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星紅
凱里市第一人民醫院 貴州凱里 556000
護理在小兒呼吸道感染霧化吸入治療中的效果觀察
張星紅
凱里市第一人民醫院 貴州凱里 556000
目的:探討霧化吸入治療用于小兒呼吸道感染的治療效果。方法:選擇我院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40例上呼吸道感染患兒資料,對其臨床癥狀、治療方法、治療效果等進行綜合分析。采用霧化吸入治療,于7d之后,對40例癥狀變化情況進行統計,對比常規治療前后癥狀差異和臨床治療效果。結果:患兒上呼吸道感染主要癥狀為:鼻塞、流涕、噴嚏、干咳;發熱、煩躁不安、全身不適、乏力等,提高了患兒上呼吸道感染病癥控制效果。治療后治愈36例,2顯效,1例有效,1例無效,持續治療后,1例無效者病況得到控制。結論:霧化吸入治療適合小兒呼吸道感染病癥處理,效果顯著。
患兒;上呼吸道感染;常規治療;觀察
低齡兒童由于身體免疫功能薄弱,面臨外在細菌、病毒等接觸過程中,常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感染癥狀。上呼吸道感染是小兒多發性疾病,除了接受臨床治療外,必須對其采取整體護理干預,消除患兒個體病癥隱患。本次結合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期間,收錄的40例患兒資料展開探討。
選擇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40例上呼吸道感染患兒資料,對其臨床病癥特點及治療情況回顧性分析。年齡 1~6歲,平均年齡4 ± 0.6歲。其中,男25例,平均年齡5 ± 1.2歲,女15例,平均年齡3± 1.0歲。臨床初步問診,所有患兒主要癥狀為鼻塞、流涕、干咳;發熱、煩躁不安、全身不適、乏力等,患兒多數存在2種或2種以上癥狀,與上呼吸道感染診斷標準符合。
所有患兒采用常規治療,采用霧化吸入治療,于7d之后,回訪調查。具體護理:(1)用藥護理:咽喉部噴藥護理,注意咽喉閉口屏氣;(2)心理護理:引導患兒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給予安撫;(3)健康指導:指導呼吸運動、指導家屬看護患兒;(4)常規護理:日常生活多觀察患兒的呼吸狀態,避免復發。
持續24 h觀察患兒鼻塞、流涕、干咳;發熱、煩躁不安、全身不適、乏力等癥狀變化,做好常規心率、血壓、呼吸頻率等觀察;重點觀察治療前后患兒癥狀變化的情況,為上呼吸道感染診治提供科學的指導。
按照治愈、顯效、有效、無效等4個級別,統計40例患兒臨床治療效果。具體標準:(1)治愈:鼻塞、流涕、干咳;發熱、煩躁不安、全身不適、乏力等,完全消失。(2)顯效:鼻塞、流涕、干咳;發熱、煩躁不安、全身不適、乏力等,基本消失。(3)有效:鼻塞、流涕、干咳;發熱、煩躁不安、全身不適、乏等,明顯消失。(4)無效:治療前,患兒腹瀉癥狀無變化。
上呼吸道感染以鼻塞、流涕、干咳;發熱、煩躁不安、全身不適、乏力等等為主要癥狀,臨床采用常規治療術效果明顯,本次治療后治愈36例,2顯效,1例有效,1例無效,持續治療后,1例無效者病況得到控制,見表1。對比治療前后癥狀變化,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 0.01),充分說明常規治療的應用效果,結合常規治療后病癥得到有效抑制。

表1 :40例患兒治療前后癥狀比較
小兒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系由各種病原引起的上呼吸道炎癥,簡稱上感,俗稱“感冒”,是小兒最常見的疾病。急性上感主要用于上呼吸道局部感染定位并不確切者。霧化治療主要指氣溶膠吸入療法,所謂氣溶膠是指懸浮于空氣中微小的固體或液體微粒。因此霧化吸入療法是用霧化的裝置將藥物(溶液或粉末)分散成微小的霧滴或微粒,使其懸浮于氣體中,并進入呼吸道及肺內,達到潔凈氣道,濕化氣道,局部治療(解痙,消炎,祛痰)及全身治療的目的。護理干預是醫院一些用品的主要供應區域,保持護理干預管理力度,能夠進一步控制醫院感染疾病發生率。針對早期護理干預管理機制問題,現代管理倡導“優質化”理念,注重細節管理在醫院感染中的應用,成為感染疾病防控內容之一。
