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萍
摘 要 美國新任總統(tǒng)特朗普競選時沒有提出系統(tǒng)的教育主張,其前期的出版物、競選演說和對教育部長的任命從不同視角闡釋了其教育政策路向——增加教育經費,興建更多特許學校,增加學生擇校權,顛覆公立學校零競爭的辦學狀況,廢除共同核心課程標準,降低大學學費,加強大學問責,促進盈利性高等教育發(fā)展,減緩美國高等教育國際化進程。從法律制度和治理結構看,美國教育治理權主要在州政府,特朗普政府的教育政策不會對美國教育發(fā)展的方向與趨勢形成顛覆性影響。
關鍵詞 政府 教育 走向 特朗普
中圖分類號:D815 文獻標識碼:A
2016年11月9日美國總統(tǒng)大選塵埃落定,特朗普成為美國第45任總統(tǒng)。由于特朗普在競選總統(tǒng)期間沒有提出明確的教育政策主張,美國許多高等教育界人士,包括許多大學校長,對于特朗普上任后高等教育的發(fā)展感到迷茫。美國新總統(tǒng)特朗普究竟會將美國教育帶向何方?筆者根據特朗普的競選政策框架、競選演說、出版的著作和教育部長的理念等幾個方面分析其教育治理未來發(fā)展路向。
1承諾任期內投入200億美元教育經費,興建更多特許院校,增加學生的擇校權
特朗普多次公開表示,擇校是一項基本民權,應該由家長而非政府決定兒童應進入什么樣的學校,應通過公共財政支持低收入家庭自主將子女送入學區(qū)外的公立或私立學校、特許學校、宗教學校和磁石學校。2016年9月,他在競選綱領中提出,將推出200億美元聯(lián)邦撥款的教育券項目用于支持全國1100萬來自貧困家庭的學齡兒童自主擇校,并呼吁各州在此基礎上追加1100億美元撥款,以此保證這些貧困家庭學生每人獲得12000美元擇校基金這項計劃和主張使得生活在貧困中的學生在選校自己喜歡的學校時候具有優(yōu)先權。特朗普認為這一舉措不僅僅可以使得貧困生能夠就讀于教學質量良好的院校,同時市場運作也會逐步完善教育系統(tǒng)。特朗普任命密歇根州共和黨人貝琪·狄維士出任教育部部長,這一人事任命更加強化了他將大力支持自主擇校的意愿和決定。狄維士長期推動學校改革,是自主擇校和教育券政策的堅定支持者和積極推動者。她主張用公共財政和市場力量共同為家長和學生提供多種教育的選擇機會。
美國的特許學校是公立學校和私立學校之外的第三類學校,政府給予其財政支持,校董會負責其管理和運作,學校自主選擇課程,招收學生不受學區(qū)限制。特朗普在俄亥俄州一所特許學校進行演講時提出來支持特許學校的主張。在這次電視講話中,特朗普表示將來在全美興建更多的特許院校。至于原因,特朗普表示“就目前而言,傳統(tǒng)的教育方式,效果并不滿意”。據報道,教育部長貝琪·狄維士和她的丈夫也是特許學校數十年來的支持者,反對政府對學校的管制,貝琪·狄維士家族更是曾投入大約145萬美金,阻止密歇根州對特許學校的管制行動。支持特許學校實際上是支持學校和學生的雙向選擇,給學校發(fā)展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模式的機會,也給學生更多的選擇權。
2以優(yōu)勝劣汰倒逼公立學校,顛覆其零競爭的辦學現狀
特朗普在2000年出版的《我們值得擁有的美國》(The America We Deserve)認為公立院校的成長與發(fā)展完全處于溫室,無需承受來自外界的任何競爭所帶來的壓力,其保護網就是教師工會。這樣的結果并不是我們想看到的,那么為什么我們不去顛覆現狀呢?學校捐款的85%都落進了民主黨手中,而教師工會知道自己需要依附于政客,所以會竭力與“學校選擇政策(school choice)”相抗衡。特朗普支持多樣化的擇校方案,稱其為“美國式競爭”(Competition - the American way)。2015年11月他曾說讓學校搶奪生源,優(yōu)勝劣汰,倒逼其改善自身。
