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菁榮
摘 要 政治課堂有著其他學科沒有的優勢,兼具德育教育的功能。今天,高中教育面臨著普及,只看分數的年代已經不是唯一,唯一不變的是對學生人文素養的要求。在學校里,學生最常見的人文素養就在課堂上,而課堂中的文明禮儀規范就是一個學生人文素養高低最有力的表現。教會學生遵守基本的課堂禮儀規范是當前社會發展、教育形勢的需要,更是政治教師責無旁貸的責任。
關鍵詞 政治課堂 基本禮儀規范 教育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不學禮,無以立”,“人無禮則不生,事無力禮則不成,國無禮則不寧”說的是人不學習禮儀無法在社會上立足,事業上無法成功,國家也無法獲得發展。由此可見學習禮儀規范,擁有良好的品性修養對個人以及社會是非常重要的。
中華文化上下五千年,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古老的中國素有“禮儀之邦”之稱,中國人也以其彬彬有禮的風貌而著稱于世。禮儀文明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中國社會歷史發展起了廣泛深遠的影響,其內容十分豐富。禮儀所涉及的范圍十分廣泛,幾乎滲透于古代社會的各個方面。中國的傳統文化中有很多優秀的禮儀傳統,至今仍然具有強大的生命力,為我們所學習和推廣。比如“孔融讓梨”、“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尊老愛幼”、“擊盞敲盅”等。但是長期以來,由于大量禮儀文化的精華和糟粕處于滲融并存的狀態,又由于禮儀文化的糟粕所產生不可低估的消極作用,我們忽視了傳統禮儀文明這一寶貴的精神財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社會、學校對禮儀養成教育不夠重視,許多不文明的行為亦有增無減。在今天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中,我們應立足于吸收民族文化中的精華,使傳統文明禮儀古為今用,重建一套現代文明禮儀。
禮儀是人類為維系社會正常生活而要求人們共同遵守的最起碼的道德規范,它是人們在長期的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漸形成,并且以風俗、習慣和傳統等方式固定下來,對個人和社會都會產生深刻的影響。中學生當前處在意識形態養成階段,其良好的行為舉止有待悉心培養和教化。據統計一名中學生平均每天在學校受教育的時間大概是8小時,除了知識的傳授,最重要的就是學生情趣、品性、良好的行為習慣等方面的培養。因此學校教育為我們中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創造了一個有力的育人環境。當前學校教育的目標是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學生,德育教育居于首位,而我們的政治課堂就是德育教育的有力陣地。
我一直從事高中政治課的教學,高二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與我們學生的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息息相關。由此我抓住這一教育的契機,利用政治課堂對學生進行學校基本禮儀規范教育。
1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政治課一周就只有兩節課,如何利用好每一分鐘,如何抓住教育的契機非常重要。開學第一節課我首先立下規矩:上課鈴一響必須在座位上,做好課前三樣東西的準備,教科書、練習冊、筆記本。上課聽講要專心,及時整理知識,不要傳紙條,看手機,講話,睡覺等與課堂活動無關的事情。課下認真獨立完成作業,選擇題要有做題痕跡,分析思索的過程,字跡工整,杜絕雷同作業,按時上交。
