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穎穎
社會和基礎教育的深刻改革,迫切要求小學教育要努力培養小學生的自主能力、創新能力、實踐能力,促進他們素質的全面發展。二十一世紀是“創新”的世紀,“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自學、自強、自立、自律,做合格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不僅體現了全面發展的思想,還包括了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思想。而少先隊組織則是整個教育事業中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學校教育的得力助手。少先隊教育少年兒童的主要途徑是開展豐富多彩、生動活潑的少先隊活動。少先隊的活動是少先隊的生命。少先隊的性質、宗旨、功能都要通過少先隊活動來體現和實現。沒有豐富多彩的少先隊活動,少先隊組織便成了一個空殼,也就失去了對少年兒童的吸引力。因此,少先隊的活動越生動,少先隊的生命力就越強,對少年兒童的教育作用就越強,就越能有效地推動整個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
馬克思說:“只有在集體中,個人才能獲得全面發展其才能的手段;只有在集體,人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自己。”在集體教育條件下,個性的優化發展特別有利,特別重要。體現兒童本質的自主性、獨特性、創造性,正是兒童全面發展的基礎和動力。少先隊是一個有組織有領導的兒童集體。它是促進人的個性全面發展的肥沃土壤。少先隊員是社會的一員,少先隊是兒童的社會組織,每個兒童有其共性也有個性。人的個性發展是人成長的基礎和動力。
我作為一名輔導員,在組織少先隊活動時,非常尊重隊員的人格,有意識地培養他們良好的個性,鼓勵他們努力追求自己的目標,張揚自我。
一、中隊事務,班級學生人人參與
少先隊組織是少先隊的自主性組織,少先隊教育是少先隊員的自主性教育。真正的創造要求主體要有高度的自主性。因此,要把隊組織管理的主動權還給學生。
學生是班級的主人,大小事務學生都有參與的意愿。輔導員教師只要放手讓學生去做,久而久之,效果就會立竿見影。低年級學生比其他年級段的學生更喜歡表現自己,在這種情況下,讓學生參與中隊事務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創造力,還能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輔導員教師搞班隊活動,需要做的準備工作很多。我們提倡活動要“全員參與”,鼓勵隊員創新。作為輔導員教師,應當有目的地在班級中培養一支具有一定工作能力和指揮能力的隊干部,有意識地培養全中隊的集體凝聚力,有意識地使隊員們愿意、喜歡上班隊活動課。當這種氛圍形成后,就好比是鮮花有了土壤,大廈有了根基。
為了給隊員創造活動環境,我們出謀劃策,集思廣益。例如,結合文明禮儀教育,我班組織了“學禮儀,做文明少年”主題隊會,班會的前期準備工作全部交給學生,由中隊長帶頭,隊員分工協作,有的策劃,有的寫稿,有的查資料,大家熱火朝天,干勁十足。到了正式活動時,輔導教師只是做了總結。活動過程中,學生大膽表現,暢所欲言,十分成功。可見,把活動的主動權交給隊員,讓隊員在活動中大膽地表現自我,會唱的唱,會跳的跳,會寫的寫。這樣在愉快的活動中,隊員們的個性得到了充分的釋放,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也得到了培養。
二、開辟園地,突出學生自我個性
每一個兒童都有權選擇自己喜歡的文化生活的方式。在新課程改革的宏觀背景下“一切為了每一個學生的獨特發展”,我們的中隊文化建設也應借鑒這種理念,關注每一個隊員,讓每一個隊員在中隊中都有一席之地,使每個隊員都能獲得成功的體驗,讓每一個隊員都能快樂成長。
隊員都熱衷于新事物,有較強的好勝心,愿意表現自己,基于這一點,我在班級大力開展各項特色活動,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得到發展。
1.爭章活動,多姿多彩
