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坤
摘 要:“新三學”課堂的基本內涵是理解學生、支持學習、提升學力。也就是說教師在設計教學時要關注學生的學習需求,設計能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活動,以培養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語篇教學所承載的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更重要的是能力的提升。
關鍵詞:理解學生;支持學習;提升學力;語篇教學
一、背景介紹
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是譯林版英語教材五年級上冊Unit 4 Hobbies的Story time板塊,也是本單元的第一課時。本單元話題是興趣愛好,這一話題是自我介紹的一個重要部分,也和學生的生活密切相關。所以在導入環節可以創設情景激發學生談論自己喜歡的事物和能做的事情。
二、教學片段
片段一:導入教學
1.創設English Club情景
Boys and girls,Im very glad to tell you.Zidoing English Club is taking in the students.Im the English teacher of the club.Do you want to take part in?
2.自我介紹,引出主題
Look,you know Im the English teacher of the club.You can know more about me.I like singing and dancing.
Now,let me know more about you.What do you like doing?(生用I like...,I am good at...)(PPT呈現句型I like...).
Ss:...
片段二:課文教學
1.出示Mike,揭題目
Who is he?(Mike) What does he introduce?Lets watch the cartoon.
揭題Hobbies,教學hobby。
2.聽錄音,連線
Theyre Mike and his friends.What do they like doing?
3.分層次學習文本——圖1
(1)Well done!Now lets learn the details.Look at the picture,can you fill in them?
(2)Lets repeat after the tape.
4.分層次學習文本——圖2,3
(1)Now,we know Mike and Tims hobbies.
(2)Please open your books and read picture 2 and 3.What do Liu Tao and Yang Ling like doing?
5.分層學習文本——圖4
(出示Su Hai和Su Yang頭像和愛好圖片)Look,here are.Please talk in pairs about their hobbies.
Now,lets repeat.
三、教后感悟
通過本次白板課的試教經歷,我對小學英語語篇教學有了新的感悟:
(一)了解學生,激發興趣
“新三學”課堂基本內涵的第一條就是理解學生。我通過這次試教感悟到真正理解學生要做到這樣兩點,一要清楚學生已有的知識儲備水平,理解學生的語言基礎,二要清楚學生想要學的是什么。教育學者孫雙金曾說過:我們心中理想的課堂應該是看到孩子們小手直舉,小臉通紅,小口常開,小眼閃亮。這樣的課堂才能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
(二)整體切入,整體感知
語篇教學要有整體性,要讓學生在整體的語境中去感悟文體,學習新的知識。
這篇文本的篇幅比較長,既不是一個完整的故事,也不是有情境的對話,對于五年級的學生來說,如果不進行一定的有機整合,很難在短時間內掌握這么多的信息。我通過先整體感知,找準話題,后有機整合,分步學習。例如,我在給學生看動畫前拋出一個大問題:What does Mike introduce?隨后選出主題Hobbies,并相機教學單數形式hobby。有了整體的初步感知,接下來通過Listen and match環節鍛煉學生聽和速記的能力,再次整體感知人物和愛好,這里的愛好是用圖片來呈現,化難為易,脈絡清晰地了解整篇文本。然后再分層次學習文本。
(三)合理設計,優化教學
文本的學習需要教師的重組或調整,更需要設計各種任務或者活動來幫助學生鞏固。同時在教學中,教師還要有意識地提煉文本,善于改變形式有助于學生內化所學新知。例如,在圖2-4的教學后,我都有機地創設了“Can you introduce their hobbies?”的環節,為學生提供人物頭飾上臺像Mike那樣介紹自己的愛好。頭飾的準備,為學生提供了更真實的身份,也進一步鞏固了用第一人稱介紹自己的愛好。整個文本的教學和讀后環節的設計都充分考慮到層次性和梯度性,滿足了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真正讓學生能夠把學到的知識與實際相結合,實現知識由輸入到輸出的轉化,從而提高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每次新的教學理念的實踐,收獲的不僅僅是掌聲,更重要的是教學思路的轉變,相信自己,相信學生,引領學生學會學習,提升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張海娟.針對小學英語高段教學中兩極分化現象的研究策略[J].學周刊,2016(5):52.
[2]李艷文.淺談如何構建小學英語高效課堂[J].學周刊,2016(5):104.
編輯 李琴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