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冬梅
初學英語的小學生,對英語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如果教師能抓住這一點加以正確引導,樹立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將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這就要求教師充分備課,要有統攬全局,駕馭教材的能力,進而努力營造富有樂趣的課堂教學氛圍,這樣才能更好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率。本人就此談談在英語教學實踐中總結的方略。
一、 創設濃厚的英語學習氣氛
教師要努力創設學習英語的課堂環境,為學生提供聽說讀寫的機會。比如:教師在課堂上一定要說英語,開始時學生可能聽不懂,老師可以適當解釋,還借助手勢表情。天長日久學生自然就會有長足進步,當然,課堂上也要要求學生盡量用英語表達,教學手段應形式多樣,要創設生動活潑的教學環境與良好的語言環境。
1、用輕松、愉快、活潑的課堂氣氛調動學生的學習英語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引起他們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主體參與意識。教師在教學時要用輕松活潑的氣氛影響學生的情緒,因為學生的情緒會直接關系到教學的效果。美國教育學家布盧姆曾說過:“一個帶著積極情感學習課程的學生,應該比那些缺乏熱情、樂趣或興趣的學生,或者比那些對學習材料感到焦慮和恐懼的學生,學得更加輕松,更加迅速。”
2、根據小學生好動、好奇的生理和心理特點,上課教學宜兼收并蓄,集各家所長,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應用綜合的教學路子。如:情景法、直接法、討論法、練習法、視聽法、交際法等等,只要有助于實現教學目標的都可采用。
3、低年級的小學生很難保持學習的持久性,特別是對一門完全陌生的語言。因此,小學英語課程安排時宜短時間、高頻率,保證學生每周都能多次接觸到英語并有足夠的實踐量,小課時又能避免學生因長時上課而覺枯燥乏味,以致思想開小差,短課時能有利于保持學生的新鮮感,使教師能更有效的實施課堂教學。
二、借助實物教學,縮短英語與學生生活的距離
在英語教學中,教師如只用貧乏的語言講解新知識,學生會記不住,認為內容枯燥乏味,學習效果也不佳,而利用實物進行教學,能調節課堂氛圍,加深學生對所學內容的印象,便于學生理解和掌握。
學習“Lets learn”時特意事先準備好一些實物,諸如:onion,tomato,potato,cucumber,carrot之類。放在一個大塑料袋子之中帶到教師,展示一個實物,學習它相應的單詞,接著用來練習Whats this? its a /an… Is it a/an… ?Yes,it is… No,it isnt…等句型。最后教師讓學生從袋子中摸出一樣東西,讓老師問,學生答,答對了還有小獎品。課堂情緒很高,所教的幾個單詞學生很快就掌握了。
三、通過扮演角色,訓練口語能力
學生學習英語主要是英語課上,缺少應用英語的環境和場合,所以老師就要在課堂上努力提供情景給予學生操練的機會。表演能使學生熟練地掌握所學的內容,增強運用學過的句型的能力,提高口語表達能力。如筆者在講授PEP 四年級下冊Unit 5 A Lets talk 時,學完新單詞,同學們預習一遍對話,三個學生自告奮勇做表演,一個扮Mom,一個演Amy ,另一個是Assistor 兩位學生一同走進“服裝店”,進行選購衣服,問價錢等。同學們輪流表演,教師也不時加入其中。同時,教師鼓勵學生根據所學課文內容靈活自由地表演,強化所學知識,讓學生真正提高在交際中應用英語的能力。功能教學是近些年來倡導的實施素質教育的一種新型教學思想。它以一定的教學情境為切入點,使學生在一個真實或虛擬的情境中進行交際、交流,培養開放思維,以利于學生形成能夠用英語進行簡單日常交流能力。同時根據《小學英語教學要求》,要注重學生交際能力訓練,而英語的交際功能又是在一定的語言情境中體現的。可將情境教學與功能教學相結合。如在導入第五單元LetsEat時,教師可以進行一個實際的操練,讓學生課前(及課后)到快餐店如Macdonald,KFC中去感受快餐文化。然后,在教學中的導入階段教師就有了前期鋪墊,索性將英語課布置成一個快餐店。在此導入設計中教師通過事先布置學生去感受真實的情景;然后在教學中又設計一個虛擬的教學情境,烘托了氣氛。因此,在學生學習興趣較濃、新鮮感還未消失的字母教學階段,教師應抓住這個良機,在聽、說、讀、寫上嚴格要求,使學生養成早起讀、聽英語,書寫認真仔細,敢于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學過的英語等習慣。如果在這個階段忽視了學習習慣的培養,以后花再大的精力也難以取得明顯的教育效果。
另外,學生們的先天條件,后天環境、生長經歷的不同,決定了他們的接受能力、感知、動機,心理個性的客觀差異。因此,在教學過程中,主體目標制定后,根據不同學生的特點,制定具體分層目標,設計不同教學活動,如提問、練習,課后作業和測試等。
四、唱英語歌曲,寓教于樂
歌曲不但是一種音樂形式,而且是一種很重要的教育方式。把英語歌曲與英語教學密切地結合起來,可以激發興趣,陶冶情操,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筆者在英語教學中,鼓勵學生唱英語歌曲,并且教學生唱一些書本之外的一些優美,健康。積極向上的英語歌曲,學會唱外語歌曲的同學有一種自豪感,增強了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
在英語課堂教學中,從培養學習興趣入手,遵循教學規律,靈活運用教學方法,營造一種輕松和諧的教學環境,這樣才能更好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供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率。最終收到最佳的教學效果。主體參與是改革教學的必然趨勢。創設和諧、民主、愉悅、平等的學習氛圍,以極大的熱情關愛每一個學生,激發他們大膽、主動地參與教學活動,給他們充裕的時間和空間,盡可能少說“NO”,樹起學生自信心,使學生主動參與并真正投入到教學活動之中。根據低幼兒童英語的特點,多用英語歌曲、游戲、猜謎、小組競賽等激發小學生學英語的興趣,從而更好地完成專項訓練中語音、詞匯、語法等各方面的學習,使學習變成交流,使教學變得輕松有趣。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