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彥秋
摘 要:隨著時代的進步與發展,教育日益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在教育體制改革不斷深化背景下,課程改革形式呈現出多樣化特點。其中,“學案導學”模式在小學中高年數學教學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不僅能點燃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更能調動學生參與數學教學課堂的積極性與主動性。然而,任何事物都具有兩面性,學案導學模式也存在一定的不足。
關鍵詞:小學中高年級;數學“學案導學”;實踐與反思
“學案導學”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它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共同推動教學任務的進行。這一模式貫徹于學習的各個環節之中,包括學案設計、課前模擬、課堂實踐、課后拓展等,這是對傳統的以教師講述為主的教學模式的重大變革,是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的重要途徑,充分地體現出以學生為本的重要思想。
一、“學案導學”的實踐背景分析
(一)新教育改革的呼喚
從傳統的數學教學課堂來看,教師處于教學課堂的主導地位,全程掌控著整個數學教學課堂,主要采取“一支粉筆、一塊黑板”的教學方式,重視向學生灌輸大量的數學公式、概念與理論等,嚴重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不僅難以點燃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更無法調動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之中。長此以往,學生甚至對數學教學課堂產生厭煩的情緒。為此,要想改變這種枯燥乏味、沉悶無趣的教學課堂,有必要改革與創新傳統的教學模式,體現出學生的主體性,給予學生更多的自主權。
(二)教學發展的要求
教育體制改革的深化,對于數學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師應順應新課改的要求,大膽地改革傳統的教學方式,重視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學案導學”是一種不同于傳統教學方式的新型教學模式,它強調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除了要重視向學生傳授豐富的數學理論知識,更要重視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探索能力與創新能力等,從而使學生在整個數學教學課堂之中,不僅掌握豐富的數學知識,更收獲無窮的學習樂趣。
二、“學案導學”在小學高年級數學中的實踐
(一)出示學案并明確學習內容
基于“學案導學”教學模式之下,在課堂開始之前,教師應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圍繞著教學內容開展教學設計活動,并引導學生提前做好預習重難點知識的工作,明確學生的學習方向,為接下來的學習做好鋪墊。
(二)開展自學活動
在學案布置好之后,為了深化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教師可引導學生對原有知識進行概括性的理解,并在此基礎上進行知識的擴充、合并與轉換等,引導學生對課程進行積極的思考,鍛煉學生自主探究答案的能力,從而培養學生學習與思考的獨立性與自主性。同時,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應充分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讓所有學生能夠進行全面系統的學習。
(三)精講與總結
“學案導學”模式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之中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然而,這并不意味著教師要忽視對學生進行必要的指導。為此,對于學生探究與討論的問題,教師應給予必要的幫助,帶領學生共同總結與歸納討論的要點,從而改進與完善學生的知識體系。
(四)課后的鞏固練習
基于“學案導學”教學模式下,教師應重視引導學生展開自主學習。在課堂之外,教師同樣要引導學生自主鞏固所學知識,此外,在結束整個課堂教學之后,對于部分未完成的教學內容以及學生的疑問,教師應引導學生課后對此展開思考。此外,教師可以適當地布置習題,并由學生課后完成。
三、關于“學案導學”的實踐思考
(一)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
基于“學案導學”模式,教師提供給學生自主學習的機會,引導學生積極地思考,讓學生在實踐中總結知識。因此,學生在學案導學教學課堂之中,除了收獲豐富的數學知識,更獲得了學習能力的提高。
(二)提高課堂學習的效率
教師在數學教學課堂之中融入學電腦導思教學模式,不僅點燃了學生的學習欲望,更有利于活躍整個教學課堂。在學案導學的教學課堂之中,師生間的溝通與交流更加頻繁,師生關系得到良好的改善,在推動數學教學課堂順利開展的同時,促進數學課堂教學質量與效率的提升。
(三)提升教師的專業化水平
基于學案導學的教學課堂中,教師的角色發生重大的轉變,由以往的教學主導者轉變為教學的引導者、組織者與促進者,教師積極融入學生的討論與思考之中,并給予正確的引導,以保障學生的學習質量。為此,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積極地探索高效的教學方式,不斷地提高自身的專業化水平。
“學案導學”教學模式在小學教學課堂中的應用,對于提升教學課堂的質量與效率有著重要作用。為此,教師應提高對學案導思模式的重視,在教學中多實踐、多積累,充分地發揮出“學案導學”模式對促進數學教學課堂質量提升的重要作用,從而推動與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與綜合素質的提升。
參考文獻:
[1]林燕華.小學中高年級數學“學案導學”的實踐與反思[J/OL].學周刊,2016(33).
[2]王麗麗.小學中高年級數學學案導學教學模式探究與實踐[J/OL].學周刊,2016(33).
編輯 李博寧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