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小慧
摘要:中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近些年農業經濟的發展也越來越迅猛。農村財務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日益凸顯,信息化建設成為推動農業經濟發展的有力之手。然而隨著信息化管理的推進,財務管理方面出現的問題也越來越多。本文分析了農村財務管理信息化的影響因素,為如何優化提出了一些方法建議。
關鍵詞:農村財務管理;信息化
隨著網絡科技的發展,財務管理的信息化正穩步向現代技術信息化發展。如今,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為了實現農村資金統一管理,共同分享農村信息資源,實現服務農村人民的宗旨,正逐步落實財務管理信息化制度,完善整套財務管理信息系統。從采用計算機代替原有的人工記錄方法,即農村會計電算化開始,逐步推進財務管理信息化的發展。
一、農村財務管理信息化的影響因素
(一)農村財務管理信息化的制度
為了農村經濟得以跟上我國經濟發展的腳步,農村財務管理信息化發展的模式越來越多,隨之而來,出現的問題也越來越多,如信息傳播的局限性,管理理念的滯后性,還有財務管理缺乏安全性等等。這些問題歸根結底,首先是因為財務管理信息無制度或者制度不完善,無理可循就容易出現管理上的混亂;其次是因為沒有保證農村財務信息化管理制度的適應性,把一些制度照搬照做,沒有做到因地制宜,因人施法,信息化管理方式太死板不夠靈活。如此表面上看農村財務管理信息化進行良好,實際上管理混亂無章,做不到位。這需要相關管理人員積極探討,做出合適的制度調整,完善適合本村的財務管理信息化制度,在正確制度的管理下,切實實施,從而真正推動財務管理的信息化發展。
(二)農村財務管理人員的素養
農村財務管理信息化需要村干部管理人員,會計工作人員以及廣大村民一起來實現的。其一,村干部管理人員是財務規章制度的制定者和推動者,在農村財務管理信息化的發展中扮演最重要的角色,角色越重要,擔負的責任也就越大,應有管理者的基本素養,應具有良好的工作作風。然而現在很多村干部出現貪污受賄,中飽私囊,管理上不作為,沒有為廣大村民謀福利的情況,使得財務管理機構猶如虛設。其二,有些農村地區采用的會計等工作人員,往往身兼數職,不僅要做信息統計工作,還要做會計核算工作等,沒有專人專項負責,財務管理狀況差強人意。其三,村民作為財務管理信息化的受益者,需要對財務信息化管理的公開管理職能以及一些財務管理知識有清醒的認識,管理人員應對村民進行走訪宣傳教育,采用發手冊等方式,讓村民對于國家的各項財政補貼政策,財產管理活動等了解認識,這樣不僅能對村干部的一些管理財政的行為有所監督,還可以明確自己的利益,對集體資金做有效的監察工作,做到積極配合管理人員,推動財務管理信息化的發展。
只有在這三種角色的協助監督下,農村財務管理信息化才能得以實現。相關部門應引進高素質人才做村干部,如鼓勵大學生做村官,參與到家鄉信息建設中來,打擊腐敗制裁貪官污吏,讓每個在財政管理的管理人員都在其位謀其政,另選用專業的會計工作人員,對其進行教育與培訓,做到一人一崗,分工明確。最后管理人員也要帶動村民,讓村民對財務知識有了解認知。只有這樣,農村財務管理信息化才得以發展。
二、農村財務管理信息化的管理模式
(一)村賬村管
村賬村管模式是一種財務管理模式,主要使用于經濟比較發達的農村地區。主要實現形式就是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在村委會和村民的監督管理下,實行對財會人員的分配以及銀行賬戶的開通和村集體財務核算,財務狀況對廣大村民定期公開。這種模式的主要特點就是財務會計管理人員都是當地的村民,村干部做直接管理。優勢是他們比較熟悉本地的財務狀況以及經營狀況,對當地的集體資金能夠及時處置管理,而且村民可以對財務管理工作做出及時的監督指正。劣勢在于這種模式缺乏政府的有利監管,過分依賴村干部的領導資質和村會計的自制能力,容易造成他們對村財務管理掌控失衡,滋生腐敗。所以對于村干部的選用,一定要注意選用政治素養良好的人,對財會管理人員的選用,一定要注意選擇業務素質高的人。一些偏遠不發達地區的人員素質較低,不具備這樣的能力,村賬村管模式就明顯不適用。對于經濟比較發達的地區,這種模式才能體現出優勢來。
村賬村管模式需要村干部起到領導作用,建立完善的財務管理體系,做到財務管理民主化公開化,財務會計等管理人員必須具備專業的會計電算知識,要善于利用計算機制作電子報表,電子賬套等,并組織村民學會利用網絡查找和自己相關的財務管理信息,為村民進行講解,提出管理意見等,真正實現財務管理透明民主化,同時,村干部也可以利用網絡查找資金分配使用情況,便于及時掌握村內財務狀況。如此才能實現財務管理信息化。
(二)村賬鄉管
村賬鄉管模式作為一種新的財務管理模式,普遍運用于一些信息化比較低,獨立管理能力比較低的偏遠農村。它主要是通過在鄉鎮建立農村財務管理中心,對很多農村的財務狀況進行統一的集體性管理。實現形式就是由每個村的財務人員,定期將本村的財務報表及各類單據匯報于這個鄉鎮財務管理中心,由鄉鎮財務管理人員做審核工作。這種財務管理模式的優勢非常明顯,對各個村落起到政府監督管理的作用,可以有效的治理農村財務管理混亂,杜絕村干部一手遮天的管理狀況。但是缺點也尤為明顯,鄉鎮管理往往對每個村的走訪了解不足,容易造成集體財務的分擔不均,不合理,而且沒有了本村人民的監督管理,鄉鎮管理容易將農村資金填充到鄉鎮金庫中,如果沒有相關政策和監督,很容易使村民利益受損,變相的加重了村民的生活負擔。所以為了發揮這種管理模式的優勢,需要對鄉鎮財務管理中心的人員做到嚴謹選拔,如每村選擇2-3名成為鄉鎮管理監督人員,提升對鄉鎮財務管理中心的工作監督。還可以利用網絡建立村民意見上訪平臺,實現民主最大化。
參考文獻:
[1]徐麗波.加強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J].信息技術,2011,5(05):99-100.
[2]趙慧超.淺析石油企業 財務管理工作[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1,4(14):33-34.
(作者單位:浙江省縉云縣七里鄉農經站)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