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斌
【摘要】當前的個人經營性貸款還存在較多問題:第一,借款人的信息不夠準確;第二,統一授信管理沒有完成;第三,測算企業的資金需求量上有一定困難;第四,缺少貸款資金的監督。本文就針對這些問題,提出相應的對策和建議。
【關鍵詞】商業銀行個人經營性貸款問題分析
《中國銀監會關于支持商業銀行進一步改進小型微型企業金融服務的補充通知》當中,明確的對于小型企業的貸款上做出了新的定義,將個人經營性貸款也包括了進來。全國的多個銀行已經行動起來,將個人經營性貸款向社會推廣,給小型企業在貸款方面提供新的渠道,現在的業務進展已經遇到了多個問題,下面就對這些問題進行論述。
一、個人經營性貸款推行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一)借款人的信息不夠準確
當前的銀行在獲取借款人信用的過程中主要是參考人民銀行的征信系統,不過各個銀行對于借款人和擔保人在信息錄入方面沒有統一的規定,導致一部分銀行并沒有定期復查借款人的信息,客戶經理沒有把借款人和擔保人的信用信息及時的錄入到個人征信系統。銀行之間的信用信息沒有實現共享,個人征信沒有得到及時的更新,如果有人在多家銀行進行引用貸款也很難及時的發現。這些問題都是由于當前征信系統的不完善造成的。
(二)統一授信管理沒有完成
銀行在對借款人調查的過程中,只能查到借款人的個人征信,在企業征信方面則很難查證,主要是因為以下幾點:第一,借款人不配合。因為個人性質的信用貸款,其主體在于借款人而不是企業,銀行在查詢企業征信情況時只能依賴于借款人的意愿,但是有時候會遇到借款人不提供企業貸款的情況,則銀行不能獲取企業真實負債情況。第二,借款人的企業沒有貸款卡。借款人的企業如果在成立之前融資沒有通過銀行,則企業就沒有貸款卡,這樣銀行業不能獲取其真實貸款情況。第三,貸款人的周邊信息很難查詢。在實際的工作當中,需要對借款人的周邊信息進行查詢,對財產共有人的身份進行查詢,不過其配偶的企業情況是很難查詢的。這些問題都會導致銀行難以獲取借款人的征信信息,難以完成統一授信管理。
(三)測算企業的資金需求量上有一定困難
當前銀監會對貸款的要求是,大于五十萬需要比照流動資金貸款管理辦法進行貸款額度測算。但是在當前的實際貸款流程中,節大多數的個人經營貸款人均是私營小企業,在自身企業的經營管理方面并不完善,其財務報表也不夠全面,無法正確的顯示出自身企業的經營狀況,銀行為了留住客戶,會進行簡單的計算甚至是不計算借款人所需資金,單一的以抵押物品的價值放出相應額度的貸款。
二、推行個人經營性貸款的策略
(一)完善企業征信,營造誠信環境
第一,當地政府需要將主導作用發揮出來,在法律方面、制度方面、輿論方面著手,構建出良好的正向激勵機制,從而培養出金融行業的群體誠信意識。第二,采用立法程序,將司法部門、銀行部門、工商部門、稅務部門等的信息綜合起來,構建出小型企業信用評級的平臺。第三,適當對征信范圍進行擴大,以解決銀行在搜集信息時的困難。將納稅信息、訴訟信息、工商年檢信息、勞動監察信息、水電費繳納信息等綜合起來,發揮出征信系統真正的作用。對企業信息進行調查、走訪、落實,對借款人的經營狀況作出準確判斷,使那些真正有發展潛力而又缺少資金的小微企業得到幫助。
(二)銀行內部增強管理
商業銀行開創了外匯業務、付息、信托業務和發放貸款業務等各種各樣的附加業務,業務的增加對銀行內部審計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審計工作范圍在不斷地擴大與延伸,主要包括銀行各業務、公司治理、戰略機制、流程運營、風險管理和合規管理等。目前,商業銀行已經形成了獨立的內部審計部門,并設有分支結構,而且分支結構也具有相對的獨立性,內部審計部門主要由監事會來監督,需要將審計工作結果上報給監事會、內部審計委員會、董事會和銀行高級管理層,并對董事會和內部審計委員會負責。
建立風險防范體系必須提高銀行對業務風險的掌控能力,堅持高風險長流程,低風險短流程的原則,完善風險的預防措施,分別設置三道防線,第一道防線為風險用流程管控線;第二道防線是合法經營,盡職監督;第三道防線是扶正糾偏,查漏補缺。其次,要明確內部審計部門對于風險監管的各個程序和具體工作內容,制定規范的銀行業務風險報表以健全銀行風險預警系統。
(三)掌握借款人的還款能力
對借款人的信用信息進行深度審核,需要將其相關財務信息進行綜合比對,再加上借款人的工作經歷、個人能力等方面的非財務信息。對以往的分析技術進行更新,對小型企業的公司業務進行取證調查,掌握借款人周邊情況。對其企業真實經營的情況進行掌握,調查企業經營數據,對企業倉庫的貨物進行清點、盤算,全面核查借款人的所有資產、相關收入、企業生產產量、員工工資、公司權益等,然后確定出合理的授信額度。對多次不遵守銀行支付規定的單位和個人,將其列入到征信黑名單當中,實現銀行間信息互通,謹慎放貸,對貸款環境進行凈化。
三、結束語
當前的商業銀行在個人經營性貸款業務方面屬于剛剛起步,每一個步驟都會對信用風險產生很大影響,個人經營性貸款業務可以作為商業銀行長期獲取效益的一項大型業務,所以商業銀行要能將各種力量借助過來,構建良好的個人風險評估機制,盡量避免多有的違約行為。本文分析研究了商業銀行的個人經營性貸款,提出一些個人經營性貸款業務當中存在的現象和問題,總結出產生個人經營性貸款風險的原因,并提出具體的解決措施。
參考文獻
[1]向暉.試論社會信用體系內部的協調發展——基于系統科學的新視角[J].安陽工學院學報.2006年06期.
[2]石新中.論信用概念的歷史演進[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06期.
[3]張旭娟.農村金融機構的功能與法律定位[J].北方法學.2007年06期.
[4]白云.個人信用信息開放與隱私權保護的沖突——一個法律經濟學的視角[J].北方法學.2010年05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