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瀟潔
摘 要 自1991年實行專業教育以來,專業學位研究生在中國迅猛發展對教育及社會的發展起了很積極的作用,但是與學術學位研究生相比,社會認知度和認可度仍然較低,但是兩者的培養過程卻沒有明顯的差異,故本文通過分析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現狀及專業學位研究生與學術學位研究生之間的差異,探討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未來的發展之路,以促進中國教育及中國經濟的發展。
關鍵詞 研究生教育 專業學位 未來之路
中圖分類號:G643.6 文獻標識碼:A
自改革開放及恢復高考以來,我國研究生教育恢復及穩步發展,目前已經發展出了學科齊全、層次分明的教育體系,為國民經濟發展,提供了各式各樣的高等人才,基本完成了國家賦予的提供高素質人才的教學任務。 尤其是自1991年實行專業教育以來,專業學位研究生因其與職業發展能力緊密銜接,而在國民發展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但與學術學位研究生相比,在社會認知度與認同感方面都有很大的欠缺,且在2009年專業學位研究生擴招后不但未引起廣大學生的響應還遭到了某些非議。但是實質上專業學位研究生與學術學位研究生在整個培養過程中并沒有顯著的差異,因此有必要去探討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目前的困境及通過對其原因的分析探索專業研究生教育的未來發展之路。
1專業學位研究生與學術學位研究生的差異分析
通常來說學位類型由學位的內涵特點所決定。專業學位也叫做職業學位,它是以專門的某個特定職業為背景,是以特定領域的任職資格為標準而相聯系的學位。專業學位與學術學位是處在相同的層次,但各有特色,兩者只是在培養目標及培養過程方面有所不同。
(1)在培養目標上,專業學位旨在為特定的職業領域培養專門的高素質、高專業性人才。學術學位著重在理論與知識領域培養學術型、科研型、創新性專業人才。專業學位教育的培養目標是應用型、實踐型人才,是服務于當前社會生產大量需求的應用人才。而且,社會生產越是發達,對這種人才的需求量越大。在兩者知識結構上,專業學位偏重于程序性知識,關注“怎么做”,學術學位偏重于陳述性知識,關注探討“是什么”和“為什么”。
(2)在培養過程中,專業學位致力于應用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學術學位致力于基礎研究。前者是通過學習目前的知識,增強自己的專業能力,來應用于實踐。后者是通過學習及探索未知世界,創新目前的技術知識,進而用于實踐。在課程配置上,前者會有大量的實踐性活動,后者則重在基本理論和方法的訓練。
2專業學位研究生目前面臨的問題及成因
2.1社會對專業型研究生的認可危機
目前社會對專業學位研究生并沒有產生認同感,甚至并不知曉。且在高校內部當初一些很認可這種特色教育形式的專業人士,隨著社會對專業學位消極的反應,也再逐漸喪失對專業學位的信心。而究竟是什么原因導致這種情況的呢?
