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學仁
摘要:新聞節目的質量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一家電視臺的影響力和權威度,以“新聞立臺”也一直是很多優秀電視臺的不=法則。然而在互聯網時代,新媒體的崛起已經為傳統媒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傳統媒體能否有效利用自身優勢資源、保持新聞業務上的主流地位,是當前新聞人亟待思考的問題。如果傳統媒體能增強公信力和影響力,便可挺立潮頭,立于不敗之地。
關鍵詞:公信力;影響力;提升競爭
近幾年,隨著科技的進步,新媒體開始在新聞報道中異軍突起,以往緊握話語權的傳統媒體,卻常常處于滯后被動的境地。越來越多的民眾開始從觀念上淡漠傳統媒體,將目光轉向資訊發布快、平臺涵蓋廣的新媒體,使傳統媒體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在這嚴峻的形勢面前,傳統媒體的優勢在哪,如何應對危機迎接挑戰,需要認真地思考。筆者認為,增強傳統媒體的公信力是媒體具有影響力的核心價值所在。
一、傳統媒體公信力的發展現狀
傳統媒體公信力面臨著來自新媒體以及自身發展弊端的雙重壓力,2003年社科院對12城市的調查發現,大眾最信任的媒體是傳統媒體。2011年經網絡調查,獲悉的《媒體公信力調查分析》報告中顯示44.3%的受調查居民認為互聯網是他們最相信的媒介,電視的信賴度占26%,報紙為16%,由此可以看出傳統媒體的公信力呈下降趨勢。
二、新媒體技術的發展使受眾的傳播渠道選擇更加多元化
近年來,傳統媒體影響力在逐年下降,互聯網、手機等新媒體的市場滲透率不斷提高,中國現今35歲以下的年輕人已經改變了通過看電視、閱讀報紙了解新聞的習慣,人們了解信息的渠道越來越多元化。例如2008年5月的汶川大地震發生后,人們了解地震信息的渠道是多樣的,既有電視、報紙等傳統傳播渠道,又有網絡、手機等新媒體渠道,并且后者已經占有了很大比例。汶川大地震發生后,QQ、百度貼吧、谷歌、博客成為最早的信息集散地。QQ成為網友互致平安、傳遞災區信息的一個重要平臺。中央電視臺播出的第一個地震視頻新聞就來自QQ,眾多前方媒體記者也都使用QQ發送新聞。有人曾經對上海大學生媒介使用狀況進行調查,把大學生對各媒介的平均消費頻率指數進行比較,由高到低依次為:網絡、報紙、電視、廣播;而對平均每天消費時間排序,則依次為:網絡、電視、報紙、廣播。這說明,大學生對網絡的消費程度最深,平均每天上網達2.4小時,對廣播的消費程度最淺,平均每天收聽不足5分鐘。
傳統媒體影響力逐年下降的原因,是傳統媒體對有影響力的重大事件等應對和報道流于形式和表面。在事件發生伊始,新媒體雖然不能解決有關問題,但它可以讓民眾輕而易舉地獲悉事件大致信息。新媒體不僅可以圖文并茂地轉發擴散,還能關聯事件背后的東西。而傳統媒體也關注事件本身,但報道和評論都浮于表面,流于形式,缺乏深度報道,缺乏“干貨”。
2014年11月13日,國電承德熱電有限公司負責向承德市區供熱的主管網發生泄漏故障,1266萬平方米房屋供熱受到影響,占承德全市供熱面積的45%,這樣的情況在以前從未發生過。一時間,停暖原因與何時能夠恢復供暖成為百姓熱議的話題。當天早上,供熱公司在新媒體平臺第一時間發布了停暖消息,隨后微信、微博等新媒體迅速轉發擴散。不少網站的新媒體記者并沒有趕到現場實地拍照采訪,而是使用網絡圖片來為事件配圖,讓不少民眾產生要了解現場情況的想法。而傳統媒體在得知消息后第一時間趕赴實地介入采訪,記者通過攝像機鏡頭,拍攝到搶修現場。該泄漏點位于地下18米,是主管網與一處排污管網的連接處,長度大約40厘米左右。記者現場采訪了解到,“可能是由于熱脹冷縮的原因,導致該連接處出現裂縫”。施工人員連續進行了20多小時的抽水作業,并請來了秦皇島專業補漏團隊進行潛水堵漏。記者將這些民眾想了解的信息用紀實手法進行了敘述,不僅獲取的信息全面,而且也就民眾關心的話題進行了采訪,讓民眾心理有所準備。然而報道并沒有就此結束,記者又以搶修工人的視角,記錄下當天搶修過程又有哪些曲折和艱辛,同時又對當地政府、供熱部門應對突發事件的積極行動和安排部署進行了評論,多角度全方面地報道這一突發事件,而并非只是就短消息進行簡單報道。這樣一來,既增強了新聞的可看性,使事件通俗易懂,又讓觀眾了解到搶修工人的不易,充滿了人情味。既給百姓做出了解釋,也給政府樹立了形象,達到三方滿意的效果。
2015年夏天,一口無蓋井引發的事故成為百姓熱議的話題,因為長時間找不到井的產權單位,井蓋問題遲遲沒有處理,結果多輛車栽進井中,騎車人和行人也多次遇險,附近居民意見很大,最后撥打新聞熱線電話求助解決。電視臺記者在26家井產權單位中尋找無果,最后,協調求助市政設施管理處,更換了新的井具,把路面恢復平整,一舉解決安全隱患,體現了新聞價值,更讓百姓受益。還有部分坑洼不平的馬路沒有及時維修,通過記者與交通部門負責人溝通,群眾反映的問題逐一落實,及時修繕了馬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電視節目如何能使政府與老百姓面對面,就百姓所盼、所怨,與官員所為、所難,在節目中直接對話,能辦的就辦了,不能辦的說清理由,盡力化解矛盾和誤解。組織群眾代表圍繞社區、醫療、教育、物價、食品安全等老百姓關注的民生問題,與市委、市政府及有關方面負責人對話,所有問題、意見、想法、打算,全在這個電視媒體平臺上互動交流,讓百姓漸漸習慣和依靠傳統媒體,自然便會成為傳統媒體的忠實粉絲。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新媒體技術的發展,改變了傳統媒體的“把關人”形式,它的信息發布源頭的廣泛與非職業化,會影響到公眾對大眾媒介內容真假的判斷;在新技術的發展面前,受眾的傳播渠道選擇更加多元化,大眾媒介的內容品質和管理受到挑戰,這些將直接影響到大眾媒介的公信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