嫦,梁碧云.2008~2011年某院環境衛生學及消毒滅菌效果監測分析與對策[J].現代臨床護理,2012,07(31):14-15.
[5]李駿,張紅勝,王燕波,等.西安市2006~2009年醫院消毒/滅菌效果和環境衛生學監測結果[J].現代預防醫學,2012,20(18):5426-5428+5430.
[6]夏春麗,楊海軼.廣東省40家醫院蒸汽滅菌敷料包管理及滅菌效果物理監測現狀分析與對策[J].中國護理管理,2012,12(16):58-60.
[7]徐艷,陳京,牟霞,等.貴州省 120所醫院消毒供應中心清洗消毒及滅菌質量的監控調查[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1,21(24):4525-4526.
R821.7+9
A
1672-5018(2017)02-27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