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曉賢
【摘要】隨著國家教育改革事業的逐漸推進,我國教育教學的水平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高中物理學習始終是困擾著學生成績提升的重點難題。需要教師跟進教育改革方針,利用合理的教學方法,解析學生難以理解的題目,從而促進學生的學習成績,提高學習效率。因此,本文將以高中物理教學為主要研究對象,簡述適應概念圖對知識難點進行解析的優勢,給出具體的應用措施,以供參考。
【關鍵詞】概念圖 高中物理 優勢 應用措施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34-0159-02
概念圖是一種提升認知思維的圖示工具,它能夠將知識與圖形相結合,分解較為復雜的物理知識,使理論性較強的難題變得形象具體,提高學生的認識,促進知識的分解吸收。將概念圖應用于高中物理教學過程中,可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促進學生對知識的吸收,為教育教學的進步做出積極貢獻。
1.優勢
1.1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高中物理知識,相對其他科目老說,它理論性較強,知識講解相對枯燥乏味。這不僅使學生難以高效吸收課堂知識,而且容易導致學生失去興趣。價值傳統教學方法的應用,導致課堂教學效率呈直線下降趨勢,為高中教學活動的開展帶來一定難題。針對這種情況的發生,在高中物理課堂教學中應用概念圖形式對知識進行講解,需要在復雜的物理知識中加入圖解結構等,活躍了物理知識。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積極聽講,有助于教學活動開展的下一步實施。
1.2促進知識吸收
將概念圖應用到高中物理教學中,需要教師以圖文的形式將知識結構進行展示,這將進一步明確知識重點,幫助學生著重把握課程進行。與此同時,這樣的概念圖可以將知識進行系統分化,促進學生對知識進行一步一步的深入了解,激發他們學習興趣的同時,對課堂知識有一個大體構造的認識,增加記憶程度。有助于學生對知識進行吸收,提高課堂效率,促進高中教學水品的進步。
2.實際應用
2.1在預習階段
高中學習具有學習時間短,學習內容多的特點,這使得教師為了追趕進度,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的講解過快,很多學生很難根據講解步伐,導致知識吸收程度差。因此,在高中課堂學習環節中,要想保證根究教師的講解速度,就需要學生進行課前準備,自主預習,對知識進行簡單吸收。這樣也可以促進教師教學過程中學生對知識進行鞏固,具有針對性的吸收預習中難以理解的知識,從而有效提高學習效率,促進成績的提高。將概念圖應用到學生的預習過程中,需要教師為學生布置作業,讓他們在課程開始之前對基礎知識進行吸收和了解,并畫出結構概念圖。這一過程的實現,需要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對于知識的整體結構進行考慮,實現預習效果,對他們思維模式進行鍛煉的同時,方便他們了解自己的弱項。而且這樣任務布置,可以讓教師方便的檢測學生的預習情況,根據對概念圖的展示就可以看出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從而能夠幫助教師明確教學目標,著重講解學生難題問題,提高課堂效率,提升教學效果。例如:在講解“小車的速度”過程中,教師讓學生回去進行預習,畫出概念圖。學生需要將及速度的概念進行了解,明確公式的計算過程,對小車的運行規律進行明確,將他們之間的關系進行結合和分析,從而才能將概念圖構建出來。這有利與學生的學習,也能夠提高教師的教學效果。
2.2教學過程中
在教學過程中應用概念圖的教學模式,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他們了解知識體系,形成系統的知識結構,促進對知識的吸收掌握,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教師要能夠將教學目標進行明確,然后有針對性的將問題進行解答。教師要先將知識做一個大體講解,然后讓學生根據自己的邏輯思維,將自己的概念圖進行修該,這是刺激學生對知識進行不斷記憶的過程,然后教師將學生的概念圖進行分析講解,指出他們存在的不足,然后給出完整的概念圖,根據這樣的圖例,讓學生根據自己不懂的部分提問,教師進行解答,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在這一實施過程中,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還應該將物理問題與學生實際生活相聯系。例如:教師在講解“拋物線”的相關知識時,要根據學生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事情舉例子,投籃球的過程,踢毽子的過程等等,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這是促進課堂效率提升的重要保證。然后教師要學生談一談拋物線的運動原理,給出相關公式,讓學生畫出概念圖,將個條例之間的關系進行明確,幫助學生理清知識結構,促進對知識的進一步吸收。然后教師要根據學生掌握難點將拋物線的運動過程在坐標系中描繪出來,幫助學生對知識進行吸收,提課堂教學效率。
2.3在知識鞏固階段
高中物理知識的學習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要想促進成績有效提升,還需要學生將知識進行系統理解,加強課后知識鞏固。從高中物理學習現狀中存在的問題來看,很多學生大多表現出公式和基礎知識能夠掌握,但是在實際的做題過程中,卻不能有效應用,促進知識的解答,難以提高學習成績;還有一些學生表現為教師講解過程能夠聽懂,但是一到自己應用的過程中,卻不會套用。造成這種問題發生的原因,大多是因為學生對知識的吸收程度還不夠,不能形成系統的知識結構,也不能將公式和公式進行良好的結合應用。因此。學生需要在對知識結構進行鞏固的過程中,將概念圖進行應用,它不僅能夠幫助學生將不同知識之間的關系進行結合,而且能夠提高學生對概念的深入了解。例如:有些題的設置關系到加速度問題的同時,也會運用到摩擦力的計算,如果學生不能將這樣的關系進行分析,則很容易在解題的過程中出現考慮不周全的現象,導致計算結果的錯誤。因此,學生的知識鞏固過程也同樣需要概念圖的應用。
將概念圖應用到高中物理教學過程中,需要教師將這樣的方法運用到學習的各個環節當中,促進學生對知識進行詳細了解,深入吸收。與此同時,為學生建立系統的知識結構,培養他們的思維邏輯能力。從而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全面發展,提高學生學習效率,促進課堂教學效果,使教育體系得到進一步發展。
參考文獻:
[1]王同杰.概念圖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J].亞太教育,2015,(28):31.
[2]方針.農村初中英語教學及優化路徑分析[J].學理論,2014,(21):241-242.
[3]王景文.概念圖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4,(08):7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