3將教育失敗歸罪于共同核心課程標準,誓言廢除該標準
共同核心課程標準(Common Core)是一系列教學標準的統(tǒng)稱,規(guī)定了中小學生每個年級英語和數學應達到的知識和能力水平。這一標準體系由全國州長協(xié)會和首席州學校官員協(xié)會在2009年共同制定,由各州自行決定是否采納,目前美國有42個州和華盛頓特區(qū)采納了這一標準。特朗普曾經多次在不同場所對共同核心課程標準進行抨擊。在2016年早些時候上傳在臉書網站的一段視頻中,特朗普誓言要廢除這項教育標準。他說“共同核心課程標準簡直是教育的毒瘤,我一定要將其廢除”,同時特朗普也將現在美國教育落后于其他國家的糟糕狀況歸咎于共同核心課程標準。在2016年2月的一次演講中他說“這一衡量標準已經過時了,真的非常過時。……美國的教育已經被挪威、瑞士、丹麥、中國以及其他你可能連聽都沒有聽過的國家遠遠拋在身后。”美國媒體報道稱,教育部長貝琪·狄維士反對前總統(tǒng)奧巴馬政府所推行的共同核心標準課程,反對聯(lián)邦政府為各州及地方制定統(tǒng)一的教育標準﹑學業(yè)考核及教師業(yè)績評定標準。她認為教育屬于地方事務,應該由地方政府管理和監(jiān)督。
4降低大學學費,加強大學問責,促進盈利性高等教育發(fā)展
特朗普曾表示會讓更多人能負擔得起高等教育的學費,同時批評了那些“坐擁數十億美元的高校”所做的經費支出決定。他宣稱要與國會合作推動高等教育學費改革,以減免聯(lián)邦稅為條件,要求大學為降低學費和學生貸款債務做出自己的努力。他尤其批評大學臃腫的行政管理系統(tǒng),呼吁大學進行管理上的改革,壓縮行政成本,他還要求大學把所獲捐款投入到學生身上而非用來進行投資。美國學院與大學協(xié)會主席琳·帕斯克萊拉(Lynn Pasquerella)表示“特朗普和政策顧問山姆·克洛維斯(Sam Clovis)呼吁降低大學生學費,減少大學的行政管理支出,加大對免稅大學關于學生投資的問責。”
特朗普也曾表示:“學生們因高額貸款而窒息。他們根本無法償還,人生還沒開始就已陷入困境。” 再者特朗普贊同銀行在向學生發(fā)放貸款時將學生畢業(yè)之后的薪資潛力作為一項衡量標準。然而,天普大學高等教育政策與社會學教授莎拉·戈德里克-拉布(Sara Goldrick-Rab)認為,學生貸款政策的變動會導致入學率降低。實際上, 由于金融危機以來美國各州政府對公立大學、社區(qū)學院的撥款額度持續(xù)減少,很多公辦高校的財務狀況持續(xù)惡化。此外,美國大學是高度自治的法人機構,聯(lián)邦和州政府無權干涉大學的內部治理。endprint
《巴倫周刊》近期報告指出:受特朗普當選影響,美國盈利性教育企業(yè)股票出現突然增長,廣大股民相信新總統(tǒng)和共和黨占主導的國會將放松奧巴馬執(zhí)政期間對該行業(yè)的管制。教學成果問責的勢頭很可能繼續(xù)下去,因此盈利性院校不應只是為學生提供更多有用或沒用的學位,而是要更加關注并促進學生就業(yè)。當前,成百上千萬的美國人急需多樣化、更好的就業(yè)途徑,高校也應創(chuàng)新創(chuàng)建更多模式。
5不歡迎移民的政策將影響美國高等教育國際化進程
美國著名高等教育專家菲利普·阿特巴赫教授在《世界大學新聞》撰文稱,特朗普的上臺意味著美國將加入國家主義者至上、反全球化和仇視外來移民的國家陣營,這個陣營包括匈牙利、波蘭、菲律賓、土耳其、俄羅斯和脫歐之后的英國。特朗普在競選期間明確表達了對穆斯林、墨西哥裔移民的不歡迎態(tài)度,但這態(tài)度背后是針對所有移民的,是國家主義、仇視外來人員的想法。特朗普上任伊始就簽署《關于難民和移民政策的行政命令》,即“穆斯林禁令”,伊朗、蘇丹、敘利亞、利比亞、索馬里、也門和伊拉克七個國家的移民和到美訪問與交流人員受到嚴重影響。特朗普執(zhí)政后對美國高等教育國際化最重要的影響是,美國高等教育將傳遞出“不歡迎移民”的印象。這無疑會向外界,尤其是潛在的國際學生傳遞一個印象,美國是不歡迎你們的。而這個印象將會影響國際招生和高等教育國際化的進程。
