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秀麗
【摘要】“高中生是生物課程的學習主體”已經成為人們的共識,如何提高高中生的生物教學參與度也是主體參與思想的作用,教師如何才能夠喚起高中生的主體參與意識也是新課改下的生物教改重點。本文便對提高高中生在生物教學中的參與度的相關問題進行介紹。
【關鍵詞】高中生物 學生參與 提高參與度
【中圖分類號】G633.9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34-0150-01
近些年來,為了響應素質教育以及培養高中生生物素養的教學目標的號召,高考加入了一些考查高中生生物實踐能力、生物學習能力、以及學生對生物領域的前沿成果的了解以及知識遷移能力等的試題,這就促使生物教師與高中生必須要進行課程改革,也必須要將制定提高高中生在生物教學中的參與度的教學策略提上日程,因為只有在高中生主動參與的前提下,他們才會積極探究生物知識、鉆研生物實驗、了解生物發展史。下面,筆者從強化互動、情境激趣、尊重差異三個層面,討論提高高中生在生物教學中的參與度的做法。
一、強化互動
傳統的生物課堂一直是以教師單向傳授生物知識的方式進行的,師生、生生之間幾乎是“零交流”,高中生們習慣被動接受,幾乎沒有主動發言、主動學習的表現。為了提高高中生在生物課堂中的探究參與度,教師一定要多與學生進行互動,了解高中生對生物學習的需求,讓學生們初步樹立學習主人翁的意識,使其有被重視的感覺,進而提升參與度。
在《細胞中的無機物》中,我準備以一些生物實例來讓學生們以分析資料為主來進行學習,為高中生創造自主學習的機會。首先,我以由于地球的生態環境與能源遭到了人類嚴重的攫取與破壞,所以各個國家都開始探尋第二個“生命地球”,對火星的水資源、光照條件等進行探索的科學資料為導入,并以“人類離開了水是否還能生存下去?動植物沒有水可以生活下去嗎?”這個問題來引發學生們的思考。之后,我便讓學生們帶著這個問題來學習《細胞中的無機物》中與細胞中的水有關的信息。在學生們的自學活動結束之后,我鼓勵學生們提出疑問,其中有一個問題十分有探究價值,這個問題是這樣的:“人們都說女人是水做的,男人是泥做的,是不是女性身體的水含量要超過男性身體中的水含量呢?”我直接利用這個問題引入了“不同的生物體的含水量是不同的”這個知識點。
二、情境激趣
在提高高中生對生物教學的參與度的教學研究中,教師要懂得以激趣來樹立學生主體概念。其中,情境教學法能夠在生物教學內容與高中生的興趣之間找到一個良好的切入點,直接用情境來激發出高中生對生物知識的求知欲,使其不用教師催促便主動投身于生物學習活動之中。
在《細胞器──系統內的分工合作》這一課的伊始,我要求班級內所有的班干部站起來,講述他們在班級中的功能與作用。學生們都不明所以,但是依然按照我的要求完成了發言。之后,我對學生們說:“如果沒有學習委員、團支書、課代表,只讓班長一個人管理班級,能管好嗎?”學生們思考了一番,認為答案是否定的,因為每個班干部都有著明確的職責,班長雖然是主心骨,但是需要其他班委的配合,只有大家合力分工,才能提高管理效率。聽到學生們的發言之后,我直接導入本課主題:“對,每個團隊都需要大家分工合作才能有效運行,細胞是維持人體機能的基本結構,同樣也需要各個細胞器的分工合作才能夠維持生命體的正常運轉,本課,我們就學習細胞器的內部的分工與合作的知識。”學生們在前面說設置的“班級管理與班委分工”的生活經驗中,已經自行總結出了分工合作的重要性,這對于他們理解細胞器的運轉是十分有利的。
三、尊重差異
要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并不只是提高優等生的學習參與度。實際上,生物優等生即便是在傳統的“灌輸——接受”式教育中的表現也比較優良,他們的參與度是比較高的,他們的自制力與主動學習的意識比較強,即便不用教師督促,也會自覺學習生物。因此,在提高學生參與度的教學中,教師所面向的學生是生物中等生、后進生,這就要求教師要充分尊重高中生內化生物知識、形成生物學習能力等的速度與質量是存在顯著差異的,學生的性格、愛好與求知點也是不同的,進而因材施教。
我們班有一部分中等生與后進生是十分不喜歡學生物的,他們對細胞、微生物等沒有具體的認知,也無法利用生活經驗來理解細胞。對待這部分學生,我常常會用學生實驗來激發他們的學信興趣,讓他們在科學的實驗結論中對科學產生好奇心,讓學生們通過動手來解難答疑,在實踐中理解生物知識。
總而言之,高中生物教學應該要充分展現生物知識的發生過程,讓學生們在生物知識的發現與發展的過程中學習更全面的生物知識。因此,教師應該要盡可能提高學生的學習參與度,為學生的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留出充分的時間與空間,讓學生們學會思考、學會交流、學會學習。
參考文獻:
[1]孫茜.高中生物教學中提高學生參與度的實踐研究[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14.
[2]張曉麗.高中生物學課堂生生互動現狀及其對策研究[D].煙臺:魯東大學,201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