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新
摘要:本篇文章首先對上市公司財務報表舞弊行為發生的原因進行闡述,從注冊會計師審計風險防范意識偏低、注冊會計師審計技術存在局限性、注冊會計師的審計監管不嚴謹三個方面入手,對我國會計事務所審計風險產生主要因素進行解析,并以此為依據,提出注冊會計師審計風險防范措施。希望通過本文的闡述,可以給相關領域提供些許的參考。
關鍵詞:上市公司;財務報表舞弊;注冊會計師;審計風險;防控管理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上市企業也得到了穩定發展。同時,受各方利益驅動,上市公司財務報表舞弊情況時有發生,加大了注冊會計師的審計風險,給會計師事務所審計工作提出了嚴格的要求。下面,本文將進一步對上市公司財務報表舞弊進行剖析及注冊會計師的審計風險和防控管理進行闡述和探討。
一、上市公司財務報表舞弊行為發生的原因
(一)為了獲取上市資格
結合我國現有的有關法律機制,申請上市的企業應該滿足部分硬性要求,例如,擬在主板和中小板上市的公司首次公開發行之前,應該確保最近3個會計年度凈利潤均為正數且累計超過人民幣3000萬元,發行前股本總額不少于人民幣3000萬元。但是針對有著強烈上市欲望的企業來說,其自身發展可謂是舉步艱難,無法迎合證監部門給出的要求[1]。在此種狀況下,為了取得上市資格,一些企業會運用不良手段對財務報表信息進行篡改,以此實現包裝上市的效果,這種行為的出現,給上市企業的信譽以及市場良性發展帶來了約制。
(二)防止發生退市現象
除了主動退市的上市公司外,退市公司大多都是由于違法了《證券法》《股票上市規則》等相關規定或因不能滿足交易標準要求的被暫停上市和終止上市的,如欺詐發行、重大信息披露違法等原因,企業發生嚴重違法行為、企業凈利潤、凈資產和營業收入、企業股份數額等出現了重大轉變而不能符合上市要求等等。為了發生退市現象,一些企業寧愿在財務報表中“大做文章”,也不情愿因為發生虧損現象而取消上市資格。
(三)以此提升企業股票發行價格
一些上市企業取得上市資格的主要目的,不僅僅是取得更高的資金支持,而是股東為了獲得更多的股本增值效益。我國證監部門對上市企業的股票發行價格如何確定進行了明確規定,目前我國新股的發行價主要取決于每股稅后利潤和發行市盈率這兩個因素,企業盈利水平是影響發行價格的主要因素,為了取得更高的發行價格,部分企業才采用財務報表舞弊提高每股稅后利潤等方式,來實現企業發行價格的提高。
二、我國會計事務所審計風險產生主要因素
(一)注冊會計師審計風險防范意識偏低
近幾年來,我國會計事務所管理已經日漸成熟,各個注冊會計師開始參與到審計風險防范工作中,但是依然有一些會計師事務所整體管理水平偏低,無法及時對注冊會計師實現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培訓,使得一些注冊會計師缺少較強的審計風險防范意識。此外,我國會計事務所進行的上市公司審計業務是要從被審計的單位中來獲取對應的審計費用,一些會計事務所為了獲得更高的經濟效益,使得審計標準比較寬松,甚至對企業財務舞弊行為視而不見,使得審計報表出現失真現象,給注冊會計師造成了一定的審計風險[2]。
(二)注冊會計師審計技術和質量控制體系、審計管理存在局限性
當前,我國大多數會計事務所根據真實審計業務發展來選擇合適的審計方式和技術方法,這樣可以有效防止審計風險出現。但是,還有一些會計師事務所運用的審計方式存在滯后性,審計抽樣缺少代表性,抽樣規模比較少,無法給審計報告提供支持,進而引發一系列的審計風險。面對被審計單位龐大的數據,傳統的審計方法已經不能適應信息化的發展需求,雖然開展了計算機審計,但審計軟件技術開發的步子還是很慢,對后臺數據的下載速度慢,影響了審計的效率。同被審計單位的數據接口沒有實現,增加了現場審計時間,同時加大了審計成本。
(三)會計師事務所獨立性的缺失和注冊會計師的審計監管不嚴謹
按照目前的運行體制,注冊會計師在開展審計工作,需要從被審計部門來獲得相應的審計費用,獨立性可能會受到一定影響,從而可能產生對上市公司舞弊的疏忽或視而不見。
