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承宗李 達
(1.412000 湖南省株洲縣人民檢察院 湖南 株洲2.417500 湖南省冷水江市人民檢察院 湖南 冷水江)
淺談我國新刑事訴訟法下的公訴方式改革
劉承宗1李 達2
(1.412000 湖南省株洲縣人民檢察院 湖南 株洲2.417500 湖南省冷水江市人民檢察院 湖南 冷水江)
新刑事訴訟法的施行標志著我國法制建設的進一步完善和發展。新刑事訴訟法中涉及到刑事公訴方式的調整和變化,如增設庭前會議制度,明確了刑事和解制度、卷宗移送制度等,刑事公訴方式的改變對于檢察機關而言,既是機遇,也是挑戰。本文從新刑事訴訟法的背景出發,結合到檢察機關的工作實際,對新刑事訴訟法下的公訴方式改革進行探究。
新刑事訴訟法;公訴方式;改革
2012年3月,十一屆全國人大審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下文簡稱新刑事訴訟法),新刑事訴訟法進一步修訂和完善了若干刑事訴訟規定和制度,其對于推動我國刑事訴訟體制的完善和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基于新刑事訴訟法的框架,探究刑事公訴方式的改變,促進司法公正已經成為了每一名檢察官所切身思考的問題。
所謂的提起公訴方式,指的是公訴機關(人民檢察院)依法審理案件﹑做出起訴決定后選擇的將案件移送至審判機關(人民法院)的形式。我國傳統的提起公訴方式主要是復印件移送方式,新刑事訴訟法規定,檢察機關對于犯罪嫌疑人犯罪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的,向法院提起公訴,應當將案件材料﹑證據等一并移交至法院。這種全案移送起訴方式旨在規范法院的程序性審查,保障司法公正。在司法實踐中,全案移送提起公訴方式暴露出一些問題,未能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其集中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法官預斷扭曲
檢察機關將全案材料移交至法院進行審理,其目的之一是在一定程度上消除法官的預斷扭曲。這種提起公訴的方式必將使得法官在開庭前即對案件實體問題有大致接觸了解,法官審閱案件材料﹑證據時,會不可避免地會產生主觀預斷,其容易形成先入為主的認識——犯罪嫌疑人有罪(刑事訴訟規則中規定,移送至法院的證據,可只復印證明犯罪嫌疑人有罪的部分)。
2.對公訴權的制約不足
全案移送的起訴方式旨在推動法官的庭前程序性審查,但我國現階段缺乏預審制度,庭前的程序性審查仍有“走過場”之嫌,未能起到“過濾”刑事案件的作用。法院依據刑事訴訟法中的規定和相關司法解釋來審查檢察機關所起訴的案件的材料是否符合受理的標準,由此,只要當檢察機關機關提起公訴的案件在形式上符合法院的受理標準,該案件便必然進入到審判環節,這就使得庭前公訴權未能得到有效地遏制(這可能導致一些不當起訴﹑違反訴訟經濟原則等問題)。
3.審判模式的不確定性
在刑事案件中,檢察機關的公訴方式深刻地影響到法院的審判模式,審判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一個國家的法制建設成果。法律研究者認為,我國檢察機關早期的提起訴訟方式(全案移送提起訴訟)導致了審問式的法院審判模式。毫無疑問,審問式的審判模式與司法公正是相悖的。為此,我國于1996年修訂了刑事訴訟法,采用了復印件移送提起訴訟方式,這一公訴方式促進了傳統的審問式審判模式向抗辯式審判模式的過渡,是我國司法體制進步的一大體現。而新刑事訴訟法再度回歸到全案移送提起公訴的方式,這可能導致審判模式游離于審問式審判和抗辯式審判之間,不利于司法改革的穩定推進。
新刑事訴訟法恢復了早期(1979刑事訴訟法)的卷宗移送提起公訴方式:檢察機關在查明﹑認定犯罪嫌疑人犯罪事實的情況下,證據確實充分,認為須要追求犯罪嫌疑人刑事責任的,向法院提起公訴并將案件材料﹑證據一并移送至人民法院。對于這一規定,法律學者持有不同意見:有人認為這是一種制度倒退的體現,容易導致“先定后審”的不公正結果;有人認為新刑事訴訟法確定了無罪推定原則,增強了對犯罪嫌疑人人權的尊重和保障,這一規定有助于法官查明事實,促進司法公正。
筆者認為,可以考慮增加預審程序來銜接初步公訴和正式公訴。兩大法系的國家中,許多在初步公訴和正式公訴都設有預審程序,旨在有效銜接檢察機關初步公訴和正式公訴。我國也可以根據司法實際增設預審程序,預審程序具有一定的適用范圍:適用于被告人未認罪的重罪案件。對于被告人犯罪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情節輕微的刑事案件則不必要啟用預審程序(其會延長訴訟時長,浪費司法資源)。
預審程序的基本內容:預審程序分為初步起訴和正式起訴兩個環節。初步起訴仍舊采用全案移送的提起公訴方式,檢察機關應在起訴書中注明案件情況﹑犯罪嫌疑人犯罪事實﹑指控罪名﹑證據(后期控辯雙方的證據)等內容,預審庭負責審查起訴書,對于不符合起訴條件的案件,以書面形式告知檢察機關訴訟終止;對于符合訴訟條件的,預審庭做出準予起訴的決定,并以書面形式告知控辯雙方,同時將初步起訴階段的相關材料復制,原材料退還給控辯雙方。在正式起訴階段,檢察機關僅須向法院提供起訴書(起訴書中不應有可能使法官預斷的內容)一份即可,無須再次提供案件材料﹑證據。預審程序能夠有效解決新刑事訴訟法下公訴方式存在的問題,有關部門基于我國國情,立法確定相應的預審程序。
[1]韓紅興.論我國新刑事訴訟法下的公訴方式變革[J].中國刑事法雜志,2013(4):75-79.
[2]陳冠軍.淺談新刑事訴訟法框架下的公訴方式[J].法制與經濟,2012(12):70-7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