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治
摘 要 青春期是人生發展最重要也是必須經歷的關鍵時期,被心理學家認為是人生的第二次誕生,高中階段又是學生異性交往最為頻繁敏感階段,是青少年性心理發展的一個重要階段,異性交往動機存在多元性和模糊性,交往形式單一性和秘密性,這些特點直接對高中生的學業成就形成潛移默化的影響,正確認識這一普遍現象并因勢利導,無疑對高中生健康成長和學業成就有重要影響。
關鍵詞 異性交往 高中生 學業
中圖分類號:G44 文獻標識碼:A
進入高中階段后,高中生個體身理心理方面都得到急劇發展,對異性交往渴望增加,很容易對異性產生愛慕情感,而高中時期又是學生學業成就的關鍵期,是進入大學繼續深造,體現學業成就的重要階段,異性之間的交往一方面能對高中生的學業成就產生積極作用,另一方面,如果沒有把握好異性交往的“度”勢必會對高中生學業成就造成極其嚴重的消極影響,甚至對高中生人生發展造成不可挽救的損失,那如何正確的認識這一現象,進而趨利避害,有效科學地解決異性交往對高中生學業成就問題就是一個很有必要的探討的話題。
1異性交往在高中階段的特征
1.1高中生異性交往動機的多元性和模糊性
高中階段是學生個體發展發育的急劇膨脹時期,這個階段的青少年受到各種思想影響,處于人生觀價值觀塑造性特別強的階段,異性交往之間的動機也表現為多樣性和多元性。在高中階段,青少年的這種發展階段與社會因素等各種因素的綜合影響,學生間異性交往存在著交往多樣性與不確定性,同時,兩個特點中又存在著密切的聯系。
1.2高中生異性交往形式的單一性和秘密性
高中生在異性交往的過程中,由于心理發育不健全以及家庭社會等相關因素的影響,對異性交往存在害羞現象,他們內心其實不太敢于直接明目張膽的進行異性之間的交往,或者是通過比較隱蔽的方式進行異性交往。正是因為交往方式的單一性高中生之間的異性交往存在秘密性的特點,由于受到學校環境、家庭環境以及支配時間的的限制,高中生的異性交往幾乎只存在于在校時間過程中,他們迫于周圍環境的輿論氣氛和自身年齡特點會對異性之間的交往處于一種“不敢公開”的狀態,由此,高中的異性交往都是處于一種秘密進行的狀態中,帶有濃烈的秘密性。
2異性交往對高中生學業的影響
2.1異性交往對高中生學業成就的消極影響
2.1.1沉溺于異性交往,導致學習進取心減弱
高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學習激情高漲,激情澎湃時期,他們擁有無限的潛在學習能力和昂揚的學習斗志,高強度的學習壓力與氣氛需要學生自我有著學習的進取心和不怕辛苦的信念,但異性交往是不可回避、不可以避免的一種人際交往的方式,高中生自身身體發育狀況在這一時期對異性存在前所未有的好感,前面分析了高中時期高中生異性交往的特點,當教師、家長如果沒有及時發現或者沒有進行正確的引導,高中生會陷入沉溺于異性交往的情感之中,這表現在所謂的戀愛中無法自拔,對學習與人際關系都失去興趣,對學習進取心不強,對學習產生厭惡感,進而形成青春期叛逆階段,形成一系列青春期的問題。
2.1.2形成異性交往綜合癥,造成學業成績下滑
傳統文化對異性交往存在著根深蒂固的影響,在這種情況下,許多中學生懼怕和異性交往。其次,有部分中學生由于他們性格內向,心理上常存在有較強的自卑感,害怕、膽怯同異性交往。但從本質上看,異性交往有利于異性雙方身健康發展,若一個人長期缺乏異性交往,其性格能出現扭曲,從而產生各種各樣的心理問題,導致異性交往綜合癥。同時,處于青春期的高中生,他們身高、體重和胸圍等生理發展狀態不斷趨向成熟,并伴隨著有體毛的出現以及初潮、遺精等第二性征現象,其性心理也隨之而產生,這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即對性知識的渴求、對異性的愛慕和性欲望。在平時的生活中,往往表現為傳遞紙條、偷偷約會等,這些因素導致高中生在學習上容易出現異性幻想,在學習上容易分心,對學業不集中,上課時易走神等,從而最終導致了高中生學業成績的下降。
2.2異性交往對高中生學業成就的積極影響
2.2.1有效解決異性交往問題,培養良好學習興趣
一般來說,男生在空間能力、實驗觀察能力和抽象思維能力等方面比女生強,而女生在語言能力、機械記憶能力和形象思維能力等方面比男生強。所以在日常學習生活中,男生比較喜歡數學、物理、化學和歷史,而女生比較喜歡語文、外語、地理和生物。如果男女學生時常在一起,就可以相互學習、取長補短,從而提高自己的智力水平和學習效率,對自己以前不感興趣的學科慢慢的培養良好的學習興趣,并在對方的幫助之下促進學業的提高。
2.2.2刺激學習激情,激發潛在的學習能力
高中階段的學生,學習能力一般都比較強,學習的強度當然也比較高,學習本身存在著一定的枯燥乏味的感覺,高中的學習壓力也比較大,學生自我處于一種潛能需要外界幫助激發的狀態,而青春期異性間的交往會對學生的學習激情得到一種激發,高中階段的學生進取心比較強,不甘落后,因此,他們會為了不落后于對方而努力的學習,這同時也是一種競爭效益,因此,高中生在異性間的交往中,會極大的投入學學業學習中,激發高中生本身內在的潛能。
2.2.3有利于學生形成健全的個性,培養良好的學習態度
如果一個人將交往范圍僅局限于同性之內,其心理發展必然會產生某些缺陷,如對異性接觸產生某種神秘感和羞怯感。而要避免這一不足,就必須既與同性交往又與異性交往,因為各種各樣的人際交往,可以使不同個性相互影響、相互滲透,從而使個性變得更為豐富多彩,譬如情感體驗更豐富、性格更開朗、意志更堅強、人格更健全。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在異性間人格個性的形成對學生學業也是一種重要的學習態度,這會使學生將在異性間形成的態度應用于自己的學業學習中,進而培養了學習對學業的學習態度,形成良好的學業觀。
參考文獻
[1] 何廣平.高中生異性交往問題處理辦法探索[J].科教文匯,2015.10(329).
[2] 徐飛鵬.青少年異性交往心理問題淺析[J].內蒙古教育基礎版,2011(12).
[3] 吳瑩.中學生異性交往現狀研究[G].山東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5.6.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