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航空
摘 要 當下新課程改革持續深入,中學化學實驗教學也必須緊跟時代要求,立足學生實際水平和能力,積極構建交叉式教學模式,確保教學目標圓滿完成。本文就是從教學實際出發,探索并提出交叉式中學化學實驗教學的具體內容和做法,為現行化學教學提供借鑒。
關鍵詞 交叉式教學模式 中學化學實驗教學 家庭趣味實驗
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識碼:A
當下,新課程改革備受關注和重視,實驗教學也由此被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要求更高、標準更嚴、目標更準,于中學化學而言更是如此,這也是國內化學教材增加“活動與探究”欄目的主要原因之一,其目的就在于培養并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但是,由于長期教學思維和模式的固化,以及教材中的某些實驗設計存在不符實際、不夠科學甚至缺乏實驗前的基本操作訓練等問題,導致實驗教學難以真正落到實處。因此,為完成教學目標、提升學生素質、培養出更多更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事業接班人,我們必須立足學生的實際水平和能力,兼顧學生興趣和愛好,多角度、多措施、多層次實施化學實驗教學,著力構建交叉式教學模式,確保中學化學實驗教學取得新進展。
1交叉式中學化學實驗教學模式概述
中學生有中學生的獨特特點,他們正處在青春叛逆期階段,自主人格萌發,好奇心強,喜歡自己研究探索而不喜歡灌輸式的耳提面命,同時抗壓力較弱,既容易驕傲也容易氣餒,再加上教學實踐的缺乏,便造成了當前中學化學實驗教學的空泛性、教條性嚴重。
而交叉式教學模式則是充分考慮到了中學生的心理特點,立足教學目的,圍繞同一個知識點,以課堂探究實驗、家庭趣味實驗、實驗課題研究為核心,重在激發學生興趣,引導學生自主實驗,在物質的反應和合成中探究理解物質性質及自然現象,并在教學結合中解決實際問題。交叉式教學模式既有傳統的步驟式教與學,也融入了引導式、趣味式、探索式的教與學,可謂是集眾之所長,值得各位學校、各位教師來借鑒。
2交叉式中學化學實驗教學模式具體方法
2.1實驗生活化,兼顧實用與趣味
筆者在新疆阿克蘇一師五團中學工作,當時要進行一次碳酸鈉和碳酸氫鈉性質比較的實驗,于是,筆者就運用了這樣的一種教學方法:
第一,在課堂上進行基礎實驗知識教育,使學生充分了解并掌握碳酸鈉和碳酸氫鈉在水溶性、酸堿性、熱穩定性、與酸反應等方面的異同,具體如表1所示:
第二,以生活中常見的事例為主,向學生布置家庭趣味實驗作業,如自制蛋糕,讓學生在家中自主進行實驗,了解碳酸氫鈉的發泡原理,具體如表2所示:
在我們的身邊以及日常生活中,其實都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化學現象,利用生活中的化學實例來引導學生去探究其背后的化學原理,更能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教學效果也更為突出。不過在布置作業時要注意:家庭趣味實驗必須是有趣味性且可操作、易操作的小實驗。
第三,繼續進行研究型的探究實驗,在第二步小實驗的基礎上,讓學生分別增加兩個步驟,一是同時加入碳酸氫鈉粉和2-3滴醋,二是把面粉換成蛋糕粉,只加入雞蛋和牛奶,然后再與前兩個步驟充分比較異同,進一步了解和掌握碳酸氫鈉的性質。
2.2實驗問題化,預設場景引發思考
中學階段正是學生好奇心猛漲的階段,他們普遍都對身邊的各種新鮮事物有一探究竟的好奇心理。利用這個特點,教學中可以預設問題場景,引導他們通過實驗自主解答疑問,既能更牢固的掌握化學知識,也增強了他們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交叉式中學化學實驗教學模式需注意的問題
在實行交叉式教學時,還應注意要以正向性的引導和激勵為主,幫助學生建立信心,減少他們的挫敗感,如此更有助于預期教學效果的實現。但同時也應認識到,教書育人,重要的是育人,幫助學生建立健全人格有時比教授知識更為重要,因此一方面要堅持以正向性的引導和激勵為主,另一方面也要以適當的挫折教育作為輔助,促使學生自我加壓,去探索和學習更高層次、更多領域的知識,不斷提高自身水平和能力。
4結束語
目前,素質教育已提上新的日程,新課程改革也已步入新的階段,在這種情況下,中學化學實驗教學也必須緊跟時代要求,積極構建交叉式教學模式,注重對學生能力的培養,通過興趣引導和體驗教學,更好的完成教學目標,全面提升學生的整體素質,為國家和民族培養出更多的合格人才。
參考文獻
[1] 希吉日.高中化學實驗探究式教學模式分析[J].內蒙古教育,2017(02):106-10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