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方瑜
無錫市第二人民醫院 214000
綜合排班模式在消化內科病房優質護理中的應用
成方瑜
無錫市第二人民醫院 214000
目的:探討綜合排班模式在消化內科病房優質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我院自2016年2月起在消化內科病發優質護理中落實綜合排班模式,將該時間之前的30例消化內科患者作為對照組,將該時間之后的30例消化內科患者作為觀察組,比較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結果:觀察組護理滿意度100%(30/30),對照組護理滿意度70%(21/30),兩組比較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消化內科病房優質護理中采取綜合排班模式,可有效控制并緩解患者的臨床癥狀,對患者機體功能的恢復意義重大,因此應將綜合排班模式展開推廣。
消化內科;綜合排班模式;優質護理;應用效果
綜合排班模式主要是將臨床護理班次劃分為三個時間段,即上午班、下午班及大夜班,同時對護理人員崗位進行合理設置[1],主要分為助理護士、責任護士及護士長,并依據不同崗位層級,明確護理人員的工作職責,采取層次化管理模式,以確保臨床護理的連續性與高效性,為患者提供更加優質的護理服務。本文主要探討綜合排班模式在消化內科病房優質護理中的應用效果。
我院消化內科于2016年2月之前行傳統排班模式,將該時間段的30例消化內科患者作為對照組;于2016年2月之后行綜合排班模式,將該時間之后的 30例消化內科患者作為觀察組。臨床護理人員 15名,護士長1名,15名護理人員均為女性,年齡位于22一40歲時段內,平均(30.1士0.1)歲;文化水平∶本科5名,大專4名,中專6名。
①傳統排班模式:15名護理人員值班本次劃分為5 個,即行政班 、中午班 、交接班、夜班及大夜班,其中 6 名護士上行政班,時間為 8:00~12:00、14:00~17:00;2 名護 士上中午班 , 時間為 8:00~14:00;1 名護 士上交接班, 時間為 8:00~12:00、15:30~18:30;1 名護士上夜班, 時間為 17:00~10:00;1 名護士上大夜班,時間為 12:00~8:00。
②綜合排班模式:護士班次的設計與整合:將消化內科每個病區值班護士劃分成兩個小組,每組 2~3名值班護士分別擔任責任護士、 助理護士及輔助護士,分別負責 20 例左右消化內科患者;明確護士層級與職責: 助理護士必須持有正規的護理資格證書,并在輔助護士、責任護士的幫助與引導下,對消化內科病情較輕微患者采取常規護理措施;輔助護士必須注冊專業護士執業證, 滿足消化內科夜班相關要求,同時幫助責任護士作好各項治療及護理工作,給予消化內科重癥患者常規護理措施,并輪流上夜班;責任護士必須注冊專業護士執業證,學歷在大專或本科以上,護理經驗在 5 年以上或職稱在護師以上;學歷在本科以上的護士應有 3 年以上護理經驗,并能掌握各種護理與急救操作技巧,能對消化內科護理問題進行準確的判斷及處理[2],同時制訂和實施符合患者病情的護理方案;責任護士不用輪流上夜班,但是必須每隔半年進行護理理論考試與實際操作考試,在進行消化內科患者常規護理時,需給予患者心理疏導、專業護理及健康指導等干預措施,幫助患者完成各項檢查與治療工作。
③綜合排班時間:將消化內科班次及排班時間進行統一,早上A班護理人員1名,時間為 6:00~12:00;早上B 班護理人員2 名,時間為7:30~15:00;中班護理人員1 名,時間為15:00~22:00;夜班護理人員2 名,時間為 17:00~1:00、1:00~8:00。
判定兩組排班模式臨床護理服務滿意率,標準∶將護理滿意調查問卷發放到患者手中,讓患者根據自身體會自行判斷,總分為100分,包括∶滿意(>90分)、一般(>60分)、不滿意(<60分)。
本研究應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ˉ±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組間比較進行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n,%)
優質護理模式在臨床中應用,主要將患者作為護理工作中心[3],并以此作為臨床護理服務理念。 在消化內科優質護理過程中,合理的排班模式對優質護理效果起至關重要的作用。 傳統排班模式主要采用的是功能型護理方案,劃分為護士組、治療組、藥物組及總務組等,負責不同的護理工作,若護士間協調度較差,會使護理工作嚴重停滯,對優質護理效果造成嚴重影響[4],且年輕護士工作經驗缺乏,護理操作技術不夠熟練,夜班護士人數較少,導致護士承受巨大的工作壓力。綜合排班模式集合了連續排班與彈性排班的優點,能夠按照護士素質、工作經驗及護理能力,劃分為若干小組,以綜合能力相對較強的護士作為小組組長,不僅能夠實現護士人員的合理配置,而且能夠提高護士的協調合作能力,充分發揮責任護士及護師在優質護理工作中的引導作用,防止年輕護士在值班過程中可能出現的護理差錯[5]。
本研究中,觀察組護理滿意度100%,對照組護理滿意度70%,兩組比較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可見:在消化內科病房優質護理中采取綜合排班模式,可有效控制并緩解患者的臨床癥狀,對患者機體功能的恢復意義重大,因此應將綜合排班模式展開推廣。
[1]黎軍.綜合排班模式在消化內科病房優質護理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2,18(33):96-97.
[2]袁婷,張永艷,張海瓊等.綜合排班模式在消化內科病房優質護理中的應用分析[J].中國當代醫藥,2014,21(11):142-144.
[3]薛春娥.綜合排班模式在消化內科病房優質護理中的應用研究[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4,(9):106-106.
[4]陳美瓊,吳熹,李培珍等.改良式護士排班在消化內科的應用與探討[J].當代護士(下旬刊),2016,(4):153-155.
[5]徐紅,陳玲玲,宋秀萍等.兩種護士排班方法在呼吸消化內科的應用與效果評價[J].中國當代醫藥,2011,18(27):116-117.
R936.1+4
A
1672-5018(2017)02-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