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加紅
摘要: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對教材進行適當的拓展能夠豐富教材內容,同時也能讓學生的知識點得到拓展,打破唯本為綱這一教學緊固。為了能夠有效地實現這一目的,本文主要對運用微課拓展初中數學教材進行了思考。
關鍵詞:微課;初中;數學教材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7)07-0033
現如今,社會發展較為顯著的趨勢就是“微”事物的應用,這一概念已經滲透到了各個領域中,具體表現為微課在教學領域中的應用。微課的存在為教學提供了較為豐富的教學資源,拓寬了學生學習的途徑和渠道,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但是,在運用微課對學生進行初中數學教學的過程中,很多教師都是運用微課來突出教材中所存在的重點和關鍵,但是,對于運用微課來拓展初中數學教材卻存在一定的問題。針對這一點,筆者也對其進行了以下分析:
一、運用微課將抽象的初中數學知識拓展成形象化知識
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數學概念是整個教材的基本,也是學生今后解題的關鍵。但是,長時間以來,初中數學概念在學生心中的形象都是抽象、枯燥并且難以理解的,所以學生在教師講解概念的時候,大多提不起興趣。而運用生動且形象的微課就能夠有效地改變這一弊端,因為微課本身特征就十分形象,這個時候就能調動學生感官,同時讓學生思維得到激發,這樣學生在學習過程就會感覺十分有趣生動,從而就會主動投身到教師概念知識講解過程中,最終就能夠很好地幫助學生理解抽象的知識點。因此,教師在運用微課對學生進行拓展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運用微課將抽象的初中數學知識拓展成形象化的知識。例如,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平方根定義”相關內容教學的時候,這一內容本身就較為抽象,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很難理解這一概念,這個時候教師就可以運用微課,將x2形象地當做一盆植物,而2則是植物的葉子,x是植物根部如果x2=a的話,x就是植物的跟,也就是說x是a的平方根,而x2=a實際上就是一個平方運算,這就表示平方根是屬于平方運算中的東西。通過這一方式來形象地講解平方根相關概念,這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就能很好地理解這一數學概念,有效地保障教學質量。
二、運用微課將初中數學中的復雜關系拓展為圖示化
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教材中所存在的一些知識點之間都是存在關聯的,而且這些知識之間的關系是隱藏在數學教材中的。這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將數學教材中那些知識點之間的關系理順,就能有效地幫助學生理清教材中各個知識點之間的關系,從而就能有效地打通學生脈絡,讓學生對數學整體知識有一個了解,讓學生真正懂得融會貫通。而要想實現這一目的,教師就可以在教學過程中運用微課來將教材中所存在的那些復雜關系,通過圖示化的方式展示出來,抓住新舊知識點之間所存在的連接點,然后運用微課設計出具有導向性的問題,以此來為學生鋪設關系理解的橋梁,真正將抽象畫的數學關系轉化成具體的圖形關系,這樣就能有效地實現新舊知識間的滲透和遷移,同時讓學生初步構建出較為完整的認知結構。例如,教師在幫助學生理解數學知識點所存在的關系的時候,就可以運用微課中所存在的幾何畫板、坐標軸等可視化工具來對數學關系進行拓展(如圖1),這樣學生思路也會更加的清晰,從而就能有效地實現運用微課將初中數學中所存在的復雜關系拓展為圖示化形式,真正讓學生懂得這些知識點之間所存在的聯系,促進學生數學能力的提升。
三、運用微課將初中數學中靜態知識拓展為動態化知識
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教材上所存在的知識點都是靜態的表現形式,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如果能夠將這些靜態知識轉化成動態化的知識,學生思維能力也就會更加的活躍,從而就能最大程度促進教學質量的提升。而微課本身顯著特征就是動態化、過程性信息,所以,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就可以積極深入教材內部,挖掘其中所存在的一些可以轉化成動態化的知識點,然后運用微課對其進行合理的設計和制作,這樣就能最大程度發揮微課在初中數學教材拓展中的價值,讓學生真正在微課教學過程中有所獲得。例如,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數學“圖形變化”相關知識點教學的時候,針對于其中所存在的平移、翻折以及旋轉等相關知識點,就可以運用微課將其轉化成動態化知識,因為其本身動態特性十分的顯著;但是,對于一些動態性特征不怎么明顯的數學內容,則可以對其進行拓展教學,就比如說數據統計、函數概念等知識點,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將這些信息展示的順序合理的設計出來,運用微課將其信息動態化呈現出來,這樣就能讓學生思維跟著微課來發展,從而最大程度地幫助學生理解相關知識點,并且還能加深對這些知識的印象。為此,在運用微課對初中生進行數學教材拓展的過程中,教師一定要意識到微課的價值和特征,將教材中所存在的靜態知識拓展成為動態化知識,以此提高教學效率和質量。
四、結語
綜上所述,運用微課對初中數學教材進行拓展有較為顯著的作用,能夠有效地將抽象知識形象化,也能將一些較為復雜的數學關系利用微課圖示化,最后針對一些靜態化的知識點還可以將其變得動態化,從而就能有效地幫助學生掌握相關知識點,最終促進學生數學能力的提升。
(作者單位:陜西省子長縣秀延初級中學 71730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