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麗+++張根生
【摘要】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不斷增強和“一帶一路”國家戰略的實施,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重要組成部分的中醫藥文化也成為國家對外宣傳的一個亮點。物質生活水平的提升帶來的是人民群眾對健康品質生活的要求,也使得大家越來越注重保健、養生。中醫藥的“治未病”功能也在此過程中表現地更加突出,可以說,中醫藥事業迎來了一個新的發展機遇期。云南是中醫藥大省,中醫藥產業是云南地區特色產業,它的發展直接關系到云南發展的大局。為更好的推動云南省中醫藥產業的發展,云南中醫藥教育事業也需要適時做出調整,助力云南中醫藥產業發展。
【關鍵詞】新境遇 中醫藥 教育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35-0237-02
一、云南中醫藥教育的內涵
(一)何為“云南中醫藥”
中醫是我國獨特的醫學科學,具有悠久的歷史?!稘h書》中就已經有“中醫”一詞的記載,傳統上“國醫”、“漢醫”等詞匯也都是指“中醫”?,F代意義上的“中醫”一詞出現于近代,主要是為了與西醫相區別,直到1936年,隨著《中醫條例》的頒布,中醫一詞才被法律所確定。
在我國的傳統文化中,流傳著大量與中醫藥學相關的歷史傳說,“神農嘗百草”就是最經典的一個例子。除此之外,大量經典醫藥學著作等文獻留存下來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其中《黃帝內經》是最早成系統的經典中醫藥著作之一,有學者認為它標志著中醫理論體系的確立。
歷史上曾有觀點認為,中醫是漢族的產物。但是現在學者們普遍認為,我國的傳統醫藥學由中醫藥學、民族醫藥學和民間草醫草藥三部分組成,是中華民族的共同財富。當中醫傳播到少數民族地區之后,迅速出現中醫藥學和民族醫藥學的良性互動,在現實中,云南的中醫藥學和民族醫藥學的聯系也十分緊密,中醫藥學為民族醫藥學提供可對比的參照系統,民族醫藥學也豐富了中醫藥學的內容。 “云南中醫藥”一詞的含義正在日漸擴張,包含云南中醫藥、云南民族醫藥和云南民間草醫草藥三部分的大概念,具有顯著的傳統性、民族性和地區性的特點。
二、云南中醫藥教育發展的時代機遇與挑戰
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不斷增強和“一帶一路”國家戰略的實施,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重要組成部分的中醫藥文化也成為國家對外宣傳的一個亮點。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醫藥學是中國古代科學的瑰寶,也是打開中華文明寶庫的鑰匙。李克強總理在批示中指出要突出中醫藥的特色與優勢,為豐富祖國醫學寶庫、增進人民健康福祉、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出新貢獻。
在此背景下,國家層面的相關文件和法規依次出臺。2016年2月22日,國務院印發了《中醫藥發展戰略規劃綱要(2016—2030年)》,; 2016年12月6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表了《中國的中醫藥》白皮書,這是歷史上首個中醫藥白皮書;2016年12月2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藥法》獲得通過,將于2017年7月1日起施行。
云南省也相繼出臺了相關文件,2016年2月3日,云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了《云南省中醫藥健康服務發展規劃(2015-2020年)》;2016年9月30日,《云南省人民政府關于貫徹落實中醫藥發展戰略規劃綱要(2016—2030年)的實施意見》發布。
國家法律和地方規范性文件的制定實施對推動云南中醫藥產業的發展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云南中醫藥教育事業發展迎來了機遇,但是也面臨著諸多挑戰。
(一)老齡化社會
按照聯合國7%的標準,中國已經進入了老齡化社會,云南也不能幸免。普遍認為,老齡化會給經濟發展帶來諸多負面影響。但是,積極老齡化理論認為老齡化社會會帶來服務業需求的增加,也會推動醫療費用的增長,這是有利于中醫藥發展的條件。并且老齡人口在情感上會更加信任中醫藥,因此給中醫藥提供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中醫藥人才需求的大幅增加會給云南中醫藥教育事業發展帶來更多機遇,但是如果不能有效擴大中醫藥教育規模,無法大量培養合格的中醫藥專業人才,那就無法有效地保障老齡人群的健康安全。因此,老齡化社會一方面為云南中醫藥教育帶來了機遇,也給云南中醫藥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中醫現代化
