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洪 吳靜頻
重慶市巴南區第二人民醫院 重慶 400054
全面質量管理模式在護理管理中應用的價值研究
朱洪 吳靜頻通訊作者
重慶市巴南區第二人民醫院 重慶 400054
目的:對全面質量管理模式在護理管理中應用的價值研究進行探討。方法:選取我院2016年2月至2016年10月間收治的5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對50例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并實施全面質量管理,通過問卷調查的方式對管理辦法實施前后患者、護理人員、醫生護理滿意度進行調查統計。結果:對全院護理人員實施全面質量管理后,護理人員對自我護理水平評分顯著提高,醫師對護理滿意評分提高,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患者對護理人員的護理技術與服務評分,環境與指導評分都顯著提高,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全面質量管理模式使護理管理更為制度化、規范化、標準化,提高了護理人員的責任意識和工作積極性,對護理危險因素有了較好的預防,患者的滿意度也有了相應的提高。
全面質量管理模式;護理管理;應用價值
全面質量管理是一種比較先進的管理模式,在很多領域的管理工作中都發揮了明顯的作用[1]。尤其在當前醫療市場的競爭白熱化情形下,為突出醫院優勢,護理管理程序及護理質量的優化成為首要任務。為此,我院2016年2月至2016年10月間對收治的50例患者在護理管理中采用全面質量管理,取得了滿意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對我院2016年2月至2016年10月間收治的50例患者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并在護理管理中采用全面質量管理。本次調查以問卷調查的方式進行,其中滿意度調查表共向患者發放100份(采用全面質量管理前后各50份),向醫生發放滿意度調查表40份(采用全面質量管理前后各20份),向護士發放60份(采用全面質量管理前后各20份)。所有調查人員的性別、年齡、職業、文化水平等在全面質量管理執行調查前后無明顯差異。
1.2 方法 院護理部組織質量管理委員對我院護理工作滿意度進行隨機抽樣調查,分析在護理管理中采用全面質量管理實施前 3個月及實施后 3個月患者、護理人員及醫生對護理工作質量滿意度變化。
1.3 全面質量管理的具體舉措
1.3.1 全體成員參與患者護理管理 要實施整體護理模式及責任制護理模式,住院患者進入醫院治療時,要進行具體分區,專業的護理人員應負責相應的區域,并將具體相關的責任具體到人,并且確定好自己所負責的患者人數。[2]
1.3.2 全程監護護理工作 在進行護理工作的過程中,實施全程監控,各項工作在進行前需制定完整的計劃,對各個環節工作的質量進行控制,其中包括對其基礎質量、環節實施過程中質量及護理終末的質量進行控制,以便全院的護理工作都能夠在有條不紊中保質保量地進行,最終在實施時具有一定的目的性及條理性。對于錯誤的護理步驟及時進行糾正與改善,保證其護理工作質量。在制定護理時,盡量將各項工作的流程、班次進行明確分解,使每人每天都能明確自己的工作內容、工作目標及各個工作的最佳標準,但是由于護理在施行的過程中具有較多的軟指標,所以可制定相應的考核制度,從護理人員的工作態度、帶教能力、團體合作能力及應急能力等方面進行全方位的考核與監督。
1.3.3 實施全方位護理管理工作 隨著醫學模式單一的生物醫學模式過去,迎來了由生物、心理、社會三種模式的綜合。意味著,患者不再是單獨的生物個體,會受工作情況、心理狀況、家庭、社會等綜合因素的影響。依據全面質量管理核心理念中的要求,要對護理管理進行綜合方方面面的因素考慮,使得護理全面、科學,在進行綜合評估后再進行貫徹實施[3]。
1.4 判斷標準 調查三類人員的護理滿意度,分數大于等于80分視為滿意,分數小于80分視為不滿意。
1.5 統計學分析 初步數據錄入EXCEL中進行邏輯分析與校對,使用SPSS 17.0 軟件包對數據進行統計學處理,采用X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對所有患者、護理人員以及醫生調查問卷統計分析,采用全面質量管理前后三類人群對護理滿意度均明顯提高,P<0.05,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詳情見表1。
表1 全面質量管理實施前后患者、醫生以及護理人員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比較
護理質量是醫院臨床護理管理較為重要的問題,其不僅代表了一個醫院的醫療水平,也關系著患者的生命安全、生活質量及健康水平。護理工作中,每位護理人員之間的行為存在獨立性,其個人素質對護理結果的影響較大。因此實行統一化的護理管理能夠將護理人員認識到自身缺點,并加以改正,對患者及護理質量都有較大的提升。全面質量管理模式為護理管理提供了清晰、透明、規范化的行為標準,并將所有護理人員有機的結合起來,使其更為明確的認識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及其承擔的責任與義務。
通過采用全面質量管理可達到以下效果:① 提高了患者滿意度和護理質量。開展護理質量的管理,可明顯改善過去得過且過的護理現狀,更加注重“以人為本”,將護理質量的管理重點定在患者心理健康和身體健康上,尊重患者的需求,針對性的進行護理,可以明顯提高患者的滿意度。② 加強護理人員全面質量管理的意識。推進全面質量管理,對護理質量標準及考核目標等進行學習,加強全員參與質量管理意識,了解獎罰章程,在醫院內構建出一套完整的質量控制體系,確保順利推進全面質量管理[4]。③ 確保了護理質量的持續提升。全面質量管理的重心不僅是為了顯著提升護理質量,更是為了在護理的過程中提升護理質量,護理人員質量意識的強化和護理質量體系的不斷完善,使得醫院的護理質量持續提升。通過完善相關制度,對護理人員進行激勵,從而確保護理質量提升的內生動力持續不斷。
該研究結果顯示,實行全面管理模式后,醫護人員的考核評分有了顯著升高,患者對其的滿意度也有了顯著提高。體現了全面護理模式對護理管理的重要作用。
[1] 彭淑芬全面質量控制在護理管理中的實踐和體會[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0,29(10)
[2] 馬智文.全面質量管理在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效果[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4,07(10):160-161.
[3] 曹國珍.全面質量管理在胸外科腫瘤患者護理中的應用[J].護理研究,2014,28(05):1754-1755.
[4] 廖麗瓊,羅紫霞,劉寶華.ISO9001標準在護理質量控制程序中的應用[J].現代護理,2006,12(2):183-184.
R191+.2
A
1672-5018(2017)02-3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