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美
遂昌縣妙高中心衛生院注射室 浙江遂昌 323300
人性化護理在普外科圍術期患者中的應用效果觀察
李光美
遂昌縣妙高中心衛生院注射室 浙江遂昌 323300
目的:分析人性化護理在普外科圍術期患者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2014年5月-2016年12月所在醫院100例普外科手術患者作為觀察組,給予圍手術期人性化護理服務。同時選取同時期100例普外科圍術期患者作為對照組,接受常規護理方法,對比2組患者護理管理效果。結果:觀察組護理滿意度、治療依從性均高于對照組,且疼痛評分、焦慮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3.0%)低于對照組(14.0%),組間存在顯著差異(P<0.05)。結論:人性化服務模式臨床護理干預效果明顯,能夠強化普外科手術患者圍手術期護理干預質量,提高就診滿意度,減少術后并發癥。
人性化護理;普外科;圍術期
普外科是臨床重要科室,就診患者往往需要通過手術方式來解除疾病困擾。在為患者開展手術治療期間,除了要對相關操作技術進行不斷優化外,還要做好圍手術期護理工作,從而為患者提供更為全面的就診服務[1]。人性化護理以患者為中心,通過優化臨床護理服務,對患者護理工作進行不斷改進,在實際工作中取得滿意的護理干預效果[2]。本研究選取2014年5月-2016年12月所在醫院200例普外科手術患者,根據其護理干預方法進行分組,對其臨床護理措施及應用效果進行分析。
選取所在醫院100例普外科手術患者作為觀察組,所選病例均滿足普外科診療標準,其中急性膽囊炎23例,闌尾炎36例,膽結石36例,其他5例。男性50例,女性50例,年齡16-57歲,平均年齡(40.79±3.14)歲。與此同時,選取同期100例普外科手術患者作為對照組,所選病例均滿足普外科診療標準,其中急性膽囊炎25例,闌尾炎34例,膽結石35例,其他6例。對照組男性52例,女性48例,年齡15-60歲,平均年齡(40.52±3.22)歲。2組患者本人或家屬對臨床診療工作的方法、目的知情,自愿接受相關診療措施。2組臨床一般資料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2組患者病情明確,排除:(1)不滿足普外科治療指征者;(2)多種因素導致無法配合治療或中斷治療者;(3)無法定監護人者;(4)合并肝腎、心肺功能嚴重損傷或其他原因導致不滿足手術操作指征者;(5)合并精神類疾病者、器質性病變、免疫性疾病、全身性感染等嚴重疾病者;(6)妊娠及哺乳期婦女。
1.3.1 對照組
給予患者常規護理干預方法,護理人員嚴格執行醫囑,結合患者實際病情,為其開展對癥護理干預,做好術前、術中、術后各項護理操作,保證患者安全就診。配合相關人員,做好基礎護理工作。對于病情比較嚴重者,盡量保證其能夠得到最為合理、安全的護理安排。
1.3.2 觀察組
給予本組患者圍手術期人性化護理服務,將患者作為護理工作的核心,主要執行方法如下:
(1)術前護理:術前人性化護理干預主要包括心理輔導、術前訪視及術前準備等,其中,心理輔導主要是針對合并嚴重心理問題的患者。從本組患者年齡構成來看,很多患者未成年或年齡偏大,此類均易引發嚴重心理問題,存在焦慮、抑郁、緊張等情緒。護理人員善于觀察,發現患者存在不良心理問題,及時進行干預,樹立患者治療信心;術前訪視過程中,護理人員對患者一般情況進行了解,結合患者年齡、文化程度,采取不同溝通方法,講解手術的必要性及主要操作方法,講解新型治療方法的優勢;術前準備要求護理人員嚴格按照手術類型,為患者備好操作器械,并協助患者做好術前檢查,排除手術禁忌癥者。
(2)術中護理:患者入手術室后,對其信息進行核實,協助手術操作醫師、麻醉醫師做好各項操作。觀察患者心理變化,全程參與患者治療,告知患者自己會陪伴其左右,減少患者擔憂。術中做好密切觀察,在允許情況下,減少軀體暴露,做好保暖護理。關注患者血壓、體溫、心率等方面變化,發現異常及時提醒醫師,協助其做好對癥處理。
(3)術后護理:嚴格遵循人性化護理干預方式,給予麻醉復蘇期患者對癥護理,減少不良反應。結合患者實際需要,給予其個體化護理干預。一般情況下,患者意識清醒后,護理人員及時與其進行溝通,詢問疼痛及身體狀況,合并嚴重疼痛者,按照醫囑適當給予鎮痛處理。及時向患者本人或家屬交代手術后相關注意事項,報告手術成功訊息,減少患者心理負擔。做好并發癥預防及護理工作,細化多種操作,體現人性化護理內涵。