患兒上呼吸道感染發病急、病癥復雜,臨床加強治療有助于病況恢復。小兒尚處于生長發育階段,由于受到環境環境及細菌、病菌等因素影響,導致呼吸系統疾病發生率持續上升,對小兒健康成長造成諸多不利影響。為了更好地消除疾病隱患,要及時掌握小兒呼吸系統病變情況,采取針對性的治療處理方式,確保后期康復達到預期狀態。具體如下:
3.2.1 吸入前護理
上呼吸道感染是臨床兒科最為多發性疾病之一,80%左右患兒均是由于病毒引起,如:病毒、細菌、真菌、原蟲等多種病原體感染,這些都對患兒身心健康造成不利影響。由于小兒年齡較小,治療期間要重視臨床治療工作,對家屬進行健康教育,引導家庭治療及預防工作。吸入前應徹底清除痰液,確保患兒呼吸道通暢,保證藥物順利到達病變部位以發揮藥效;保證霧化吸入裝置的清潔,實行專人專用,用后消毒,以避免交叉感染的發生;向患兒及其家屬講解疾病相關知識、臨床治療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霧化吸入的正確操作方法,鼓勵患兒積極配合治療,消除其焦慮、緊張和恐懼心理,以保證霧化吸入治療的順利進行。
3.2.2 吸入時護理
臨床治療要結合患兒的心理狀態、病癥表現、體征特點等,實施切實可行的治療方案;除了針對性治療外,要加強常規治療與健康指導,提高患兒病癥康復效率。吸入治療時保證霧化裝置的正確連接和使用,調節氧氣流量在6~8 L/min,注意氧氣的安全使用,保證濕化液溫度,且盡量避免霧化治療時間與靜脈輸液時間相沖突,對于不能積極配合的患兒應采取睡眠后吸入的方法;患兒采取半坐或側臥位,以提高其呼吸深度,增大氣體交換量;密切觀察患兒呼吸、心率、面色等生命體征變化,霧化吸入時間不得超過20 min,避免因呼吸道濕化過度而導致患兒水中毒或肺水腫。
3.2.3 吸入后護理
醫院是為廣大患者提供診治服務的醫療機構,院內環境決定著疾病治療的安全性與可靠性。對于霧化吸入患兒來說,必須在一個相對無菌的環境下,才能獲得更好地治療與康復效果。霧化吸入后幫助患兒拍背15~20 min,并指導患兒進行深呼吸以排出痰液;用藥后立即漱口,以減少口腔或咽喉部糖皮質激素等藥物的沉積;霧化治療結束后將霧化器、連接管、面罩等進行消毒,以防止交叉感染的發生;給予患兒飲食指導,清淡飲食,避免飲食過飽。
當前,霧化吸入治療是小兒呼吸道感染主要治療方式,按照霧化吸入操作標準執行治療方案,還需對患兒提供良好的護理措施,避免吸入治療期間出現感染問題。本次40例按照吸入前、吸入中、吸入后等提供護理方案,取得了顯著的護理效果,體現了臨床護理的應用價值。
[1]劉秀梅,王蕾梅,裴忠利,等.護理干預對學齡期上呼吸道感染兒童氧驅動霧化吸入的效果[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2,18(1):42.
[2]高展,胡曄.全面護理干預對小兒上呼吸道感染霧化吸入治療時的影響研究[J].中國醫療前沿,2012,7(14):81.
[3]陳玉嬸,張關霞,吳偉劊.綜合護理干預對小兒霧化吸入影響的臨床觀察[J].中國當代醫藥,2012,19(11):116.
[4]楊海燕,李慶云,王麗平.持續性護理干預對霧化吸入治療上呼吸道感染患兒的治療效果觀察[J].健康必讀(中旬刊),2012,11(5):319.
[5]丁新.藥物聯合應用霧化吸入治療上呼吸道感染的護理干預及效果觀察[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0,4(4):203.
R252
A
1672-5018(2017)02-2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