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景
摘要:休閑公園、公共廣場、院校和商業街道中遍布著各種雕塑作品,每一件雕塑作品都無法脫離環境空間而獨立存在,它們與環境共同組成一幅藝術畫面。城市雕塑的設計不僅包括雕塑本身,其周圍的空間也影響著雕塑的完成效果。城市雕塑周圍的空間,雖然不是它自身物質組成的一部分,仍然是雕塑可感知結構中的一個重要部分。
關鍵詞:空間感知;城市雕塑;設計
城市雕塑與空間之間存在著多層關系。兩者之間相互影響又相互制約;優秀的城市雕塑應于空間條件相統一;雕塑作品的大小與環境空間一致的原則;雕塑設計理念源于空間。
一、相互影響、相互制約
城市雕塑矗立于城市各種背景環境下,與空間的關系不可獨立分割,研究雕塑時必須與空間環境相結合,從整體的角度審視雕塑藝術。雕塑與它所處的空間環境有著獨特的聯系。無論是單個雕塑還是雕塑群都會與空間環境相互作用。雕塑家不應在雕塑作品完成后才考察雕塑設置地點的空間環境。相反,雕塑的創作理念必須和具體的外部環境和空間形式相結合。
雕塑與城市空間兩者之間相輔相成。雕塑美化了空間環境并構成空間環境的一部分,反過來空間環境又凸現雕塑的藝術感。雕塑是城市空間形象展示的重要公共藝術形式,最重要的是要與周圍的空間環境融為一體。與城市空間之間的協調性是雕塑設計之處就要考慮的首要問題。
隨著經濟的發展,城市中的雕塑越來越多,雕塑已經成為城市公共藝術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雕塑起著裝飾和美化城市空間的作用。同時空間環境影響著雕塑的藝術效果。雕塑需要以城市的特點選定設計內涵,這樣的雕塑作品以獨特的主題或形式設置于相應的位置上,營造出于與區域相一致的文化景觀氛圍,影響著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同時也是所在城市文化、歷史、藝術生活的真是寫照。
二、城市雕塑應于空間相統一
雕塑作品通常占據一定的三維空間,不同于繪畫,在平面上表現三維空間,雕塑實際上與觀眾處于同一個空間中。雕塑也是觸覺的,可以觸摸它,感受它的各種紋理和形式。現代雕塑鼓勵人們參與其中,而不僅僅是單一平面的展示。大型雕塑通常規模宏大,觀眾被包圍于其間,人們進入并穿越空間體驗雕塑作品的魅力。
任何雕塑都與周圍環境有關系。我們對雕塑的體驗受諸多空間因素的影響,包括:它的位置,照明條件,人們在它周圍如何移動和它周圍空間里的其他事物。雕塑與它周圍的空間環境進行概念性的交流對話。這種對話可能并未在雕塑家的設計理念之中,雕塑和它所在空間的相互作用可能會影響藝術家的創作意圖或分散觀眾的注意力。雕塑家在設計之初就需要對雕塑與空間環境的關系進行規劃。位置空間作為一種催化劑,成為雕塑創意過程的一部分。最后完成的雕塑和它的空間環境形成一個完整的作品,共同創造一個統一的藝術氛圍。雕塑家需要在具體的空間環境內構思雕塑的表現形式,空間成為藝術家創作雕塑的“工作室”。每個空間環境都具有特定的屬性,這都會影響雕塑成品的質量和效果。例如,在有一個窗戶的房間內,射入進來的光線可以成為設計的一部分,雕塑家可以利用光線的變化增強雕塑作品的意境。因此,雕塑是存在于一個空間內一些列相互關聯對象對話交流的結果,并通過材料的形式、光線的強弱、或地理條件使整個藝術氣氛一致。雕塑與空間的統一,使觀眾不僅觀賞到了雕塑本身,而且意識到各事物之間的空間關系。
雕塑與空間相統一的概念并不是現代才有,在早期的哥特式大教堂或巴洛克建筑中早已運用。哥特式大教堂內雕塑、裝飾、繪畫、彩繪玻璃和建筑等所有元素構成一個統一的整體。蠟像館中的雕塑并不是嚴格意義上的環境雕塑,但都會加以相應的空間環境以建立一個完成的觀看體驗。
雕塑作品在選定制作材料時,需要考慮環境可能對雕塑的影響,例如制作經久耐用紀念碑所用的材料為石頭和青銅,以確保能夠經受嚴酷的戶外環境。
三、雕塑的大小與環境空間一致的原則
雕塑周圍的空間,雖然不是雕塑自身物質組成的一部分,仍然是雕塑可感知結構中的一個重要部分。從觀賞者的角度考慮,空間環境直接影響雕塑給人視覺上的空間感知能力。在觀眾欣賞雕塑時,雕塑與它的空間相互作用,雕塑的規格大小,放置的位置等要根據具體的環境空間特點進行設定。就像如果把一幅畫掛在一面墻上的位置過高,與天花板之間的距離較近,就會使得人類在視覺上顯得很擁擠、組成的畫面局促。同樣地,如果是在商業街等空間環境較擁擠的地方,放置較大的雕塑作品,格局上不協調,同時給行走在其中的觀眾在視覺上帶來強烈的壓迫感。
無論是抽象還是具象雕塑,都會占用一定的城市空間,雕塑在形狀,結構設計上不同,所需要的空間大小需根據實際背景決定。雕塑與環境空間組合在一起,已經超越了雕塑本身,雕塑的影響力超越了固定的界限,向空間中擴展輻射雕塑的藝術意境。
四、雕塑源于空間
雕塑與空間環境的第二層關系是,雕塑的設計理念、表現方式源于自然空間環境。特別是在設計具象雕塑時,許多雕塑家使用的材料、形狀、顏色或紋理大多是從空間環境中獲取的設計理念。自然的創造力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強大和最有影響力的藝術家。而藝術家正是雕塑藝術與自然空間環境之間交流貫通的樞紐,雕塑家家通過搜索和綜合創新以獨特的方式重新定義雕塑與空間的關系。
城市中的雕塑必須具備屬于這座城市的特定歷史文化內涵,這就限定了城市雕塑的設計要服從具體城市環境空間的現實要求,風格上要與周圍的建筑相搭配。總之,雕塑受到很多空間因素的限制,規格上必須按照合適的比例服從于空間結構。
五、總結
雕塑不可獨立于城市空間而獨立存在,必須與所處的空間環境相一致,在視覺上雕塑連同環境空間一起構成一副美麗的畫卷,雕塑與其周圍空間共同發展,共同創建符合和諧社會要求的當代藝術雕塑。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