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旭東
摘要:社會時代的發展賦予消費者濃郁的時尚因素,為酒店管理的經營提供了新的發展契機。基于經濟新常態的視野下,我們對如何做好酒店管理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酒店是社會的服務行業,它們需要的是能為消費者創造經濟實惠和服務周到的娛樂化消費環境。本文將從如何做好酒店管理中的消費因素,為我國酒店行業的未來發展服務方向作出具體的規定。打造文明和諧的消費環境,為顧客制造放心的消費理念。
關鍵詞:經濟新常態;酒店管理;對策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經濟發展開始逐漸步入正軌,由此促進了我國經濟新常態形勢的發展。在這種經濟體制下,我國逐步認識到酒店企業發展的本質。利用現代的消費者市場需求,努力回歸酒店企業,創造適合大眾消費的全新環境,為企業創造更多的發展商機。本文將主要是基于經濟新常態的視點探討如何做好酒店管理的對策。
一、經濟新常態形勢對于酒店管理的作用
(一)酒店面臨挑戰
我國的經濟發展受到2008年世界金融危機的影響,在以后的發展中長期處于緩慢的上升階段。這就使我國的經濟消費水平在一定程度上遠遠達不到刺激消費的需求,阻礙了酒店等服務行業的發展。隨著計算機網絡的普及,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通過網絡來對自己的出行做出規劃。而酒店管理也應在這個機遇下面積極對網絡的挑戰在網絡層次加深酒店管理的約束,及時的調整經營觀念與經營方略。找準自己在市場上的準確定位,利用市場經濟發展規律,對酒店管理中面臨的挑戰做出有效的應對方式。酒店管理在現時代面臨的主要挑戰就是受到其他服務行業的競爭影響,導致服務行業在現如今一定要滿足消費者的需求,站在消費者的角度,為顧客創造更加舒適的消費環境。
(二)酒店市場定位
經濟新常態形勢下,我們對于酒店的市場定位有了更深的了解。在傳統的消費觀念中,酒店公款消費已成為特定時期的錯誤價值取向。隨著后來經濟制度的改革,酒店發展已經逐步的重新找回市場定位,走入新常態經濟發展的正確軌道。將市場上的眾多需求轉化為新的促進點。新常態經濟的核心作用就是利用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將酒店企業的顧客合理的配置到每個酒店源當中。提高酒店企業的服務態度和經營理念時,使企業真正的回歸市場本質,在本質上為酒店創造更加舒適的發展定位。
(三)酒店發展的機遇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越來越開始注重于滿足日益增長的物質需求。我國新常態經濟的發展潮流在一定程度上放緩了我國的經濟增長速度,這就導致了我國的一些酒店在短期的發展中經濟中不能達到預估的狀態。但是我們若是在長久的發展中來看,酒店如今的盈利狀況將會在不久的將來有更廣闊的提高,酒店的發展前景也將是一片光明。而且隨著我國各種旅游業的改革,也給我國的酒店行業帶來了新的機遇。酒店行業要把握住發展的機遇,利用自身的優勢,在機遇中崛起。
二、酒店管理對新常態經濟的適應性對策
(一)調整經濟結構
我國的酒店要依靠自身的發展優勢,緊跟時代的發展潮流。不斷進行經濟結構調整,完成酒店企業順利轉型。傳統的酒店經濟結構是圍繞酒店發展盈利為目的,將酒店的服務打上了盈利的標簽,這極大地阻礙了消費者在酒店的消費發展。現如今新常態經濟下,我們要逐步適應新的消費需求。調整經濟結構,引導酒店以人民群眾的需要為出發點。深入市場調查考研,為消費者提供正確的消費服務意識。酒店的經濟結構調整可以根據不同的消費市場有所不同,但是在總的方向一定要滿足大眾化的需求。經濟結構的調整對于我國的酒店管理有了更為重要的新型元素作用,促進了我國經濟服務行業的發展。
(二)提高員工素質
服務人員在整體素質上要進行集中培訓,使服務人員能夠滿足現代服務行業的需求。好的酒店服務態度是吸引消費者再次消費的關鍵性因素,因此要盡快的對服務人員進行培訓再教育。服務人員要一直緊跟時代步伐,打造成為精通服務理念的全面人才隊伍。酒店企業的服務提升,不能僅僅依靠酒店自身因素的改革。也要著手注重酒店服務人員的服務態度理念提升,對酒店管理提出更高層次的要求。
(三)創新服務方式
傳統的服務方式僅僅是根據客戶的需求,服務人員做出相應的回應。而在這個過程中,服務人員就缺少了主觀的能動性。在新經濟常態的形勢下,我們要更新傳統的服務方式。顧客在進行入住后,服務人員要做到提前為顧客想好各種入住的基本服務,使顧客真正的放心入住。
三、結束語
新經濟常態的時代背景下,我國要抓住酒店管理中的發展機遇。依靠現代科學技術,不斷的對酒店管理中存在的弊端作出相應的改革。我們要加強對酒店管理整體策略的探索,為消費者創造更加舒適的消費環境。
參考文獻:
[1]張彩虹.酒店管理中人性化管理的應用[J].旅游縱覽(下半月),2016(11):81.
[2]崔艷杰.基于經濟新常態的視點談如何做好酒店管理[J].經濟師,2016(11):43-44.
[3]田超.如何做好酒店管理工作探析[J].商業文化(下半月),2011(04):55.
[4]高峰.管理做好四則運算 化解酒店危機[J].現代營銷(經營版),2009(06):53.
(作者單位:山西旅游職業學院酒店管理系)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