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
摘要:中國山水畫,它是中華民族獨特的文化符號,是中華民族所特有的,它的這一特性是與中華民族的內在精神和獨特構思密不可分。中國的山水畫家用深厚的筆墨功力和飽滿的創作激情,創造出許多優秀的山水作品。在表現壯美的自然山川的同時也表現了中國特有的審美情趣和別具匠心。
關鍵詞:山水畫;內在精神;山水作品
一、個人簡介
范寬,北宋三大家之一。字中立、中正,華原人。因他“性寬”,所以時人呼他范寬。他儀態肖古,舉止疏野,嗜酒好道,不拘世故,為落魄文人。他最初曾經模仿李成的畫法,后來自己嘆息說:前人的畫法,是從物象上直接畫下來的,我與其模仿古人,何如直接描寫大自然!因此便開始隱居于終南山,雖雪寒、月夜,都不能停止他觀察自然、體驗生活的活動。著名代表作有《溪山行旅圖》。
王蒙,元四家之一。字叔明,浙江吳興人。約33歲隱居浙江余杭郊外的黃鶴山,故號“黃鶴山人”。晚年王蒙以“隱居”題詠的山水為主,過著“如今老作江南客,水國漁鄉處處留”的生活。創作了許多以“隱”、“隱居”為題的山水畫。在眾多以隱居為題的山水畫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青卞隱居圖》。
二、作品分析
范寬和王蒙都是常年沉吟于山水之間的畫家,他們對山水的創作有其自己的內心感受和藝術特色。
《溪山行旅圖》為絹本設色立軸,橫103.3厘米,縱206.3厘米。藏于故宮博物院。采用高遠法的構圖方式,主體在近景之上,注重突出高山嵬偉的氣勢。他的繪畫以“山巒渾厚,勢狀雄強”而形成獨特風格。他所畫崇山峻嶺,往往以頂天立地的章法突出雄偉壯觀的氣勢,用碎而堅實的筆墨皴出富有質感的山石,他的作品,具有峻拔深厚的藝術形象,雄闊偉美的氣格和蒼老沉著的筆墨。宋人論到他的作品,說他不但能寫山水的面貌,而且是“善于與山傳神”。范寬的用筆特點是方筆,方中見圓;即中鋒用筆,轉折之處是圓筆。用筆中講究頓挫。王蒙的《青卞隱居圖》為紙本水墨設色山水,橫55.5厘米,縱132.4厘米,藏于上海博物館。也是使用的高遠法,用解索皴的皴法和特殊的筆法表現了整幅畫面的蒼茫。這幅山水畫,景全而繁,應有盡有。他舍棄了傳統山水畫在構圖處理上的穩定性,打破了固有的思維定勢,畫面空間建構令人耳目一新。他用草纂書筆法入畫,變化披麻,荷葉等皴法,創出了波曲律動的解索皴法表現南方松軟的山石溝壑,筆法亂中見質,靈活多變,山勢跌宕起伏,氣脈相連,如云氣浪涌排山倒海,極富動感和節奏韻律。
從范寬《溪山行旅圖》的樹法中可以理解到他的筆法。范寬和宋代大多數畫家一樣,用筆厚重,均直方硬,給人以力量感。他的畫線如鐵條,皴如鐵釘,山如鐵鑄,樹如鐵澆。從他所繪的樹叢中,遠看密密麻麻的一片,看不清到底有幾棵樹,近看樹干只有五、六棵,但是樹木成林。給人一種渾然一體的整體感。繁密的樹叢和下面的山石和上面的水氣形成一個疏密和繁簡的對比,使得畫面有松有緊。有虛有實。而王蒙在《青卞隱居圖》中的樹是一樹一態,一樹一法,繁茂蔥郁。王蒙畫樹的線條很堅挺,倪瓚說王蒙用筆力能扛鼎,這里的力度并非指線條很粗,而是線條堅挺,像鋼絲一樣。樹干的線條至始至終氣收的很中,力量很穩,每一筆都很沉著,很有彈性。圖山腳下一叢樹,其右一株,枝如倒個字,用墨甚濃。其左二樹用略柔和清淡的不同墨點來寫略濃潤而見筆。再右一株,葉如牛毛皴一樣,然后再用焦枯的破筆分破之。再左一株畫葉用濃墨又勾又點。大略地看去,很和諧,仔細一看,又有很多的變化。和范寬的樹叢相比,又是另一番景象。
范寬用墨反復渲染,蒼蒼茫茫。《溪山行旅圖》的山頭有一簇簇密林,黑沉沉的一片壓在山頭上,增加了畫面的重量感。米芾說范寬的畫“山頂好作密林,自此趨枯老,水際作突兀大石,自此趨勁硬。”走近細看此畫,石頭頂部的皴法是用重墨并有層次的,長長短短、粗粗細細,不是一味死板的對著一個地方死扣,而是用筆八面出峰,整個畫面鮮活生動。這幅畫的石頭的外輪廓是用濃墨勾勒,但是豆瓣皴的皴法很淡,整體給人的感覺是外緊內松,有一種靈動感。王蒙的整幅畫面也是蒼茫的,所畫山石似無明確的輪廓線略亂的披麻皴,加解索皴。墨法干濕互用,先用干而松的墨筆皴勾,再用潤而淡的墨覆皴加染,再以少數焦而枯的破筆強調之。在一堆石中,靠皴筆的密、疏、有、無,來顯示的。王蒙的《青卞隱居圖》的礬頭是虛蒙的,每一個巒石之間都不是特別的清晰,但像玉一樣的通透和渾蒙,像月光灑在山頂上一般的美麗。
范寬的《溪山行旅圖》的山路間行商的小小駝隊也顯出了人世間生活的脈搏,自然與人世的生命活動處于和諧之中,一隊商旅緩緩走進人們的視野——給人一種動態的音樂感。馬隊鈴聲漸漸進入畫面,山澗還有那潺潺溪水應和。動中有靜,靜中有動。簡直是詩情畫意!詩意在一動一靜中慢慢顯示出來,仿佛聽得見馬隊的聲音從山麓那邊慢慢傳來,然后從眼前走過。王蒙在畫中安排的人物和建筑,了無新意——仿佛后世的芥子園畫傳一幾乎與畫中所描繪的生活無關,并不是很耐人尋味。
三、總結
中國水墨畫歷經數千年的滄桑巨變到今天,藝術魅力依然光彩照人,使人覺得常畫常新,常見常新,其根本原因就是有妙不可言的中國味。通過對兩幅山水畫的分析,真是愛上了這蘊涵著中國人的信仰、智慧、哲學思想、人生感悟的水墨畫,愛上了水墨畫的無限意境,愛上了水墨畫的悠遠自古,真是美得讓人陶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