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彩秀
摘要:新課標強調重視對初中語文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這是非常正確的。但筆者以為,根據初中語文教師所處環境和教學對象的不同,課程資源的開發利用也應具有自己的特色,不能強制一律。本文從自己所處的邊疆貧困地區農村初中語文教學的實際出發,對在教學實踐中如何開發利用語文課程資源的問題,闡述了自己的一些認識和做法,以期能在同行中收到拋磚引玉之效。
關鍵詞:初中;語文;課程資源;開發和利用
九年制義務教育語文新課標在《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中指出:“語文課程資源應該是開放而富有創新活力的。要盡可能滿足不同地區、不同學校的需求,確立適應時代需要的課程目標,開發與之相適應的課程資源,形成相對穩定而又靈活的實施機制,不斷地自我調節、更新發展?!贝送猓抡n標在《教學建議》部分又特別指出:“語文教師應高度重視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創造性地開展各類活動,增強學生在各種場合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通過各種途徑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從新課標的這些話中可以看出,初中語文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是養成和提高初中學生語文素養的一個極為重要的環節,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必須受到充分的重視。那么,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初中語文教師又應如何根據“因地制宜”的原則,創造性地去開發和利用好語文課程資源呢?筆者認為,教師應從課本資源和校本資源這兩個主要的方面著手,
一、充分發掘教材資源的潛力
教材資源,包括教科書、教學參考資料、配套讀本、教學掛圖、練習冊、工具書等。這些資源,看似普通,但教師如果眼光獨到,在教學中善加利用,對養成學生的語文素養,將能發揮關鍵的作用。對我們這樣的邊疆貧困地區農村初中而言,教科書一直是語文教育的主要課程資源,在教學中發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因此,根據新課標的培養目標要求,立足學生的身心特點和實際認知程度,充分挖掘教材資源,將基礎知識教學、閱讀教學和作文訓練有機結合,使學生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諸方面都得到鍛煉提高,是我們在教學中必須遵循的原則。如果脫離環境和實際的制約,而忽視對教材這一主要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我們就會在教學中犯因小失大的錯誤。筆者在教學過程中,是從這樣幾個方面來開發和利用教材資源的:l、深鉆、吃透教材。 教材是實施課堂教學的依據,全面深入地把握教材、精心設計教學方案,科學選用教學方法,是取得課堂教學良好效果的前提,只有做好了這一步,后續工作才能順理成章地進行。2、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學生是教學的主體,教師的一切教學活動都要圍繞學生來進行,所以在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從尊重學生的個性和人格出發,根據學生的實際認知程度,在教學中努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在聽、說、讀、寫的過程中都能發揮出最大的學習潛能,使每個學生都能在語文學習中得到相應的發展。3、努力克服教材資源開發中的困難。對我們邊疆貧困地區的農村初中而言,即使在開發教材資源的過程中,也會遇到一定的困難。譬如新課標要求學生閱讀的一些課外書籍,由于很多學校沒有圖書館,往往不是每一個學生都能找得到這些書,而這些書對于鞏固學生所學語文知識、拓展學生的視野是很有幫助的。為此筆者通過自己出面幫學生向縣圖書館借閱,發動學生互相交換閱讀等方式,來克服這些困難,以達到新課標的要求。
二、努力開發和利用好校本課程資源
在我們邊疆貧困地區,初中語文校本課程資源要說貧乏也確實貧乏,像遠程網絡教育、電影院、劇場、圖書館、多媒體教學手段等都屬稀缺資源,開發利用起來的確有相當難度。但是,邊疆也有邊疆的優勢,只要教師有大的胸懷和視野,也是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使校本語文課程資源相對豐富起來的。譬如筆者所在的龍陵縣,雖是一個多山而又面積遼闊的貧困縣,但其歷史和人文底蘊卻非常豐厚,也是歷來的兵家必爭之地。例如1942年中國遠征軍的入緬抗日和1944年中國軍隊在滇西對日寇發動的收復失地的大反攻,龍陵縣都與其關系十分密切。龍陵縣從1942年5月到1944年5月,曾淪陷日寇之手達兩年之久,日寇在縣城和松山構筑了永久性的堅固工事,欲將其作為進攻昆明和重慶的跳板。所以在1944年的反攻中,中國軍隊在松山和龍陵縣城都遇到了日寇頑強地抵抗,兩地的進攻都歷時數月之久,傷亡人數達數萬人,才最后將其攻克,將日寇趕出國門之外。中國軍隊的英勇頑強和慘烈犧牲,日寇的垂死掙扎和占領期間所犯下的慘無人道的罪行,古戰場所殘留的塹壕、碉堡、慰安婦遺址等,都是很好的語文校本課程資源。更重要的是,著名的松山戰役就發生在臘勐境內,離學校不太遠,于是筆者將這些編成系列故事,在課外或課堂有機穿插講給學生聽,并利用節假日組織學生參觀抗戰遺址,聽抗戰老兵作報告,這些做法,使學生了解了發生在自己家鄉的歷史事件,懂得了落后就要挨打受辱的道理,從中受到了深刻的愛國主義教育,對語文教學也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
三、結語
開發初中語文課程資源的途徑還不止上述這些,筆者認為只要是符合新課標的要求,能促進初中語文教學的相關資源,都是可以進行科學的開發和利用,使之為初中語文教學服務的。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全日制九年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年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