按照相關規定,注冊會計師的審計行為還應該得到政府部門的監管。但是,結合當前情況來說,我國對注冊會計師行為監管力度不夠,監管的部門比較多,各個部門之間的交流機會少之又少,沒有構建一個完善的注冊會計師行為監管體系,從而出現了多頭領導的尷尬場面,一旦出現違規行為,各個部門將相互推卸責任,從而給注冊會計師審計工作的開展增添了風險[3]。
三、注冊會計師審計風險防范的建議與對策
(一)提高注冊會計師審計風險防范意識和提高審計人員素質水平。
提高注冊會計師審計風險防范意識是保證注冊會計師審計工作順利開展的重要因素,由于深受我國經濟體系的影響,我國大多數注冊會計師審計風險防范意識普遍偏低,不能及時落實審計風險防范工作,同時也沒有意識到審計風險給企業帶來的影響。所以,會計師事務所應該結合市場經濟發展需求,加大對注冊會計師風險防范知識和技能的培訓力度,讓其對審計工作中各項審計風險有所了解,同時采取相應的審計風險防范措施,減少審計風險發生機率。
(二)提高注冊會計師審計技術和加強審計管理,建立完整、有效的審計質量控制體系
當前,注冊會計師采用的審計方式主要以抽樣審計為主,合理的升級方式能夠確保樣本的表率性,提升審計結果的主觀性。但是如果審計抽樣客觀方面出現問題,必將會引發審計風險出現,尤其是隨著當前企業發展規模的逐漸擴大,這給審計抽樣提出了嚴格的要求。所以,注冊會計師應該結合市場經濟發展情況,對審計抽樣方式進行適當修整,提升審計抽樣的表率性。
審計項目現場管理系統(AO)的開發和使用,對審計項目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加以控制,對確保規范審計行為,提高審計質量,防范審計風險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在當前的信息環境下,會計師事務所運用信息技術來實現審計管理的科學化已成為可能。一是完善會計師事務所輔助辦公系統(OA),按照機關管理的控制環節,對OA系統進行完善,內容涵蓋財務管理、文書管理、機關事務管理、審計業務管理、考核體系管理、人事管理、政務管理等各個方面。將基礎管理規范化,避免管理工作的隨意性。二是繼續研究和開發AO系統,對審計工作從程序上加以控制。同時,將OA、AO進行有效地結合,形成一套嚴密的控制體系,保證會計師事務所高質、高效。
(三)加強對會計師事務所的監督,加強會計師事務所的審計獨立性
當前,我國會計師事務所監管部門數量諸多,進而出現了多頭監管的尷尬局面,沒有詳細的機構來對注冊會計師審計行為實時監管,在某種程度上發生了監管真空地帶現象。所以,我國財政部門應該結合當前市場發展需求,構建對注冊會計師的審計行為進行監管的專業部門,加大審計流程的監管力度,對注冊會計師的審計行為進行約制,減少審計風險發生幾率[4]。此外,有關部門還要制定完備的監管機制,運營機制進行監管的方式,確保監管工作全面落實,真正實現監管工作有章可循、有據可依,從而防止審計風險的發生。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為了防止上市公司財務報表舞弊行為的出現,就要做好注冊會計師審計工作。但是結合當前情況來看,在落實審計工作時,總是會出現審計風險,這就會給上市企業的今后發展帶來了影響。因此,我們應該根據審計風險以及報表舞弊行為出現的原因,采取相應的應對措施,在提升上市企業審計管理水平的同時,給上市企業的今后發展奠定良好契機。
參考文獻:
[1]張博.上市公司財務報表舞弊及其治理[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6,01:166-167.
[2]張中彥.上市公司財務報表舞弊的動因與防范對策[J].市場研究,2016,03:59-60.
[3]李莫愁,周紅,夏立軍.風險導向的審計準則是否提高了注冊會計師的風險敏感性?[J].財經研究,2015,09:96-107.
[4]孟嬌.淺析注冊會計師的審計風險及防范措施[J].商業經濟,2013,18:104-105.
(作者單位:山東今日會計師事務所)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