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偉
山西省太原市人民醫院急診科 030001
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颊卟捎帽端麡房私Y合胺碘酮和鎂劑治療的療效觀察
王偉
山西省太原市人民醫院急診科 030001
目的:觀察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颊卟捎帽端麡房私Y合胺碘酮和鎂劑治療的療效。方法:選取2015年9月~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颊?4例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分組的規則,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對照組應用常規治療加倍他樂克的方式,觀察組在此前提上聯合胺碘酮和鎂劑治療,比較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并發癥發生率與病亡率。結果:兩組數據間均存在明顯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颊卟捎帽端麡房私Y合胺碘酮和鎂劑治療的效果突出,可推廣。
急性心肌梗死;室性心律失常;倍他樂克;胺碘酮;鎂劑
急性心肌梗死是指人體冠狀動脈出現持續、急性的缺氧、缺血而造成的心肌壞死,常并發休克、心律失常等癥狀[1],嚴重威脅到患者生命安全,主要的誘發因素有過度勞累、暴飲暴食、情緒異常激動、吸煙、飲酒等。根據臨床數據資料記載,當前有 20%左右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會出現室性心律失常的問題,如果沒有得到及時的控制,很有可能引發嚴重后果,因此,本文重點探究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采用倍他樂克結合胺碘酮和鎂劑治療的療效。
本研究對象為2015年9月~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74例患者,遵循隨機原則,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對照組37例患者中,男20例,女17例,年齡41~75歲,平均年齡(61.2±4.3)歲,急性心肌梗死位置:11例下壁、20例前壁、6例下壁并后壁;室性心律失常情況:12例室顫、10例室早、15例室性心動過速;觀察組37例患者中,男19例,女18例,年齡40~74歲,平均年齡(61.9±3.2)歲,急性心肌梗死位置:12例下壁、19例前壁、6例下壁并后壁;室性心律失常情況:11例室顫、11例室早、15例室性心動過速。比對兩組患者研究資料,無顯著差異,可比較(P>0.05)。
兩組患者均給予常規治療:吸氧、溶栓、抗凝、擴冠、止痛、鎮靜等。
對照組在常規治療前提上加倍他樂克:口服25毫克倍他樂克,一天兩次,持續服用1周。
觀察組在對照組前提上聯合胺碘酮和鎂劑治療:常規治療與倍他樂克的治療均同于對照組;150毫克胺碘酮,采取靜脈注射的方式,在10分鐘內注射完畢,藥物起效后,采取靜脈滴注的方式,0.5—1.5毫克/min,共維持24小時,根據患者病情變化情況酌情減量[2]??诜?.2克胺碘酮,一天1次,持續服用1周,胺碘酮的使用總量在首個24小時內需少于2000毫克。40毫升門冬氨酸鉀鎂注射液加250毫升5%的葡萄糖,滴速控制在每分鐘4毫升,1天1次,持續滴注1周。
根據我院針對性治療標準,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颊叩呐R床療效分為有效與無效,其中患者短陣室速降低 90%以上,持續性室速消失,室性早搏降低 80%以上為有效;患者持續性室速依舊存在,短陣室速、室性早搏指標不達標為無效。
觀察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即室顫發生率;觀察兩組患者病亡率。
統計兩組患者臨床資料,借助SPSS15.0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計數資料使用百分數表示,行X2值檢驗,利用P值判定數據差異,P值小于0.05時,數據存在顯著差異,反之,則無。
2.1 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比較
