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麗娜
摘 要:現在有較多小學生對語文學習毫無興趣,他們的時間被大量休閑娛樂擠占而缺乏學習的動力。因此,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拓寬語文學習的內容、形式和渠道,使學生在廣闊的空間里體會語言文字的美以及感受音樂美,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
關鍵詞:語言美;情境美;文章構思
如何讓學生在語文學習中感受語言美呢?我認為要做好以下幾點:
一、感受語文朗讀情境美
課堂是學生自主學習知識的地方,為了讓學生感受語文自身的魅力,朗讀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朗朗書聲中似乎蘊藏著音樂的節奏美。在古詩文教學中,我們不妨就借用古人的讀書法去讀出它的音韻美。在帶領學生學習文言文《學弈》時,讓學生結合詩句意思并注意讀出或長或短的停頓:“弈秋,通國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誨二人弈,其一人/專心致志,惟/弈秋之為聽;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為/有鴻(hong)鵠(hu)/之將至,思/援弓檄(zhuó)/而射之。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為是/其智/弗若與?吾曰:非/然也?!蹦抢世实臅暯o人以美的熏陶。在學習現代文時,更要注重美讀的挖掘。如學習《月光曲》一課時,我采用引讀方式,指導學生讀出貝多芬創作月光曲的原因、經過和結果,為了增加美感,再播放著名鋼琴家貝多芬的《月光曲》,用音樂創設情境,讓學生體會樂曲的美妙旋律和音樂給兄妹倆帶來的幸福和快樂的情感。我們也可以采用多媒體等課件,教師再進行示范朗讀與詩意的畫面及音樂融為一體,讓學生在朗讀中領略語言美,得到了心靈情感的陶冶。
二、感受語言賞析情境美
每一篇課文都有它的語言美,融自然美、自豪美、哲理美為一體,有歌頌風光秀麗,有贊美人物的美好心靈,有情文并茂的故事……這些都是進行審美教育的好素材,我們要引領學生通過賞析語言美去感受文章的情感與主題。例如,《山中訪友》中的一句:“你好,清涼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鏡,是要我重新梳妝嗎?你好,汩汩的溪流!你吟誦著一首首小詩,是邀我與你唱和嗎?你好,飛流的瀑布……”是一組排比句,我讓學生進行語言文字訓練:“你好,光滑的石頭!你靜靜地躺在草地上,是讓我好好休息嗎?”“你好,___!_____,_____嗎?……”這樣便于學生今后獨立學習時舉一反三,沖破語言學習的瓶頸,拓寬語言學習的思路,找尋語文學習的價值。再如《中華少年》這一首詩里,作者不僅用詞十分傳神,而且句式也非常講究,詩中四個排比句和四個“不”字句形成鮮明對比,再加押“ɑn”字韻,讀起來一氣呵成,中華少年的愛國之心、自豪之情盡情流露。賞析語言美引發學生心靈的共鳴,再次獲得美的享受。
三、感受語言交流情境美
交流是學生參與教學過程的一種重要方法,教師要充分創造各種機會,創設各種情境讓學生表達和交流自己的所見所聞。在閱讀課教學中,我緊緊圍繞課本《詹天佑》一文,透過課文引導學生向廣度延伸,讓學生搜集祖國大好河山的資料,或者對文字、圖片的愛國人士等等進行收集和整理,班級在“祖國在我心中”主題中舉辦“杰出的愛國工程師事跡展”,學生主動在交流中貢獻各自的經驗和擔任講解員,實現資源共享,激發學生對祖國和生活的熱愛。
四、感受文章構思意境美
小語教材中的課文內容雖然短小,其實也是學生仿美創美的結構范例,這不僅有利于理解課文,也為寫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例如,講《山雨》這課時,教師要教會學生是按時間順序來行文的結構布局:文中按照雨前—雨中—雨后的順序來寫,條理清晰,詳略得當,給人以美感。再如《索溪峪的“野”》一課的結構也很有特色,它抓住“野”字作為文眼來統領全篇。又如課文《北京的春節》,讓學生了解老北京春節的風俗習慣,學習有順序、詳略得當的寫作方法。并讓學生邊積累邊運用,以作文、日記的方式來提高學生習作的積累,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我還讓學生進行很多練習,人物外貌的描寫、人物對話的練習、環境由靜(動)到動(靜)的描寫等片段訓練。只要我們將閱讀教學與習作訓練結合起來,學生在自學過程中通過理性分析就會掌握這樣的行文結構,又能有效地達到從閱讀理解到習作的審美遷移。
五、感受閱讀的情境美
閱讀是語文課程中一個主要的學習內容,是獲得知識的重要手段,教師不能將學生的目光束縛在單一的課本之上,在教學過程中,可以講些有趣味的故事來培養學生主動閱讀的意識。例如一個單元主題——認識魯迅先生,我是先說魯迅先生棄醫學文的事來激發學生閱讀這單元課文內容的欲望。在學習這個單元課文《少年閏土》一文中,閏土向作者講述了四件關于農村生活的趣事,而長大后的“我”和中年閏土見面時會是一種什么樣的情境呢?課后我再順理成章地介紹學生去閱讀魯迅小說《故鄉》,把課外知識與課內知識有機地連成一體,不僅加深了學生對魯迅的全新認識,而且增加了課外知識。當學生為閱讀課文中的美而心動時,不正是在思想上與心靈上得到了美的熏陶嗎?
總之,想讓語文課堂充滿活力,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語文老師就要充分利用教材特點,把學生的目光吸引到多彩的文學世界中去,還要引導學生在美的課堂中感受生活,感受到文藝領域中的美,讓學生體會祖國語言文字的美,這樣才能整體提高學生語文素質。
參考文獻:
[1]王靜.重視朗讀訓練 提高理解能力[N].江蘇教育報,2012-03-22.
[2]郭瑾.淺析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朗讀訓練[N].延安日報,2010-08-23 .
編輯 李琴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