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文依
[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7)-26-0-01
文學評論是基于多元文化背景下,對文學作品及相關內容進行的評論。寫文學評論時要對作品的作者、作者創(chuàng)作作品時的背景、作品的思想性、藝術性等都要進行了解、探索,這樣才能避免片面化,也才能公正、公允、全面地去進行文學評論。
一、文學評論要充分了解作者
古人云:文如其人。可見不研究作者,就很難把握他寫作的目的是什么,也就不便于理解文章深層的含義。另外評價作品要做到“知人論世”,這也是文學評論的重要原則??梢娧芯恳徊孔髌罚滓氖窍攘私庾髡叩纳郊敖洑v,這樣就能更好地去理解作品,挖掘作品中所隱含的意義,也才能更深入地做文學評論。比如南北戰(zhàn)爭時期,美國不少名作家都支持廢除奴隸制度,如斯托夫人的《湯姆叔叔的小屋》就表明了作者的立場。可在同一時期,另一部風靡全球的作品《飄》,作者卻明顯站在反對廢奴運動的立場上,這是因為作者瑪格麗特·米切爾生活在南方,是南北戰(zhàn)爭奪走了她曾經優(yōu)渥富貴自在的生活,甚至戀人,使她自此掙扎在困苦的漩渦中,所以她作品中這種反歷史潮流的傾向就不難理解了。再如《紅樓夢》曹雪芹寫的前八十回和高鶚寫的后四十回為何讓讀者總感覺前后味道不一?這不難理解,兩個學識、人生觀、世界觀、生活經歷迥異的人不可能寫出思路相同的作品。所以在寫《紅樓夢》的文學評論時,我們就需要注意到這種因為作者變更而導致的作品前后內容、故事情節(jié)走向的差異。
二、文學評論要充分了解作品背景
進行文學評論,我們要充分了解作品產生的歷史、社會、時代等寫作背景,甚至還要了解作品產生時的文藝思潮、價值取向、審美心理等,即要將作品充分放到它產生的背景中去認識,離開這些,我們很難把握作品的內涵及其意義,評論就難免膚淺或偏頗。比如想要寫杜甫的《三吏》、《三別》的評論,就先要知道作品是在唐朝由盛轉衰、安史之亂的歷史背景下產生的,這樣特殊的歷史時期,杜甫的作品中憂國憂民的情緒就不難理解。再如李清照的作品前后為何判若兩人,因為前期她生活在北宋王朝,社會穩(wěn)定、生活平靜,所以創(chuàng)作的作品多是少女閑游、兒女情長的閨閣相思之作;而后來金兵南下,趙宋王朝不得不南遷,政治變革、民族危機這樣的歷史巨變加上丈夫離世、孤苦流亡的個人悲劇,就使她的作品風格陡轉為哀怨悲涼。又比如讓蕭紅一舉成名的《生死場》,其實也不僅僅單純是因為作品的藝術魅力,更多的是因為它在“九·一八”事變的特定背景下創(chuàng)作的,驚醒了大家的民族意識,對抗日起到了鼓舞和激勵作用,符合時代的要求,所以才會影響廣泛。
三、文學評論要把握作品本身的價值
什么樣的圖書才算好圖書,“五個一”優(yōu)秀圖書獲獎作品給出了答案:思想性、藝術性是文學作品的生命。車爾尼雪夫斯基說:“假使你要做一個徹底的人,那么就應該特別注意作品的價值,而不必拘泥于你以前覺得這同一位作家的作品是好還是壞?!保ā墩勁u中的坦率精神》)這說明:文學評論要評的是文學作品本身的價值,也就是作品的思想性和藝術性的價值。
1、作品的思想性
帕斯卡爾說“人是思想的蘆葦”,價值觀反應的是一個人的思想、靈魂。作品的思想性是做文學評論時最應該關注的,一部作品不管語言如何華美,但如果立意不高、缺乏思想性,或者思想庸俗、偏頗、灰色,都不能稱之為好作品。反之,哪怕語言素樸,但立意較高,也會贏得讀者的喜愛。比如余華的《活著》,這本書展現了福貴艱難的一生,福貴身邊的親人相繼離世,最后只剩下福貴和一頭老牛相依為命。故事情節(jié)并不復雜,構思也不是十分精巧,但它“縱使一次次打擊都給生活建造了使人悲痛的門檻,縱使夕陽拉長了孤獨的影子,活著仍舊是好的?;钪瞧D辛的,但是唯有更加努力的活著,才能看到更加璀璨的朝陽”的立意卻激勵了許多人。再如卡勒德·胡賽尼的長篇小說《追風箏的人》,為讀者展現了人性的背叛與救贖。哈桑對阿米爾說的“為你,千千萬萬遍。”這是一個孩子最真誠的愛。但是面對現實的時候,我們難免會退卻。在危險面前,人性的惡劣面都會展現出來。那些貪婪的、自私的、最丑陋的一面,折射出人性的脆弱。小說中的風箏可以有很多寓意,它可以代表友誼、代表愛情、代表對生活的希望,等等這一切都需要我們自己去追尋。這樣深刻立意的書籍難怪會反響巨大。
2、作品的藝術性
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陳曉明曾言:“中國小說對藝術形式的追求還是不夠強烈,小說藝術趨于簡單?!笨梢姡囆g性也是作品不容忽視的因素。川端康成以“高超的敘事技巧”曾獲諾貝爾文學獎,如他的《睡美人》,給人的感覺仿佛處在清晨的薄霧中,有一種很淡很朦朧但很美的感覺。整個故事情節(jié)雖然沒有太大的起伏,但最后收尾處卻使人有些意外,讀完意猶未盡又讓人怔忡不已。作者敢于把人內心的丑陋和美麗表現出來,才能將文學的藝術性發(fā)揮得淋漓盡致。再如梭羅的《瓦爾登湖》,可謂字字珠璣,好詞佳句連綿不斷,給你一個又一個意想不到的驚喜。富含哲理的句子又俯拾皆是,讓你腦洞大開,或者蹙眉凝思良久,方豁然頓悟——原來如此。讀這樣的書,不由得你不慢下來,放慢行進的目光與心靈,多與文字觸碰,多與文本對話,力圖也能與作者對話。它讓你不知不覺中回歸本心、親近自然、簡單隨性,這也許就是藝術的魅力吧。
所以,寫文學評論時不能簡單地按照自己的個人喜好或者主觀臆斷去寫,而應該按照科學的方法,對作者、背景、作品有系統地了解、理解后,才能領悟文學作品的真諦,寫文學評論時也才能寫得全面深刻,力透紙背。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