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世界報》18日文章,原題:中國,非洲學生留學的新理想地5萬名非洲大學生今秋在中國迎來了他們的入學季,數(shù)量是10年前的20倍,創(chuàng)下歷史紀錄。瑪莉亞行走在北京大街上時,她身上色彩繽紛的傳統(tǒng)腰帶十分引人注目。到中國才兩年,她已能和街上的小販流利交談。
24歲的瑪莉亞說,剛到中國時,她一句普通話也不會,現(xiàn)在已經(jīng)可以應對自如。她目前就讀于北京電影學院,是該校唯一的赤道幾內(nèi)亞籍學生。得益于獎學金,她不用支付每年超過一萬歐元的學費。全部的中文授課加上剛接觸亞洲的電影世界,“對當時初來乍到的我確是一個挑戰(zhàn),我花了一些時間習慣并開始學習語言。幸好有中國同學給予了我最真誠的幫助。”
近年來,中國有3000多所高校向世界打開大門,一共有640名赤道幾內(nèi)亞大學生在中國深造。根據(jù)中國教育部公布的數(shù)據(jù),在華外國留學生數(shù)量每年增長超過35%,其中每六個當中就有一個來自非洲。2005年全國只有2757名非洲大學生,今年已經(jīng)接近5萬。中國已經(jīng)成為繼法國之后,非洲學生首選的留學目的地。非洲學生青睞中國主要原因是獎學金。10年內(nèi),中國發(fā)放給非洲學生的獎學金數(shù)量翻了300倍,這也在非洲大陸上形成了一股向東的留學大潮。瑪莉亞獲得的獎學金為每月330歐元,學校還為她免去了學費和住宿費。她表示:“我很驕傲成為在中國學習電影的第一個赤道幾內(nèi)亞女學生。我的夢想是成為一名導演。”
在2015年的中非論壇上,中國承諾到2018年要再為非洲提供3萬個額外獎學金名額。屆時,赴中國留學的非洲學生數(shù)量將超過8萬人。中國不僅想簡單地向非洲伸手做生意,中國更希望能為中非兩地的人才交流建立起更為緊密的關系。除了大學生,中國也為非洲國家的公務員推出了時長為一至兩年、帶獎學金的英文授課培訓。課程包括政治學、國際行政管理、中國治國理論等。來自坦桑尼亞,正在清華大學學習的露琪亞興奮地表示:“從前我總想知道中國經(jīng)濟成功的原因,現(xiàn)在我很希望把中國的策略運用在非洲國家身上?!薄?/p>
(作者塞巴斯蒂安·勒·貝爾濟克,潘亮譯)
環(huán)球時報2017-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