規矩有了,關鍵就在于執行和監督。每個學生的家庭環境不同,從小接受的教育也有所不同,自身的素養層次也有區別,這都會影響到學生對老師課堂規矩的認同和執行。因此執行起來既要有統一的要求,又要具體情況具體對待。
2身先士卒,做好榜樣
要求學生做到的,我首先也要做到。我每次上課會提前一二分鐘進教室站在講臺上,提前做好上課的準備工作。剛開始學生聽到鈴響還不以為然,在教室里到處亂走。后來久而久之,學生一看見我進教室,第一個反應就是要上課了,會自覺地回到座位做好上課的準備工作。看似一件小的舉動,日積月累不僅強化了學生的上課意識,而且慢慢的開始自我學會管理自己。一個人的改變會潛移默化的影響周圍的同學,學生和學生之間就會互聯互動。行為的力量有時候比聲音的力量更為有效,可以現有形于無形之中。
3及時糾錯,防范未然
收集政治課堂中不文明行為的集中表現,抓住時機進行及時的糾正。有一次有個學生在課堂上故意打了一個很響的嗝,引起了全班同學的哄笑,他自己特別自豪和驕傲,洋洋自得。我立刻走到這名學生的附近,隨機“采訪”了幾名哄笑的人,“請你談談對剛才這位同學行為看法?要是你,你會怎么做?”。一時間被采訪的同學止住了笑聲,大家表示這種行為是不當的,影響了大家和老師。打嗝本來是人的正常生理反應,但在課堂嚴肅莊重的場合,故意打響嗝來引起他人對你的關注,其實就是素質低下的一種表現。反而使得他人看不起你,輕視你的存在…故意打響嗝的那位男生剛開始還滿不在乎,滿面的得意的笑容很快凝固了,慢慢的低下了頭。最后我走到他跟前,讓他談談想法。這位同學一臉的懊悔,他特別不好意思的說:“老師對不起你,我錯了。”我告訴他,“你最對不起的是班里的50名同學”,這位男生滿懷歉意地向大家鞠了一躬。隨后的課堂上聽課的人多了起來,平時愛亂喊的人沒有了。下了課,這位男生又走到我跟前再次向我表示了歉意,并保證下不為例。我不能奢望這一次的課堂小小懲戒就能立刻讓他從此不再犯錯,但有一點是肯定的,那就是抓住時機,就事論事,再拗的學生他也是有自尊的。
4激勵機制,良好風氣
舒婷在《人心的法則》中寫道:“為一個諾言而信守終身?為一次奉獻而忍受寂寞?是的,生命不應當隨意揮霍。但人心,有各自的法則。”是的,每個人內心都有自己的法則,運用好有效合理機制,激發學生心性,崇尚良好行為的品質。在政治課堂上我經常會表揚這么幾種人。作業寫字工整的學生,作業次次按時上交的學生,不無故曠課遲到的學生,上課舉手回答問題的學生,更重要的是上課懂禮儀懂規矩的學生。
這種表揚無處不在,像行走的空氣。課堂上表揚,班主任那里表揚,家長群上表揚,在班里樹立典型,樹立楷模。文明禮儀在生活中時時處處都存在著,課堂上的文明禮儀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因此利用政治課堂深入分析社會上的一些不良的文明習慣,擴展學生的視野,明辨是非。如:幾名游客攀爬紅軍戰士塑像的頭,進行拍照的不良行為;中國游客在國外旅游時所到之處篆刻的筆記;公交車該不該讓座;西安一小學,有學生考試作弊,被老師發現后攻擊老師等社會影響較大的事件進行討論。什么是對的?什么是錯的?我們理性正確做法是什么。通過學生討論分析辯解,更加認清事情的是非曲直,從內在激發他們遵守秩序的責任擔當。
讓文明禮儀之風深入骨髓,無時無刻的讓大家感受到怎么做是懂禮儀有禮貌的,怎么做能提升自己的價值,讓別人認可你。通過一段時間的訓練,班級呈現出一種崇尚文明良好風尚。
5水滴石穿,持之以恒
任何一件事的成功都需要經歷一段奮斗的歷程,任何一個好的行為習慣的養成更需要不懈的努力。一個優秀的人生下來也是一張白紙,他的優秀來自于良好行為品質習慣長期潛移默化的影響。因此對于學生課堂上的一些不良行為習慣要要有耐心,堅持一定的周期才會有效果,切不可追求操之過急、立竿見影的效果。
養成良好的課堂基本禮儀規范,有利于教學相長,融洽師生關系,促進有效課堂、高效課堂的產生。利用政治課堂培養學生上課基本禮儀規范的教育是一項任重而道遠的工作,需要長期堅持不懈的努力。
少年強則國強,少年富則國富。國強民富是世世代代中國人的奮斗目標,一切的大事都要從小事做起,從點滴做起,從自我做起。通過每一節政治課潤物細無聲的課堂禮儀教育讓我們的學生學會規矩,學會管理,成為有自信有自覺有擔當的人,成為中國希望的明天。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