對 2組患者護理滿意度進行比較,患者無法自主評價則調查陪護家屬,滿分100分,分數越高說明就診滿意度越高;與此同時,分別采用疼痛量表(VAS)、焦慮自評量表(SAS)對2組患者疼痛、焦慮情緒進行評分。其中,疼痛評分取分范圍0-10分,0分表示無痛,10分表示最痛。焦慮情緒評分每項共20公分題目,嚴格按照0-4級評分,滿分100分,分數越高說明不良情緒越嚴重;對2組患者治療依從性及術后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進行比較,做好詳細統計及記錄。
觀察組護理滿意度評分、治療依從性高于對照組,2組差異明顯(P<0.05);同時,觀察組疼痛評分、焦慮評分低于對照組,2組差異顯著(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護理干預效果比較(±s)/(%)

表1 2組患者護理干預效果比較(±s)/(%)
組別 護理滿意度疼痛評分 焦慮評分 治療依從性(n/%)觀察組(n=100)96.85±12.63 4.12±1.41 38.52±5.47 97(97.0)對照組(n=100)76.64±8.546.62±2.08 54.82±8.01 78(78.0)t值 8.214 6.234 7.241 5.541 P值 0.000 0.000 0.000 0.012
觀察組術后并發癥3例,分別為感染2例,切口液化1例,術后并發癥發生率為3.0%。對照組術后并發癥14例,分別為感染7例,切口液化4例,腸梗阻3例,術后并發癥發生率為14.0%,組間存在顯著差異(P<0.05),見表2。

表2 2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普外科就診量大,護理任務繁重,若相關工作人員無法樹立良好的工作態度,則會對就診患者產生不利影響,同時也會對醫院的外在形象產生一定破壞。作為臨床護理人員,應在日常工作中,轉變思想認知,不斷對護理工作行為進行優化,結合患者實際需要,為其提供更具針對性的護理干預措施,從而保證患者就診的舒適性及安全性,提高患者治療效果[5]。
人性化護理深化優質護理內涵,將人文關懷及人性化護理理念作為護理工作的行動準則,旨在為患者提供更為安全、合理、高效的護理干預措施,促進普外科手術順利開展,提高術前、術中護理效果,減少術后并發癥及不良反應,從而有效提高患者護理干預實效,為患者提供更為優質的服務[6]。
通過臨床實踐工作證實,人性化服務模式效果明顯,能夠提高患者對護理人員工作的護理滿意程度,從而減少投訴率,在開展護理工作時,將人性化護理理念融入到日常護理服務中,對護理理念進行強化,根據患者需要,為其營造更為溫馨、舒適的門診就診環境,并保證患者能夠得到便捷、高效的服務,使其就診需要得到有效滿足[7]。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護理滿意度、治療依從性均高于對照組,且疼痛評分、焦慮評分、并發癥發生率均低于對照組(P<0.05),與權威文獻報道結果基本相符,說明人性化服務模式臨床護理干預模式的臨床使用優勢。將普外科患者需求作為護理工作根本出發點,融入特色護理服務,滿足患者情感需求,體現優質護理的核心。
綜上所述,人性化護理干預能夠強化普外科手術患者圍手術期護理干預質量,提高就診滿意度,減少術后并發癥,對患者良好預后具有促進作用,同時也是構建良好醫患關系的基礎。
[1]馬冬彥.人性化護理在普外科圍手術期的應用效果分析[J].河南醫學研究,2015,24(9):155-156.
[2]鐘曉珊,連叔薏.探討人性化護理在普外科手術護理中效果[J].中國實用醫藥,2016,11(4):225-226.
[3]徐靜.外科監護室人性化護理服務方案的探討[J].中國醫藥指南,2013,11(10):704-705.
[4]楊敏.人性化護理在外科病房的應用及效果分析[J].中國醫學創新,2011,8(35):57-58.
[5]韓慧霞.人性化護理提高外科門診護理質量的探究[J].基層醫學論壇,2013,17(33):4374-4375.
[6]王素平.綜合性人性化護理對提高外科患者護理滿意度的作用[J].光明中醫,2012,27(6):1274-1275.
[7]董建婷.人性化護理對提高外科患者護理滿意度的作用[J].基層醫學論壇,2013,17(3):368-369.
R518.4
A
1672-5018(2017)02-119-2
李光美,女,遂昌縣妙高中心衛生院,注射室,本科,主管護師,浙江遂昌,1981年3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