阿特巴赫教授在文章中拿中國學生舉例,現在美國有約100萬國際學生,其中中國學生占31%,一旦特朗普政府實行和中國的“貿易戰(zhàn)爭”,中國學生一定會受到影響。現有的推進國際化的政策可能被取消,比如福爾布萊特計劃(美國政府每年有8000個資助學生交流的計劃),美國大學的外籍教師將受到影響,校友關系的維持以及校友捐贈的數量也可能會被抑制。總之,特朗普政府不歡迎移民的政策將會影響美國高等教育的國際化進程。
6美國教育治理權主要在州政府,美國教育的大勢不會明顯改變
1791年的美國憲法修正案第十條規(guī)定,“凡憲法不曾賦予聯(lián)邦而未曾劃歸各州的權利,都屬于各州或各州人民的權力”。教育就是不曾賦予聯(lián)邦而又未限制劃歸各州的事業(yè),因此教育治理就是各州的職權。由此,在分析美國教育的治理政策時,主要應考慮和分析各州州政府的政策。事實上,美國州政府和地方政府在基礎教育和高等教育發(fā)展過程中所扮演的主要角色是資源提供者、條件創(chuàng)造著、管理協(xié)調者以及顧客支持者。美國聯(lián)邦政府雖然在高等教育研究基金支持和高校學生資助上發(fā)揮一定作用,但是美國教育政策的主導者仍然是州政府。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教育學院教授、教育政策研究所(Institute for Education Policy)執(zhí)行主任斯坦納(David Steiner)表示,教育政策取決于多個層面,包括聯(lián)邦(國會、最高法院)、州政府以及學區(qū)。每個州的情況都非常不同,而且學區(qū)也有很大的影響力,學校的經費大約40%至45%來自學區(qū)稅,“他(特朗普)能做什么,不只是取決于他的愿望,還要看國會、州政府和學區(qū)。聯(lián)邦政府只控制6%到7%的教育資金。”
特朗普政府雖然沒有明確的教育政策主張,其前期出版的著作、總統(tǒng)競選演說,乃至對教育部長的任命都從不同視角表明其教育政策的走向——增加教育經費,興建更多特許學校,增加學生擇校權,顛覆公立學校零競爭的辦學狀況,廢除共同核心課程標準,降低大學學費,加強大學問責,促進盈利性高等教育發(fā)展。此外,特朗普提出的新移民政策也會減緩美國高等教育國際化進程。由于美國的法律制度和治理架構確定了聯(lián)邦政府在基礎教育上發(fā)揮著微乎其微的作用,加之高等教育機構高度自治,聯(lián)邦政府只能從研究經費和大學生資助上發(fā)揮一定的引導作用,因此從美國教育的法律授權和治理架構分析,特朗普政府不會對美國教育大的發(fā)展方向和趨勢形成顛覆性或決定性的影響。
參考文獻
[1] 秦琳.特朗普會把美國教育引向何方[N].光明日報,2017-01-11(15).
[2] GOP. DONALD J. TRUMPS VISION EDUCATION[EB/OL]. http://www.warrencountyvagop.com/2016/10/14/donald-j-trumps-vision-education/, 2016-10-14/2017-02-10.
[3] 王傳軍.新部長貝齊·德沃斯會將美國教育帶向何方[N].光明日報,2017-02-15(15).
[4] “狂人”將如何攪動美國教育[N].南方教育時報,2016-11-18(0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