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正輔
摘 要:高中地理知識包括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內容構成相對復雜,對學生的學習帶來了一定的難度,而地理比較法可以通過比較有關聯的內容,對師生邏輯思維進行綜合利用,為學生構建系統完善的知識框架。在高中地理教學過程中,由于地理知識的不同,導致地理比較法也有所不同,這就需要教師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進行比較教學,引導學生掌握地理知識及其規律,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促進教學質量的提升。本文就對地理比較法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進行分析和探討。
關鍵詞:地理比較法;高中地理教學;應用
一、高中地理教學中應用地理比較法的意義及注意事項
(一)應用地理比較法的意義
將地理比較法應用于高中地理教學中,其意義主要可從如下幾點進行分析:①引導學生自主思考:地理比較法需要師生之間的通力合作,教師在教學中采用這一方法時,可以引導學生培養這種學習方法,使學生在今后的學習中加以靈活運用。如教師在課堂上提出問題:請同學們自己分析這兩者的異同點?學生在思考的過程中會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②提高課堂的趣味性:地理比較法涉及列表和圖形等多種形式,可以活躍課堂氛圍,增加課堂的趣味性和生動性,吸引學生的注意,激發學生的課堂參與度,提高教學效率;③強化知識間的關聯性:在教學中應用地理比較法,能夠有效銜接不同的地理知識,對不同知識點之間的關系加以強調,以便學生熟練掌握地理知識。當然該方法在實際應用過程在存在一定的不足,教師可以將地理比較法與其他方法進行結合,進而充分發揮出該方法的應用效果。
(二)應用地理比較法的注意事項
首先,注意強化比較后的分析與歸納。在高中地理教學中采用地理比較法的目的就是增強學生對知識的分析與歸納能力,只有學生通過對比形成自身的知識框架,才能真正掌握所學知識。因此教師在具體教學中應引導學生進行自我總結與歸納,使學生形成正確的認知結構,提高邏輯思維能力。以區域地理教學為例,教師利用地理比較法來對比分析兩個工業區的發展阻力、形成原因、發展方向等,通過詳細講述使學生了解具體指示,對其進行歸納與總結,然后將所學內容成功運用到第三個工業區的分析中,形成舉一反三的能力。
其次,注意與其他方法的綜合應用。通常高中地理中的許多內容不能只單純依賴于比較法,還需將其與推理演繹法、畫圖法、綜合分析法等其他教學方法相結合,綜合運用多種方法進行教學,使復雜抽象的知識變得直觀簡單,以便學生輕松掌握知識,提高學習效率。如講解“水的運動”時,教師可根據洋流運動圖示講述不同因素形成的暖流和寒流的運動,或者是講述在不同風帶與不同半球作用下,同一性質洋流發生的運動方向變化等,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掌握。
二、地理比較法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具體應用
(一)圖表比較法的應用
教師在高中地理教學過程中,要想使學生直接了解某些地理知識,可以采用圖表比較法的方式進行直觀教學,或者是利用多媒體技術播放各種生動形象的圖表及圖形,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學質量。如講解《大氣的熱狀況與大氣運動》時,利用多媒體技術制作生動直觀的圖像課件,通過圖像展示準靜止鋒、暖峰、冷鋒的生成及運動,讓學生更好地理解重要知識點。又如學習“農業區位的選擇”時,教材中附有青藏高原和長江三角洲這兩個地區的地理圖片,教師可根據圖片上的顯示,引導學生完成二者的區位條件比較,并對各地區適合耕種的農作物進行總結。
(二)同類比較法的應用
同類比較法主要是指教師結合某一問題,鼓勵學生對現有的知識進行靈活運用,從同類型的事物或地理現象中找到二者的異同點,將其應用于高中地理教學中,能夠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鞏固其所學的地理概念,使學生能在短時間內充分掌握新的地理概念,提高地理教學的有效性。例如:教師講述“北美溫帶氣候環境”的相關內容時,可以引導學生回顧之前所學的亞溫帶氣候的知識,并提出如下問題:亞洲與北美洲有許多共同的特征,請分析兩塊大陸之前有著怎樣的共同特征?學生為了解答這一問題,紛紛翻閱教材進行回答:由于地理環境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兩者的氣候會在大氣環流的作用下而發生變化,呈現出氣候多樣性的特征,同時兩者也具有相似性,如都是典型的大陸性氣候。教師肯定學生的回答后繼續提問:由于諸多因素的影響,兩塊大陸之前具有一定的差異性,試找出這些差異。有些學生通過查找資料或教材后回答:海陸位置的不同是兩塊大陸的主要差異,如北美洲擁有西海岸溫帶海洋性氣候和極地冰原氣候,而亞洲具有典型的赤道多雨氣候。教師在學生回答結束后予以肯定和贊揚,繼續運用地理比較法引導學生探究亞洲和北美洲之間氣候差異的成因。
(三)概念比較法的應用
對于高中地理知識而言,其中許多內容都需依賴于學生的記憶和理解,而學生在學習有些相似的概念時極易發生混淆,這就需要教師總結這樣的知識內容,通過詳細的例子進行說明,使學生明確理解二者或多者之間的區別及聯系。例如學習“地方時與區時”的相關知識時,由于這些知識存在理解與計算層面的難度,大部分學生在具體的學習中易混淆二者的概念,影響計算的準確性。因此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可以采用圖示法的方式來體現二者的范圍,這樣學生能夠知道區時是指每隔15個經度為一區時,而地方時則與經線相關,更好地保證計算的精確度。
三、結束語
總之,地理比較法作為一種科學高效的教學方法,利用人類思維特點引導學生通過參照和對比進行高效學習,將其應用到高中地理教學中,可以使抽象凌亂的知識變得直觀系統,強化知識之前的關聯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地理思維與邏輯思維,提高教學質量。隨著現代化教育的快速發展,為了進一步提高地理比較法的應用效果,教師紛紛引入許多相關的應用方式,有效滿足了地理教學的要求,有利于實現基礎教育事業的良性發展。
參考文獻:
[1]和小芳.地理比較法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赤子(上中旬),2014,17:66.
[2]王奉杰.探究地理比較法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J].學周刊,2015,28:139.
[3]陳良豪.試論比較法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6,06:75-77.
[4]王健康.試論比較法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實際應用[J].成功(教育),2012,16:12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