過關章、紀律章、衛生章、學習章、文明章等各種各樣的獎章對學生充滿了誘惑。從而使他們對“爭章”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為進一步鼓勵隊員“爭章”,班上有爭章薄來記錄隊員的爭章情況,每個隊員都有爭章本,每周小評一次,每月最后一周的班隊課為爭章考評課,考評結束將每個隊員所爭到的章寫在爭章薄上。這樣“爭章”就成了少先隊員最關注的事。為了獲得盡可能多的章,隊員們都能認真對照每項獎章的達標要求,想方設法逐條爭達。于是,不愛學習的學生都能按時按質完成作業了,不愛勞動的學生也帶頭掃地……雖然很累,但看到自己又得了一項獎章的時候,心里總是甜滋滋的。可見,在爭章活動中,我采取激勵機制,激發了學生的創新興趣。
2.中隊干部輪流當,鍛煉隊員才干
作為跨世紀的一代新人,應從小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學會向別人學習,學會與別人競爭。每個隊員都希望自己能成為一名光榮的少先隊干部,我們就應該給隊員們創設一個民主平等的教育環境,尊重隊員的民主權利,支持隊員的創新精神,讓隊員認識到少先隊是自己的組織,要學做小主人,幫助隊員揚起理想的風帆。輪流當干部也可以給隊員提供均等的鍛煉機會,讓更多的人能在為中隊服務的過程中體驗到做一名少先隊員應有的責任感。
3.校隊、班隊活動,展示自我
學校的“畫信社”“合唱隊”“英語話劇社”等,為隊員提供了一片廣闊的展示自我的天地,使他們在活動中能充分發揮自己的特長,凸顯自己的個性,找到適合自己的舞臺。
班隊活動課也是展示自我的好機會。在一些七八歲的孩子眼中,只有豐富多彩的活動才會有吸引力。諸如開展“誰做的好事多”隊會,舉行“賽詩會”,組織“七彩美術童年比賽”,組織“趣味運動會”,參加校藝術節文藝演出等,在每次活動前輔導員都要提醒小隊員分工找資料,相互合作。這些活動的開展,從準備到結束,輔導員都只做場外指導,不斷地鼓勵學生參與,讓隊員成為主角,讓學生能在自主、積極的實踐活動中滿足自我實現、個性發展的需要。孤僻、不合群、膽小性格的孩子會逐步轉變,每個人都可以自豪地說:“我有優點”。
三、激發自尊,揚起學生個性風帆
每個學生都蘊藏著無窮的潛力,輔導員要多鼓勵學生,讓它成為培養學生創造力的基礎,讓學生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喚醒主體意識,增強自信心。
孫子曰:“贈人以言,重于珠寶;傷人以言,重于劍戟。”說話真的是一門很大的學問,明明是同樣的內容,由于表達的方式不同,給對方的感受也不同。學生的判斷能力較弱,教師的心理投射是他們形成自我評價的主要來源,這在小學低年級尤其明顯,學生需要從教師給予的肯定性評價中確立自信心。如果你在寫成績報告冊時,說他聰明,能干,多寫一些激勵性的語言,他就認為自己確實是這樣,遇事敢于自己動手去做;如果你平時老是講他傻、沒出息等,他就會覺得自己真的不行,失去自己動手去做的信心。
自信是一個人走向成功的最基本的心理條件。一個充滿自信心的學生和一個灰心喪氣甚至自卑的學生,不論在什么方面的差異都是顯而易見的。學生只有樹立了自信心才會力求上進,才能樹立起自信。
在活動中要善于利用時機采取靈活多變的手法,發掘學生的優點或讓學生意識到自己的優點,這就抓住了樹立學生自信的入軌點。同時在活動中,教師的信任有時能極大地增強學生的自信心。信任是打開學生封閉心理的一把鑰匙,也是樹立學生自信、自尊的“催化劑”。
后進隊員一般是品德行為與學習成績較差的少先隊員。在小學處于后進層面的兒童,只要教育得法,一般都能轉化為個性健康的人。輔導員要優化后進隊員的轉化過程,為他們提供公平的個性發展機會。要使后進隊員感到幸福,就要發現其長項,激勵他們,給他們表現自己的機會。達到目標最好的辦法就是讓他們參與集體工作。每個人都不可避免地存在或這或那的缺點,而這些缺點正是學生自信之舟航程中的礁石,幫助學生正視缺點并且克服缺點,才能使學生更好的輕裝上陣,揚起自信的風帆。
在少先隊的活動中,要以促進學生的發展為中心,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努力培養他們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雖然學生的一些想法、做法還顯得很稚嫩,只要我們有一顆堅定的心,只要我們努力開拓,積極進取,就一定會打造一片新的天空。
(作者單位:江蘇蘇州市金閶實驗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