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永明
摘要:就祿豐縣生豬規模養殖場衛生監管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應的對策,供相關人員參考。
關鍵詞:生豬;規模養殖;衛生監管;現狀;對策
中圖分類號:S851.3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7-273X(2017)09-0047-02
產業結構的調整和農村勞動力的轉移使得祿豐縣的生豬養殖業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在這期間,許多養殖企業、養殖大戶等逐漸發展起來,對祿豐縣的養殖業發展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但是受飼養者素質、預防條件以及經營方式等因素的制約,動物疫病經常發生,這就嚴重損害了養殖戶的經濟利益。
1 生豬規模養殖場衛生監管存在的問題
1.1 防疫和安全用藥意識淡薄
(1)很少有養殖戶主動去學習和了解《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及其相關的法律法規,同時也對國家防控動物疫病的政策、方針以及技術等缺乏一定的認識。養殖戶防疫意識的淡薄導致在養殖的過程中,不能及時的發現疫情,并主動申報檢疫,當相關人員對其生豬進行檢查時,養殖戶也不能很好的配合,甚至還有一些養殖戶利用各種手段來逃避動物衛生機構的監督工作。這不僅影響了動物疫病綜合防控措施的有效實施,同時也為疫情的擴散和發展埋下了嚴重的隱患。
(2)養殖戶在生豬飼養中沒有建立一套完善的獸藥采購和使用制度,安全用藥意識較為淡薄,經常使用各種抗生素來治療疾病,這不僅在一定程度上嚴重影響了疫苗的效價,還降低了畜產品品質。此外,還有許多養殖戶在生豬的休藥期或治療期將其出售,還有用人用藥來為豬治病,這樣不僅不能控制生豬的病情,還有可能對人的健康造成威脅。
1.2 防疫管理制度不完善
在生豬養殖的過程中,要有完善的防疫管理制度做支撐,但是從現階段情況來看,養殖戶對免疫、消毒、無害化以及檢疫申報等工作制度的建立不完善,許多養殖戶沒有日常記錄,這就使得防疫工作沒有頭緒。此外,還有一些養殖場的防疫水平較低,還停留在散養戶的水平上,只在每年的春秋兩個季節實施免疫接種,也沒有采取全進全出、補欄等措施,導致疫病的頻繁發生。
1.3 養殖場的建設不合理
就祿豐縣生豬養殖場地的建設選址來看,大多數建設在民居內或者附近,養殖戶在選擇養殖場地的時候,并沒有進行科學合理的規劃,主要問題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選址大多數選擇在居民區或者沿公路干線,中間的間隔沒有留足。第二,許多養豬場中沒有消毒設備,即使有消毒設備,也不能滿足防疫的要求。第三,養殖場中并沒有將不同的部門分開來建設,而是將生產、生活以及工作區等建在一起。第四,缺少或沒有無害化處理設施。第五,很少有養殖場設置隔離場所。這些養殖場中存在的問題如果不能得到及時解決,則會加重疫情的傳播,最終造成養殖戶的經濟損失。
2 對策
2.1 加強相關知識的宣傳力度,提高防疫和安全用藥意識
(1)相關管理人員要對養殖戶開展《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等相關法律法規知識的宣傳活動,定期組織養殖戶的核心技術人員進行培訓,使其掌握相關法律法規以及疫病防治等科學的養殖技術,并在養殖戶內部進行宣傳和再教育,確保每一位養殖人員都能夠熟知相關法律法規,掌握科學的養殖技術,從而有效的提高生豬豬肉的質量。如相關部門可以通過開展科技進村入戶工程,將各個鄉鎮的畜牧獸醫人員與養殖戶聯系在一起進行掛鉤,使畜牧獸醫人員深入到養殖戶內部去,指導養殖人員依法進行防疫工作,并及時的對動物疫情進行防治。此外,還應該針對養殖過程中遇到的其他比較特殊的問題進行到場服務,為養殖人員解答難題,幫助養殖人員不斷的提高自身的動物疫病防范意識和技能。
(2)提高養殖人員的安全用藥意識。對獸藥的采購以及使用不能太隨意,而應該對每一項工作認真記錄,在購買時,不能購買非GMP認證的企業產品,也不能購買非GSP認證經營的獸藥。相關人員還應該做到合理、科學和對癥用藥,并嚴格執行和實施休藥期制度。
2.2 建立健全防疫管理制度
要想建立健全防疫管理制度,就要從免疫、用藥、檢疫申報、消毒以及無害化處理等制度的完善入手,積極推行兩針三免制度,使生豬的免疫密度達到100%。此外,養殖戶還應該采取適宜的方法對生豬實施豬肺疫、豬傳染性胸膜肺炎以及豬丹毒等病種進行免疫,并通過抗體監測定期對生豬的疫病進行檢測,從而提高免疫抗體的合格率。
2.3 合理規劃養殖場,科學建廠
在建設養殖場之前,養殖人員應該認真學習《動物防疫條件審核辦法》中的相關規定,廠址的選擇應該符合以下條件:第一,養殖場建設要與住宅區、公路等留足間距,科學布局。第二,增加設備設施的建設,合理分配現有資源。第三,規范養殖場的生產區、生活區以及工作區的建設,并對養殖過程中所產生的污水、污物等進行無害化處理后再排放。第四,要做好隔離和消毒工作,控制病原的傳播。
2.4 加強對獸醫技術力量的建設和動物衛生監管執法力度
(1)加強對獸醫技術力量的建設。相關部門應該在每年疫病高發期間開展獸醫業務知識的培訓活動,并積極組織養殖人員參加,確保每一位養殖技術人員都能夠在培訓后自行開展預防接種以及對常見疾病的治療。此外,養殖人員還應該自覺地將全進全出、自繁養殖以及消毒等工作納入到生產實踐中去,提高養殖效益。
(2)加強對動物衛生監管的執法力度,將日常監管與專項整合結合在一起,做好防疫條件的審核工作。此外,還應該加強對獸藥、飼料等的監管,要求監管人員對其監管工作及時做好記錄,對一些不法行為進行處理,規范養殖場的養殖工作。
3 小結
優化生豬規模養殖場衛生監管工作不僅能夠規范防疫的行為,還能夠有效的減少疫病的發生,從而降低疫病的死亡率,提高肉品的質量。所以相關的管理人員和養殖人員要重視衛生監管工作,加強對生豬養殖場的動物衛生監管工作。
參考文獻:
[1] 石玉花,郭學偉,谷學志.寧蒗縣生豬規模養殖場動物衛生監管探析[J].中國畜禽種業,2015,11(1):29-30.
[2] 趙厚剛,唐書輝.淺析畜禽規模養殖場動物衛生監管措施[J].中國畜禽種業,2014,10(6):21-2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