經過治療后,觀察組有效例數達到35例,比對照組多7例;觀察組無效例數僅3例,比對照組少6例;同時,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達94.59%,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5.68%,數據存在明顯統計學意義(P<0.05),如表1所示:
表1 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對比[n(%)]
2.2 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與病亡情況對比
觀察組室顫發生情況共1例,占到總數的2.70%,對照組共出現9例,占到總數的24.32%,對照組比觀察組多8例,且其室顫發生率比觀察組高21.62%;觀察組無病亡例數,對照組共3例(5.41%),比觀察組多3例。數據存在明顯統計學意義(P<0.05)。
急性心肌梗死屬于臨床心血管內科常見急重癥,患者大多會出現持續、劇烈的胸骨后疼痛,經硝酸酯類藥物治療后依舊無法緩解,常伴有進行性心電圖變化,易出現心力衰竭等問題。根據臨床數據資料統計,該疾病常爆發的地區為歐美,其中美國每年大約有 150萬人出現急性心肌梗死。我國逐步步入老年化社會,該疾病的發生幾率也逐年上升。急性心肌梗死多出現在機體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的前提下,受到內外部因素的影響,導致冠狀動脈粥樣的斑塊出現破裂,而形成血栓,誘發心肌缺血缺氧。造成急性心肌梗死的病因較為復雜,如遺傳、情緒激動等,特別不利于患者健康生活,嚴重的情況下,還有可能導致患者死亡。同時,患者在急性心肌梗死后易并發室性心律失常,成為影響急性心肌梗死預后的關鍵因素,也是造成患者死亡的高危因素,臨床主要堅持及早治療的原則,以達到降低患者死亡率、改善患者生活質量的目的。
本文對照組應用常規治療加倍他樂克的方式,觀察組在此前提上聯合胺碘酮和鎂劑治療,經過 1周治療后,觀察組有效例數達到35例,比對照組多7例,且觀察組無病亡例數,對照組共出現3例,說明觀察組患者的治療效果整體優于對照組,且安全性較高。
倍他樂克屬于臨床常見治療急性心肌梗死的藥物,該藥物主要發揮β1腎上腺素能受體的抑制作用,能夠顯著降低患者心肌梗死出現率、心肌梗死的復發率、心肌梗死病亡率,適應于治療快速性心律失常、疑似或者確診急性心肌梗死等疾病。門冬氨酸鉀鎂由門冬氨酸鎂與門冬酸鉀鹽構成,門冬氨酸具有較強的細胞親和力,能夠作為鎂離子、鉀離子的載體,直接進入到細胞中,提升人體中該兩種離子濃度。鉀離子屬于催化劑,可分解、合成體內高能磷酸化合物,能夠加入到細胞中不同物質的新陳代謝過程,進而保持細胞穩定的滲透壓,糾正患者體內酸堿平衡,促使細胞主動除極化,改善患者心肌收縮功能。而鎂離子作為鈉離子—鉀離子—ATP酶的激活因素,能夠維持細胞內外的通透性,并阻止鈣離子進入到細胞中,維持心肌電生理的常態,進而達到治療室性心律失常的發生率。經過臨床試驗證明,絕大部分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的出現都與疾病初期后除極有著較大關系,但鎂離子能夠讓細胞復極于四相條件下,使得鈣離子、鈉離子、鉀離子恢復到原本濃度,改善細胞的極化情況。胺碘酮屬于Ⅲ類抗心律失常的藥物,可有效延長患者心肌動作電位的時間、改善復極時間,也具備治療心肌缺血、抗心律失常等多方面的作用。
常規治療方式只能夠抑制患者病情的進展,無法真正達到治療目標,通過將倍他樂克、胺碘酮、門冬氨酸鉀鎂聯合治療急性心肌梗死,能夠取得較好的效果,同時,根據結果可知,將三種藥物進行聯合治療,還可降低心源性事件的發生率,如室顫發生情況等,因此,醫護人員應根據患者病情嚴重情況,合理使用以上三種藥物,控制好藥物劑量,最大程度上保障患者的安全,提升整體治療效果。
綜上所述,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颊卟捎帽端麡房私Y合胺碘酮和鎂劑治療,不僅能夠有效改善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問題,還可提升整體治療效果,值得在臨床推廣使用。
[1]楊柳,王帥.急性心肌梗死后繼發室性心律失常應用胺碘酮對比利多卡因的臨床效果研究[J].中國社區醫師,2016,32(31):23-24.
[2]邢玉良.胺碘酮治療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的臨床療效觀察[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4,16(11):58-58,59.
R541.7
A
1672-5018(2017)02-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