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冠楠
摘要:工筆人物《藍印幽夢》的創作通過對素材的收集、取材的構想、意境的傳達、構圖的經營、形體的塑造、黑白的安排、虛實的處理、色彩的設計等,將傳統人文和現代時尚審美進行了有機融合,古典與時尚相伴而生。
關鍵詞:素材;選題;構思;意境;構圖;勾線;著色;刻畫;調整
一、創作構思題材選定
(一)收集素材
創作題材,在自然中尋找不斷的尋找,帶上照相機和速寫本記錄,留意可以成為素材的事物,體會各地不同的風俗文化。在了解不同的風俗文化的同時,沒有足夠的繪畫基礎,就算有再好的想法也是表達不出來的。因此在專業課學習時,多臨摹名家的畫作;課余時間去圖書館大量閱讀國畫書籍??串嬚沟耐瑫r注意畫作的構圖,設色,吸取優點,為創作作準備。
(二)擬定選題
創作想要表現曬布的主題,幾塊布掛樹枝上布上,樹上再加幾只鳥,把這個設計構圖和老師說了后,老師說:“畫面想要表達的東西太多,畫面太雜,沒有美感。這幅畫存在的意義,這是作者要考慮的一部分。這個設計圖紙不好,重新找構圖。”
(三)作品構思
當構圖否決掉之后,就找了一些理論書看,陳綬翔著國畫教程中有一句話說,“中國繪畫有別于西洋繪畫的一系列視法和畫法特征,例如,不講究空間定點透視,不畫光影,等等?!?/p>
王冠軍畫的工筆人物畫,不否定傳統中國繪畫,以線造型。在傳統畫的基礎上,選擇以西洋畫具有空間定點透視的特點。
如果不放棄原先曬布的主題,借鑒西洋畫的特色,改變原有的構圖,刪減一些不必要畫的,達到“美”的效果,給人以愉快的心情。再加上人,構成一幅工筆人物畫。
(四)意境傳達
曬布,作為一種中國的傳統文化,是中國文化的精髓,隨著社會的發展,文化的融合交流也變得更加廣泛,可是曬布文化仍扎根于中國文化之森。隨著中國的綜合實力不斷加強,對自身文化越來越重視,將傳統人文和現代時尚審美進行了有機融合,古典與時尚相伴而生。
二、創作過程
(1)構圖的經營。南齊謝赫在其《畫品》一書中提出了“經營位置”就是構圖的具體法則。王冠軍吸取西洋畫有空間、定點、透視特點的構圖方式正是我想要的。通過曬布柱子的空間關系,表現平面上描繪物體的透視感,柱子的數量注意疏密結合,前后柱子粗細注意區分。
人物的位置和數量也經過了長時間的斟酌。人物只畫上半身,不畫腳,使畫面具有拓展性延伸性,給人造成我只是畫了這個空間的一小部分的感覺。
構圖是畫作創造過程中的重要步驟之一,需要長時間的構思安排。
(2)形體的塑造。謝赫《畫品》一書中提出了“氣韻生動”是說在人物的描繪方面抓住人物的精神狀態和性格特征。
在人物的動態選取方面決定,在原有素材的基礎上,仿照唐代仕女畫,唐代仕女畫多描繪貴族婦女的生活,手型有意識地畫細畫長。人物的的頭發大多被布給遮蓋,為了能夠體現現代時尚審美,披下來的頭發也有被燙過的微卷。整個人的動態是一種遠離城市燈紅酒生活的年輕少女,平靜內心,古典與現代的微妙碰撞,回歸傳統,擁抱自然,展現一種閑適的生活情趣。
(3)小草稿的創作。通過之前的作品構思,對創作的構圖有了一個大致的想法。把自己的所想繪制成幾個小構圖,先用概括的線條把人物的動態、比例位系置確定下來,并把背景中的柱子前后疏密關系做了交代,在畫布時,提到了要把布表現成“靜”的狀態,最終確定素描搞中布的狀態,確定其正確的位置和比例關系,給指導老師看,在老師的建議小背景布的形態和疏密關系改進了很多,最終確立小草圖。
(4)小色稿的創作。創作初稿畫好后,接下來就是畫小色稿了,小色稿動筆前我看了大量的工筆人物作品,最終選定莊道靜的畫風,莊道靜的工筆畫帶有裝飾效果入畫,卻不破壞傳統工筆畫“美”的意境。不過,這只是手段,畫面上的高貴氣質才體現了傳統在莊道靜內心的潛入和幻化。
為了線稿和表現技巧的融合,需要作三到五個小色稿,然后選擇自己最滿意的一張,作為設色時的參考。小色稿的制作雖然沒有成品精細,但重點是大效果。面部的深入刻畫不可忽視,要單獨的在一張宣紙上提前刻畫一下面部,以免在正稿上造成失誤,這些準備做好后就可以繪制正稿了。
(5)調整完成。調整后的繪畫作品才是真正完成。它的目的是調整畫面中的整體效果,調整色與線的關系,加強畫面中的形神兼備。如果在調整的過程中,發現局部需要再次勾線,那么,最后這次線條的質量就尤為重要。用筆要生動、干濕濃淡、提按頓挫都要注意;無論勾勒線是墨還是色,都要把好度,用墨最好不要用純墨,顏色不宜比色過分深重,以免線在整體畫面中達不到融合。
三、創作體會與總結
創作來之不易,任何創作,都需要要經過精心的構思、反復思考、否定原來的想法直到最后確認。在創作過程中要對畫面的效果、畫面的進展有很好的把握,同時還要做到能夠熟練地對工具材料的性能進行運用并把握好創作的程序。創作過程中會遇到了很多問題,每一個小環節都需要自己去查閱資料,了解更多的知識,這樣創作過程也是學習的過程。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