首要的原因是我國某些用人機構尤其是大型的國家單位、政府機構特別的重視研究生學歷,而專業學位研究生很多沒有畢業證,導致不被用人單位認可。這樣的就業環境導致了群眾在專業學位研究生的教學質量、學歷標準等社會公信力方面產生動搖。第二,因教育制度上的設置專業學位研究生與學術學位研究生雙規考試,而人們習慣于每年春節前后的研究生考試,而否定專業學位考試的正規性,造成了人們對專業學位產生“不正規”感。第三,在學校教育資源配置中,專業學位研究生與學術學位研究生資源配置不平衡。學校內部機構亦未將專業學位研究生看作是正式的研究生。由此可見,專業學位的認可危機是由制度上的設計缺陷所造成的。
2.2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的辦學宗旨偏差
一些高校或培養機構在設立專業研究生教育時,并非本著培養高素質人才的目的,或者說在因學術學位研究生與專業學位研究生辦學的差異,在辦學過程中高校原始的辦學宗旨發生了偏差。一般而言,這些學校對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管理都設有專門的處理事務的辦公室及下屬教育中心。在學校教育中這種單列設置看似加強了對專業學位教育的管理,實則是把專業學位劃歸了“另類”管理,造成了專業學位寄人籬下的窘境,這是學校管理體制設計的缺陷。再則專業學位實行的是全成本收費制度,這就使得學校或其他培養機構十分在意辦學中的投入產出比問題。這種意識不僅存在于學校層次,也存在于具體教學的院系層面,導致了專業學位的教育就逐漸變成了產業化的教育形式。當教育的經濟利益大于教育意義時,專業學位的辦學宗旨也被侵蝕。某些熱門的碩士學位(比如工商管理碩士)生師比就比較高,相應的冷門碩士學位培養機構就會盡量壓低成本,因而研究生質量就會很難保證。
3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未來發展之路探討
3.1通過法律制度明確專業學位的社會地位,提高社會公信力
通過法律條文,明確專業學位在教育體系的地位,提高社會群眾對專業學位的認可度,推動專業學位教育發展。此外,改革教育制度設計,盡可能降低客觀因素對專業學位的不利影響,比如統一專業學位與學術學位入學考試時間和學位授予等;消除用人單位在學歷選擇上的不公平現象;在培養機構中,國家或學校增加對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的投入,避免教育產業化現像的發生。
3.2結合社會發展,逐步擴大專業學位研究生的規模
隨著中國社會的不斷發展前進,社會分工越來越精細,對專業高層次人次的需求也越來越旺盛,而專業學位研究生正是伴隨著社會需求而應運而生的。這也就要求專業學位教育規模要與中國經濟的發展規模相匹配,要符合中國職業專業化的要求。因此在結合中國國情的情況下要適當的擴大專業學位研究生的招生規模,在中國經濟從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的轉型中,專業化研究生更適應社會的需要,應鼓勵高校開展新的專業學位試點申報,培養更多、更專業的研究生。
3.3明確對專業研究生培養的定位,納入國家教育事業的戰略布局
要把專業研究生教育納入到整個的國家教育的布局中去,從國家角度定位對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培養。因為專業學位教育是直接服務于社會經濟發展的,故專業學位教育結構應基于三個維度立體發展,縱向上考慮專業學位多層次發展,以發展碩士專業學位為主,同時適當發展專業學士與專業博士學位;橫向上要豐富專業學位類別結構,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對各種專業人才需求的不斷增加,靈活的設立新的專業學科學位。空間上要考慮專業學位在地理位置上的發展均衡,保證在全國各經濟中心的平衡發展,充分發揮教育服務于國民經濟的作用。
3.4完善研究生管理制度,加強教學質量監督
從制度上,消除專業學位研究生與學位研究生在考試時間、學位證書方面的差異,從形式上支持專業研究生教育,彌補制度設計缺陷。同時各學校或教育機構應建立與學術學位管理體系相平行的專業學位管理體系,提高專業學位的管理地位。從教學質量上,學習西方建立民間行業評估機構,通過培養機構與用人單位雙重評估,增強對專業學位研究生教研質量的監督。
4結語
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在中國目前正處于一個改革發展的階段,與西方發達國家走過的路相比還有很漫長的階段。而專業研究生教育的發展要符合國民經濟的發展要求,“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既要納入國家整個教育發展戰略,增加資源傾斜,又需要教學工作者們不斷在具體教學中創新工作方法,還需要用人單位在實踐中去檢驗,不斷發展,形成中國特色專業研究生培養體系。
參考文獻
[1] 張圓圓.全日制專業學位與學術學位研究生培養模式比較研究[D].開封:河南大學,2012:17.
[2] 胡玲琳.我國高校研究生培養模式研究[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04:18.
[3] 耿有權.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模式運行狀況的調查研究[J].現代教育管理,2012(1):103-108.
[4] 孫友蓮.碩士研究生招生制度的問題及改進建議[J].江蘇高教,2014(01):95-97.
[5] 楊志超等.高校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淺探[J].江蘇高教,2013(03):114-11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