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立峰
高校基層黨支部是黨在高校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是高校黨的建設的重點。在高校黨建工作中,如何提高服務型黨組織建設的科學化水平是十分必要的。高校服務型黨組織的建設,必須與時俱進,把握時代脈搏,在結合本校改革發展的校情基礎上,進行積極探索服務型黨支部建設。
十八大以來,浙江財經大學人文與傳播學院學生第二黨支部乘著學院快速發展的春風,以穩健的步伐發展壯大,擁有了一批思想覺悟高、政治素質好、品學兼優、德才兼備、積極向上的年輕黨員。在此基礎上,支部通過加強基礎建設,努力增強自身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積極深入到學生當中去,服務同學,以堅定的政治立場、奮發有為的工作作風、認真踏實的工作態度,密切聯系群眾,不斷提升支部服務能力,擴大支部影響力,探索高校服務型黨支部創新建設。
一、構建服務型黨支部創新之路的背景
在黨的十八大、省第十三次黨代會和第二十一次全國高校黨建工作會議的大背景下,學院學生第二黨支部為了切實推進學習型、服務型、創新型黨組織建設,針對入黨積極分子的培養考察環節較為薄弱,同時,針對大學生黨員的后續教育不足,學生黨員活動參與度較低,支部在建設過程中,以增強黨員生機活力的出發點和根本立足點,努力將黨支部的內部建設管理與外部活動載體有機結合起來,不斷完善基層黨支部的整體運行體系,著力構建服務型黨支部。學院學生第二黨支部群眾路線的學習和實踐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各項工作創新也受到了同學們的廣泛好評。
二、多措并舉,提升支部群眾服務能力
(一)重視思想建設,創新服務理念
學院學生第二黨支部始終將黨建理論學習放在重要位置上,特別是將群眾路線學習工作做為傳家寶一樣進行繼承和發揚,在群眾路線的理論學習中不斷解放思想,與時俱進。為了提高學生黨員思想政治理論水平,明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內涵,貫徹落實黨的各項方針政策,學院學生第二黨支部在思想建設上不斷創新,提升支部黨員的服務理念。組織了黨員教育紀錄片觀影、“服務型黨員之家”專題討論等一系列教育學習活動。
深入到學生當中去,了解同學們平時關心的急需解決的問題,為同學排憂解難,將群眾路線的理論知識轉化為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真正體現“服務型黨員”的實質。
(二)在實踐服務中賦予群眾路線新的內涵
“思國之安者,必積其德義”,黨在各項群眾工作中,必須改進作風、密切聯系群眾,身體力行,率先垂范,在實踐中為群眾辦實事做好事,不斷賦予群眾路線新的內涵。學院學生第二黨支部在服務群眾過程中,不僅將黨的溫暖與關懷深入到學生當中去,還積極參加社會公益服務,始終保持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在社會上也獲得了廣泛的群眾認可度。支部按照“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的原則,加強群眾服務能力,創新群眾服務工作中的方式方法,讓群眾深刻感受到黨的關懷與溫暖。
(三)加強隊伍建設,提高服務能力
黨支部是黨在社會基層組織中的前沿陣地,是基層黨組織的細胞,是聯系群眾的紐帶與橋梁。學院學生第二黨支部作為黨在基層的組織,認真學習和實踐上級黨組織下達的任務和工不僅樹立起了良好的黨員模范帶頭作用,急群眾之所急,想群眾之所想,還通過“下班”和“下寢室”,努力好做各級入黨積極分子的培養和教育工作,不斷加強和改進黨支部隊伍建設。
在服務群眾過程中,人文學院第二黨支部熱心關心群眾的生活狀況,對群眾噓寒問暖,以面向基層、服務群眾的工作作風,不斷提升支部隊伍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具體工作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支部通過“下班級”,解答各班級同學對于黨的歷史、黨的政策和如何入黨等問題的疑惑。在答疑解惑過程中,讓學生認識到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激發學生入黨積極性,為黨添加源源不斷的新的活力。另一方面,通過“下寢室”,緊密聯系群眾,關心群眾的生活狀況,在工作中學習黨的先進性,不斷改善群眾工作中的方式方法,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例如幫助寢室做好衛生,幫助室員搞好學習;及時了解室員的思想動態:在室員生病時、生活困難時、發生重大事情時,給予最及時的幫助。
“下班”和“下寢室”等一系列工作的開展,不僅提升了支部在群眾中的認可度,將群眾路線深入到生活學習當中去,而且,這些工作提高了支部做好群眾工作的能力,加強和改進了支部的工作作風,推進支部隊伍建設更上一個臺階。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