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悅
摘 要:現代環藝設計經歷了紛繁復雜的理念與技巧的演進,進入新時期后愈發凸顯出傳統文化元素潛在價值的巨大影響。現代環藝設計應用傳統文化元素乃是行業變革中非常重要的一環。本文分析了現代環藝設計中常見的問題,并就其應用傳統文化元素提出了若干建設性意見。
關鍵詞:傳統文化元素;現代;環境藝術設計;應用
中圖分類號:TU238;G1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7)24-0158-01
作為主要和建筑相關的設計與裝飾專業,環境藝術設計本身其實有著十分悠久的歷史,比如中國傳統古代建筑與園林等就是極具代表性和典型性的傳統環境藝術設計。只是進入現代后,由于多元化設計理念和手段的異軍突起,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于是有了與古典或傳統設計截然不同的特點。尤其是眾多現代設計思想、主義等越來越多融入環境藝術設計領域,現代環藝設計甚至呈現出亂花漸欲迷人眼的狀態。但是在過度紛亂與復雜過后,浮躁漸漸平息,傳統文化的厚重、深沉愈發顯露出時間積淀后的價值。于是,在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中應用傳統文化元素又開始呈現出峰回路轉后的新狀態。
一、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中的常見問題
與其他與設計相關的行業類似,現代環境藝術設計最初起源與蓬勃發展之地也是以歐美為代表的西方國家。當種種令人眼花繚亂的設計理念和手段逐漸進入本土后,中國的現代環藝設計經歷了一段并不算短的迷惘時期。而這其中出現的不少問題則是中國現代環藝設計中比較典型的常見情況,比如全盤接收后的過度模仿。基于文化環境的差異性,國內現代環藝領域雖然對外來設計思想進行了迅速吸收,卻也因不具備相應的文化底蘊與氛圍而出現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問題。一些設計未能充分考慮設計與環境的適應性,僅僅出于標新立異的目的而突兀地進行,導致設計與環境間格格不入,不僅顯得生硬刻板,甚至有狗尾續貂之嫌。
二、傳統文化因素在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中的應用策略
1.充分而全面的繼承隨著時間的推移與東西方文化的相互交流,當中國現代環藝設計人著力于研究西方設計思想時,西方設計界其實也在同樣關注著古老東方神秘又悠久的傳統文化。而這種關注或好奇正在讓充分而全面地繼承成為現代環藝設計應用傳統文化因素的途徑之一。雖然只是極其微小的局部,然而傳統中國古典園林設計中的核心元素“留白”卻給了西方人以全新甚至震撼的感知。按照西方環藝設計思路,最重要的部分必定會居于設計空間的正中,但當他們發現中國傳統園林中空的設計理念時,不僅沒有感受不適,反而以一個全新的視角發現了“虛空”給進入園林的人以精神上放松與安撫的重要性。東方園林的飛檐、斗拱、長廊盡數依著四壁排列,看似隨意的設計卻讓身臨其境者既可在無遮攔的園林里放眼四圍的景致,又能同時成為景中人安享靜謐休閑的時刻。
2.不拘一格的創新發展。這類策略對于傳統文化元素的應用乃是在充分汲取內蘊基礎上非常大膽的突破,如同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精髓一般,以傳統文化精神作底,再全面應用西方設計元素進行創新。作為從事現代經貿業的重要建筑,經貿大廈的設計無疑集中了最高精尖的現代設計思想與技術。而中國傳統商業思想中“節節高”的美好寓意卻又通過古塔的意象得以展示,于是包裹著最典型傳統文化元素的高塔便借著高樓的外形進行了現代化的演繹。
3.在傳承基礎上的融合。既體現傳統又兼顧現代應當是現代環境藝術設計應用傳統文化元素最典型也最常見的一種創新形式,也就是無論表相或內在都同時體現出古老與現代、東方與西方的文化思想與設計理念。這類應用策略可以從香山飯店中得到最顯著的表現。在色彩應用上,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崇尚清淡簡約的特點得到了充分體現,以白色為主,間以少量的灰褐色與淡褐色使飯店體現出雅致沉穩的整體氛圍。而飯店前部主要建筑組成的庭院則沿襲了中國古建筑“朝南開、三面圍”的傳統,同時又在飯店后部設置了假山與池水,使前后交相呼應,不僅使設計更具連貫性,也使飯店主體成為中式園林中的一部分。但是,設計師并未遺忘飯店作為現代旅游建筑的根本職能,其在正門上使用的則是西式建筑中廣場形制的設計,開闊、少綠植,滿足了現代化飯店的旅游功能。而這種在傳承基礎上的融合不僅成就了香山飯店,也成為現代環藝設計應用傳統文化元素的典范之一。
傳統文化元素在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中的應用,可以說是一種借助傳統理清迷亂的舉措,是中國現代環藝設計經歷全盤吸收西方設計思路和手段后的理性回歸與更加清醒的認識。立足于中國傳統文化元素的現代環境藝術設計是在汲取了西方環藝設計思路的經驗之后,與本土傳統文化元素進行的二度創造。這樣東西并舉、內外交融的應用不僅讓環境藝術設計切中了時代發展的脈搏,同時也讓本土環藝設計得以立足于傳統文化深厚土壤的支撐,使現代環藝設計有機會和條件走一條個性化、特色化的民族設計道路。應當說,現代環境藝術設計應用傳統文化元素恰恰是應了“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一說,既讓環藝設計符合時代發展變化的大勢所趨,又不全然脫離了本土悠久的歷史文化傳承。這不僅是新時期中國現代環藝設計實現超越與突破的順勢之舉,也是在轉型升級的關鍵節點以創新實現未來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
參考文獻:
[1]陳沖.試論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在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中的運用[J].包裝世界,2014(0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