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澤榮
俗話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在教學過程中只要我們記得這個法寶,就會最大可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這樣學生有了興趣就會產生學習主動性,自然就會事半功倍,達到我們理想的教學效果。就不會教師教得累,學生學得苦了。我們都知道,作為學生沒有不貪玩的,每個人都有懶惰松懈的時候,所以只要我們真正用好監控引導策略,就可以逐漸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找到一條能自我學習的途徑。
一、做好學生的心理工作,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
作為教師,我們一定要做好心理指導,在日常教學中就要灌輸學習的重要性。我平時就跟同學們講:每個人課堂上的學習和練習題是遠遠不夠的,如果課后不努力,不靜下心來自我潛心學習,就不可能有所成就。每個人不論基礎好壞,如果你和別人做一樣數量的練習題,你怎么會優越?“一分耕耘一分收獲”說得就是這個道理。如果你不這樣做,你將失去比別人優秀的機會。成績好壞的起點并不重要,超越自我,做最優秀的自己才是學生努力奮斗的目標。機會是給有準備的人準備的,每個人都必須有自己額外的學習時間,要付出常人做不到的努力才會脫穎而出。沒有付出,怎么會有收獲?每一名學生都要明白做題容易,但是每天都用心把題做好是很難的。所以我們可以使用相應的監控策略,督促他們完成每天的作業,那就需要我們及時檢查,及時通報,及時做好思想工作。萬事開頭難,養成習慣,個別學生會不適應,所以我們要每天堅持檢查和督導,讓學生養成習慣,以后的工作就順理成章,學生適應了就會體驗到其中的樂趣,就會感受到學習語文的快樂。
二、親近學生,讓學生在分享中感受到學習的快樂
作為老師,成為良師當然可以很好地傳授知識。但如果能成為學生的益友,就更能與學生親近,保障學生對你言聽計從。從古到今就有親其師而信其道的說法。如果想讓學生愛學習就一定要用心與他們交流與溝通。為了保障學生不與我們產生距離,更愿意與我們親近,無論他們遇到任何困難,不管是學習上還是生活上,我們都要給予無私的關懷與幫助。另外我引導學生如果發現好的習作就寫在黑板上當做范例,和全班同學分享。每天課前都抽出幾分鐘時間,呈現在黑板上,多數都是很典型的有特點的習作,最容易引起同學們的注意,幾年下來感覺效果很好。我告訴每個學生都要懂得,人生的目標不僅僅存在于一個小班級或學校里,人生更要學會分享。不可以自私封閉,要有開闊的心胸,同學之間要共同進步。一篇好的習作不僅可以展示他們的學習成果,還可以贏得同學們的贊賞,積少成多,累積成冊?;仡^看看,確實有用,無論學生還是教師都感覺是一件有意義的事情。另外要保證作業的數量和質量,這樣學生的成績才會不斷提高,他們體會到了學習甜頭,就會更加積極地投身于學業中。
三、讓學生當“小教師”是一個好的教學方法
教會學生一些正確的學習方法,要比教會他們多少知識更重要。不同人對好的學習方法有不同的見解,會學習是學習能力的一種表現。為了讓學生有鍛煉的機會,我經常鼓勵學生上臺講課,他們為了能把課講好,就得在課后鉆研教材,查找資料,精心組織課堂步驟和程序。讓我自豪的是我的學生經過一段時間培養,都可以代替我完成很多教學任務,做好一名“小老師”。我輔導學生如何利用網絡、多媒體課件等去上好每一節課。課堂上同學們很興奮,紛紛提出很多問題,甚至有些同學還“刁難”他們,不過由于他們準備充分,多數時候都能應對自如。最重要的是,厭倦了每天同一個老師,同一個風格的教學方式,就會很喜歡這樣的授課方法,注意力會更加集中。當老師的人都知道,在給別人講知識的同時自己的記憶才是最深刻的。這樣的教學方式除了得到同學和老師的認可,更重要的是他們的學習態度轉變了,積極性提高了,學習成績穩步上升了,真正實現了角色的轉換。我很多時候只要輔助他們分工,監督檢查就可以,全民總動員,大家在快樂中學習何樂而不為呢?
總之,作為教師我們要走進學生的心里,課堂上傳授給他們良好的學習方法,用飽滿的精神狀態去上好每一節課,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就是這個道理。課后我們要耐心輔導,答題解惑,這樣持之以恒,用愛心、耐心和科學的方法去澆灌他們,就會有收獲。每個學生都是一朵花,只不過開的時間不一致,我們用心去澆灌,遲早會看到花朵怒放。每個教師要守住心靈的寧靜,不斷創新地去工作,滴水穿石,每天邁出一小步的嘗試,就會給孩子們更廣闊的天空。莫以善小而不為,時代的進步,教育的改革,責任擔當,我們義不容辭。探索是辛苦的,研究也要頂住各方面的壓力。幫助學生實現夢想,是每個教師永恒的追求,我們無怨無悔。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