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學玲
寧夏中衛市人民醫院中醫科 755000
姜療結合針刺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臨床觀察
曹學玲
寧夏中衛市人民醫院中醫科 755000
目的:觀察姜療結合針刺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效果。方法:按照具體的診斷標準與納入排除標準,在寧夏中衛市人民醫院抽取100例患者,按照性別、年齡與患病時間分成對照組和治療組,治療組采用姜療結合針刺治療的方式進行治療,而對照組則采取傳統針刺方式進行治療。結果:治療組患者經過姜療結合針刺治療方式腰椎間盤突出癥療效方面明顯優于對照組。治療組的有效率為96%,對照組的有效率為64%,P值小于0.05,具有顯著差異。結論:采用姜療結合針刺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能夠有效緩解患者病情,值得在該類病癥臨床實踐中普及推廣。
姜療;針刺治療;腰椎間盤突出
前言:腰椎間盤突出癥是中老年人的常見疾病,主要臨床表現在腰腿疼痛、麻木、酸軟、僵硬、肢體活動受限等。本病多發于老年人,但由于現代生活節奏的改變,長時間的保持錯誤姿勢,和運動的缺乏導致該病發病率提高并走向年輕化。由于病程時間長,治療效果緩慢不易治愈。長期的病痛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有著巨大的影響。研究姜療結合針灸對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的影響,生姜具有抗衰老的功效,還可促進血液循環,驅除“風邪”和“濕邪”配合針灸療法有助于氣血流通,緩解神經衰弱,改善腰膝酸軟、體虛、手腳冰冷、四肢麻木等癥狀。
隨機篩選出寧夏中衛市人民醫院 20-60歲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100名,其中男50名,女50名,把他們隨機分為兩組,實驗組男女各25名,對照組男女各25名。
針對治療組50名患者的試驗方法為,在進行針刺之間,用厚度為0.3厘米左右的片狀生姜貼滿針刺處,同時用具有一定溫度和濕度的毛巾覆蓋于姜面,在將濃度95%以上的酒精倒進毛巾,用火點燃,以患者感受到微微出汗為準,之后在進行針刺。針刺方式與對照組相同,同樣以10次為一個療程。
以辯證取穴及隨證取穴。針刺主要穴位為大腸俞、夾脊穴、次髎以及環跳。主穴針灸完畢之后,取承付穴、殷門穴、委中穴、陽陵泉穴、承山穴和昆侖穴等進行針灸。需注意的是在針灸之前,必先對穴位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針灸時需留針半小時左右。同樣手法、同樣穴位的針灸堅持每周三次,10次即為一個療程。
本次實驗選擇 JOA下腰痛評價量表為標準,將實驗組和對照組兩組患者在治療之前和治療之后的情況進行對比。根據實際情況將分數劃分如下:
臨床體征:6分
主觀癥狀:9分
日常活動受限程度:14分
在本次實驗中,最高分數29,最低分數為0。患者分數越低,說明受到的功能障礙越嚴重。
3.1.1 兩組患者實驗前的人口統計學特征對照組與治療組在實驗之前的基本情況如下表3.1所示:
表3 .1 對照組與治療組實驗前的基本情況
從上表可見,對照組和觀察組兩組患者男女均為25名;治療組的平均年齡為36.6歲,對照組的平均年齡為35.9歲;治療組的患病年限平均值為2.6,對照組的平均患病年限值為2.5。上述對照組和治療組數據P值均大于0.05,無顯著差異,具有可比性。
3.1.2 兩組患者實驗前的觀察指標分數統計
治療組與對照組患者實驗前的觀察指標如下表3.2所示:
表3 .2兩種患者實驗前的觀察指標分數
從上表可見,治療組和對照組患者的主觀癥狀得分分別是3.2和3.3;兩組患者的臨床體征得分分別是3.3和3.4;兩組患者的活動受限度得分分別是4.2和4.4。兩組數據P值大于0.05,無顯著差異,具有可比性。
表3 .3治療組患者實驗后的觀察指標分數
從上表可見,治療組50名腰椎間盤突出患者在經過將近一個月的姜療結合針刺治療之后,各項指標分數都出現上漲,主觀癥狀從實驗前的3.2增長到實驗后的8.6;臨床體征從實驗前的3.3增長到實驗后的5.5;活動受限度從實驗前的4.2分增長到13.1分,說明經過姜療結合針刺治療之后,治療組患者的腰椎間盤突出癥狀明顯改善。
經過實驗,對照組與治療組的得分情況如下表4.5所示:
表3 .5兩種患者實驗后的觀察指標分數
從上表可見,對照組與治療組經過實驗之后都具有一定療效。實驗之前兩組的觀察指標無顯著差異,實驗過后,兩組數據出現了較大的變化,總體看來治療組的各項觀察指標均高于對照組,兩組的各項指標差異P值小于0.05,具有顯著差異,說明姜療結合針刺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狀來說,具有十分顯著的效果。
腰椎間盤突出多以該腎虧虛為本,以風寒濕淤為標,所以在進行治療的時候,需要標本兼治,一方面要補益肝腎,強壯筋骨,另外一方面則要祛風散寒,除濕通絡,活血化瘀,解痙止痛。所以利用姜療結合針刺的方式不對人體不同經絡、穴位采用不同的手法能夠改變正邪雙方的力量對比,有利于痊愈。在針對腰椎間盤突出疾病進行姜療針灸的時候,可以區三焦俞、腎俞、氣海俞、大腸俞、關元俞、委中等穴位進行刺激,達到治愈病癥的目的。
通過實驗可見,姜療結合針刺對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具有顯著的療效,在傳統針灸的方案中融入姜療,能夠利用生姜具備的加快血液循環等作用提高針灸效果,更好地緩解腰椎間盤突出患者的病情。所以在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臨床中采取這一治療方式,對于患者的病癥的治愈來說具有重要作用,值得推廣。
[1]晉松.電針治療腰椎間盤突出所致坐骨神經痛臨床隨機對照試驗[D].成都中醫藥大學,2012.
[2]何建新.薄氏腹針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臨床研究[D].南方醫科大學,2012.
[3]史良銘.電針夾脊穴結合康復治療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臨床研究[D].廣州中醫藥大學,2013.
R821.1+3
A
1672-5018(2017)02-0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