中醫現代化的命題早在清末就已經提出,中醫現代化的要求也早在20世紀末就已經在國務院文件中提出,普遍認為中醫現代化就是“中醫現代科學化”。傳統師承為主的中醫教育模式,在現代依然具有無法取代的重要價值。一方面,中醫現代化必然要求中醫藥現代研究,即用科學的方法研究中醫藥,這個重任自然就落在各高校、科研院所的身上。另一方面,現在已經進入網絡時代,中醫藥教育現代化也要探索“互聯網+”之路。這些都給云南中醫藥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三)中醫藥國際化
現代國與國之間不只是經濟的比拼,更是文化的較量。作為傳統文化優秀組成部分的中醫藥文化,也需要面對國際競爭而不斷國際化。云南省位于我國的西南邊疆,有著較長的邊境線,與緬甸、老撾、越南等國接壤,在歷史上就是中國同東南亞國家交往的重要通道,云南省中醫藥的國際化更顯必要和重要。近幾年,隨著“一帶一路”的提出和推行,沿路各國的交流愈發緊密,云南中醫藥的國際化具有抵抗外來文化入侵,傳播優秀中華傳統文化等功能。與之相關的云南中醫藥教育國際化也應該得到充分的重視。
中醫藥國際化一方面是中醫藥的輸出和各國對中醫藥的承認,另一方面是各國對中醫藥立法的不斷加強。中醫國際化必然要求中醫藥加強標準化建設,更多的交流也必然帶來教學模式和方法的變革。在知識產權日益重要的今天,中醫藥國際化還要加強對中醫藥知識產權的保護和利用,有效維護中醫的合法權益。中醫藥已經輸出到世界上130多個國家和地區,這些國家和地區所采用的中醫藥教育模式則根據各國歷史、現實等國情的不同采取了相應的教育模式。
三、云南中醫藥教育的發展路徑endprint
(一)擴大邊疆民族地區中醫藥學辦學規模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有必要擴大云南中醫藥教育的辦學規模。尤其是,現在還沒有開設中醫藥專業的地州,要盡量創造條件開設相應的中醫藥專業。若實在沒有條件,則可以尋找當地有條件的醫院等醫療機構,建立相應的民族醫藥科室。也可以建立相關教育平臺,選取各民族醫藥傳承人進行授課,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相應需求。
(二)創新高層次中醫藥人才培養機制
就中醫藥學科而言,目前整體面臨資源不足的情況,各中醫藥院校更應該秉持開放的態度,加強交流與合作,共同提高云南的中醫藥教育水平。因此,應該創新高層次中醫藥人才培養機制,設立地州中醫藥教師定期交流培訓機制,以云南中醫學院為平臺,加強對地州中醫藥教師的培訓。另外還可以建立名校名師客座教授制度。云南省政府通過制定相應的鼓勵政策,鼓勵名校名師前往基層地州院校進行一段時間的交流指導,以有效的促進云南省中醫藥教育整體水平的提高。
(三)加強“訂單式”人才培養力度
地方政府可以參照國家農村訂單定向免費醫學生制度,與省內高校簽訂訂單式學生培養方案,一方面可以解決貧困學子的入學問題,另一方面可以解決“下不去、留不住”的問題。這種雙贏的舉措,十分有利于邊疆民族地區醫療資源狀況的改善。云南中醫學院中醫學專業國家農村訂單定向免費醫學生班,就是國家層面的“訂單式”人才培養行動。目前,云南中醫學院與昭通、大理等地州政府已經簽訂了“訂單式”人才培養協議,類似的經驗可以值得推廣。
(四)增強對世居民族醫藥的研究
民族醫藥是云南中醫藥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云南邊疆民族地區最有特色的中醫藥資源。目前尚未進入教學研究序列的各民族醫藥,是云南邊疆民族地區中醫藥教育的重要增長點。加強對這些民族醫藥的研究,一方面可以豐富現有中醫藥研究的內容,另一方面可以借鑒各民族醫藥傳承的特點,為創新云南中醫藥教育模式提供可供參考的經驗。
(五)積極開拓中醫藥教育新領域
在新的時代,不積極融入時代浪潮,就很容易被時代淘汰。云南中醫藥教育不能僅僅停留在傳統思維層面,更應該抓住互聯網+、大數據、老齡化社會等時代特征,積極開拓出符合時代特色的中醫藥教育新領域。
參考文獻:
[1]樊波,梁峻,袁國銘:南京國民政府時期中醫藥立法研究[J],中醫學報,2011 (05):637-639。
[2]鄭進:試論云南中醫藥與民族醫藥之關系[J],云南中醫學院學報,2007(05):1-4。
[3]中醫藥學是打開中華文明寶庫的鑰匙[N],《中國青年報》,2015年12月23日01版。
[4]黨培: 我國步入人口老齡化社會淺析[J], 改革與開放,2010(24):144-145。
[5]武康平,倪宣明,殷俊茹:淺析人口老齡化對經濟發展的影響[J]. 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14 (12):103-108。
[6]宋全成,崔瑞寧: 人口高速老齡化的理論應對——從健康老齡化到積極老齡化[J],山東社會科學,2013 (04):36-41。
[7]余央央:老齡化對中國醫療費用的影響——城鄉差異的視角[J], 世界經濟文匯,2011(05):64-79。
[8]江景濤:中醫現代化路徑之辨[J],科學技術哲學研究,2015 (05):104-108。
[9]嚴燦,王劍,高敏:“中醫現代化”探討[J],上海中醫藥雜志,2000(07):9-12。
[10]貝潤浦,姜春華:捍衛中醫和對中醫國際化的思考[J], 中醫藥文化,2009 (03):17-20。
作者簡介:
苗麗(1984.10-),女,法學博士,云南中醫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講師,研究方向:民族教育。
張根生(1971.09-),男,法學博士,云南中醫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中醫藥文化。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