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晶晶 唐怡
南充市中心醫院 四川南充 637000
臨床護理路徑在產科全程護理中的應用研究
任晶晶 唐怡
南充市中心醫院 四川南充 637000
目的:探討產科全程護理中應用臨床護理路徑的效果。方法:隨機抽取本院產科接收的52例產婦,標記為A組,全程護理中應用臨床護理路徑,另抽取52例產婦標記為B組,給予常規產科護理,觀察兩組產婦健康知識合格情況。結果:A組產婦各項健康知識合格率均高于B組,存在顯著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產科全程護理中應用臨床護理路徑后,有利于產婦掌握更多的母嬰保健知識,提升其對護理的滿意程度。
臨床護理路徑;產科;全程護理;效果
產科屬于比較特殊的臨床科室之一,孕產婦住院期間,需要給予全程護理,以減少護理風險,提高分娩結局,傳統產科護理中,計劃性、整體性均比較差,導致護理效果并不理想。近年研究指出,產科給予孕產婦全程護理時,應用臨床護理路徑后,可促進護理效果的進一步提升,提高患者對護理的滿意程度。因此,本院產科在護理住院孕產婦時,即應用臨床護理路徑模式,效果較為理想,對此報道如下。
選擇本院產科2016年1月~2016年12月接收的住院產婦104例為樣本,年齡23~34歲,平均年齡(29.6±2.1)歲;孕周38~42周,平均孕周(39.5±0.7)周;初產婦78例,經產婦26例;自然分娩83例,剖宮產21例。納入及排除標準:(1)均無妊娠并發癥,且產程延長預兆不存在;(2)分娩后2h內出血量低于400ml;(3)均對本研究知情;(4)排除產后伴有全身發熱、乳腺炎產婦。隨機抽取52例作為A組,另52例作為B組,兩組產婦資料相近,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進行對照研究。
B組產婦給予常規護理,相關知識教育由責任護士進行。A組產婦護理中應用臨床護理路徑,具體措施如下:
1.2.1 成立護理小組
小組成員包含科室護士長1名、責任組長1名、責任護士2名、護士 2名。護理小組工作包含篩選研究對象、制定并實施臨床護理路徑表、評價實施效果、總結改進等,保證臨床護理路徑實施目的的實現。
1.2.2 制定臨床護理路徑表
根據產科實際情況,結合不同分娩方式的產婦需求特點,制定護士用及患者用護理路徑表,護理路徑表橫軸為時間,縱軸為護理流程,同時將護理目標及護理評價標注出。
1.2.3 實施臨床護理路徑表內容
(1)孕晚期:責任護士給予產婦護理之前,先進行自我介紹,讓產婦認識自己,并將科室環境、產房環境等介紹給產婦,緩解其緊張情緒,同時,將產前相關知識、自然分娩或剖宮產相關知識講解給產婦,增加產婦的認知,除現場講解外,還可結合閱讀宣傳手冊、觀看視頻等方式教育產婦,提升教育效果,提前將各項檢查的目的、時間、注意事項等告知產婦,便于產婦提前做好準備;(2)分娩期:該時期時,以現場講解的方式給予產婦護理、教育,依據產婦的表現評估產婦的心理狀況,有針對性進行干預,減輕產婦緊張、恐懼程度,緩解疼痛,促使產婦配合醫護人員,促進產程進展,避免產程延長,產程過程中,護理人員對各項指標密切觀察并做好記錄,并將產程進展情況告知產婦,提升其配合程度,增強分娩信心;(3)產后1周內:產婦分娩后,將產后注意事項、可能出現的癥狀講解給產婦,讓產婦做好心理準備,避免產婦產生顧慮,基礎護理工作做好,對腹痛、陰道出血情況密切觀察,藥物治療遵醫囑進行,主動詢問患者不適情況,告知患者緩解方法,以健康教育課堂方式講解產后自我護理、新生兒護理方法,3~5d后,給予產婦出院指導,并在出院一段時間內實施電話回訪,給予相應的指導[1]。
產婦出院前,利用產科自制問卷調查兩組產婦母嬰保健知識合格情況,內容包含母乳喂養知識、新生兒沐浴游泳撫觸知識、新生兒臍部護理知識。
采用軟件SPSS18.0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數(n)和率(%)表示計數資料,利用 x2檢驗,P<0.05表明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A組產婦母乳喂養知識、新生兒沐浴游泳撫觸知識、新生兒臍部護理知識合格率均高于B組,存在顯著差異(P<0.05),詳見表1。
表1 :A組與B組產婦母嬰保健知識合格率比較[n(%)]
臨床護理路徑中,以特定患者群體為實施對象,橫軸為時間,縱軸為各種護理手段,如入院指導、診斷疾病、檢查、治療、出院指導等,通過日程計劃表的方式呈現出需進行的護理操作,使檢查、治療及護理在正確的時間開展,提升了護理工作的針對性、預見性[2]。同時,護理路徑表一式兩份,一份護士用,一份患者用,有利于患者提前了解護理計劃,并主動參與其中,促進護患關系的密切,提升護理效果。
產科全程護理中應用臨床護理路徑后,產婦入院時,護理就已經開始實施,直至患者出院,在患者住院的時間段內,護理工作系統化、動態化、連續化及針對性的進行,并定期評價護理工作的效果,促進護理質量的提升。多項研究表明,在臨床護理路徑作用下,可顯著提升產婦的母乳喂養知識掌握情況、新生兒護理技能及母嬰保健技能,而且也可增強護理人員的護理質量,減少護理不良事件的發生,最終提高產婦對護理工作的滿意程度,避免醫患糾紛的發生[3]。本研究結果顯示,A組產婦接受臨床護理路徑護理后,母乳喂養知識、新生兒護理知識等母嬰保健知識的合格率明顯高于 B組,具有良好的護理效果。
綜上所述,產科全程護理中應用臨床護理路徑后,可系統化的實施各項護理措施,增強產婦對母嬰保健知識的認知及掌握情況,減少不良事件的發生,促使產婦分娩后盡早出院,減輕經濟負擔,提高其對護理工作的滿意程度。
[1]林小群.臨床護理路徑在產科工作中的護理新進展[J].中國實用醫藥,2015,16(28):248-250.
[2]田靜.臨床護理路徑在產科初產婦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衛生產業,2013,12(28):41-42.
[3]徐靈潔,高云霞,張瑋瑋.臨床護理路徑在神經外科患者中的應用[J].西部醫學,2014,26(9):1255-1256.
R816.91
A
1672-5018(2017)02-1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