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玲
摘 要:將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引入到高職民族民間舞蹈教學當中,對大學生高尚審美情趣的培養以及舞蹈學習興趣的提升均有裨益,在改善民族民間舞教學質量的同時培養了大學生的愛國情懷,使得我國的民族民間舞得以傳承和發揚。因此,本文在總結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對民族民間舞蹈教學促進作用的基礎上,歸納了信息化時代將其應用于高職教學的具體策略。
關鍵詞: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民族民間舞;高職;策略
中圖分類號:G434;J218.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7)24-0202-01
一、前言
我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民族文化種類繁多、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各族人民在特定的自然區域內勞作,通過長期的生產和生活實踐,逐漸形成了富有民族特色的文化體系,以各自不同的內涵及意蘊極大地豐富了我國的傳統文化,為中華民族的發展進步注入了源源不斷的活力。因此,在當前高職教育中,如何繼承與弘揚民族文化,進而凝聚民族精神是一項重要的教學任務,以幫助大學生樹立積極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其中,民族民間舞蹈是傳統文化中一顆璀璨的明珠,不同民族的舞蹈各具其性格和色調,表現出各民族獨特的文化個性。
一般而言,民族民間舞蹈通過音樂和動作體現出各民族對美的理解,其中包括造型、形象、旋律及內涵等多重元素,大學生們在悠揚的民族音樂旋律的熏陶下以優美的舞姿展現出民族民間舞蹈的韻味。高職藝術院校是一個專門的藝術教育場所,將民族民間舞教學融入到舞蹈教育課程中能夠開拓大學生的藝術視野,因而應改革和拓展高職舞蹈課程的教學內容,不斷對大學生進行民族文化的滲透,使大學生能夠從根本上了解民族民間舞的文化內涵。為了更有效地提升大學生民族民間舞的學習質量,本文試將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應用于民族民間舞蹈教學中,從而激發大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最終實現大學生對民族民間舞蹈“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的教學目標。
二、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對高職民族民間舞蹈教學的促進作用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是指將課堂內外的時間進行對調,大學生自己支配課外時間實施對教學內容的自主學習,并對學習過程中存在的疑點和難點問題與教師和同學們互動交流,通過完成作業來實現知識的內化,進而改變了傳統的單向知識傳授型的課堂灌輸模式。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發源于美國的林地公園高中,2007 年喬納森·伯爾曼和亞倫·薩姆斯將教師課堂教學視頻上傳到網絡,以此來幫助那些因故缺課的同學進行自主學習,同時也給那些并未缺課的學生提供反復觀看視頻的機會,以領悟和強化課堂教學內容。同年,薩爾曼·可汗創立了可汗學院,這位美籍孟加拉人以異于常人的努力制作了大量的教學視頻,并上傳到網絡世界免費供學習者使用,在獲得了微軟公司和谷歌公司的大筆捐助資金之后,可汗學院在全球范圍內雇傭了大批優秀員工,在推出多國教學的同時延伸了課程內容。
2011年,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正式傳入我國,在各個教學領域開展了對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實踐,從初始的摸索階段演變為如今的深化階段。然而,在藝術類高職院校的民族民間舞蹈教學中該模式的運用目前尚處于萌芽期,還沒有完整的、系統的成功經驗可以移植。為了解決民族民間舞課堂教學中大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缺乏問題意識的弊端,提高大學生的自主實踐與創新能力,進而充分發揮大學生的主體作用,并關注每個大學生不同的發展層次、認知風格和思維方式,使大學生通過持續的努力獲得目標實現的成就感,作為教師有必要開展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下民族民間舞蹈教學的研究,這也是當前信息化和網絡化時代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創新活動,可以探尋大學生發展的各種可能性,促進大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因此在高職舞蹈教學實施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三、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下高職民族民間舞蹈的教學策略
(一)設計教學內容
在高職院校民族民間舞蹈教學過程中,教學內容可分為理論學習和實踐練習兩方面。具體來說,教學內容主要涉及到課程視頻制作以及課前思考題的安排。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下舞蹈教學視頻的內容應該讓舞蹈教師根據教學進度自主安排,并根據大學生的認知基礎和接受能力來具體設計。例如在講授蒙古族舞蹈時,舞蹈教師可以在教學視頻中加入相關的背景圖片等,且通過文字說明對大學生學習過程中的難點問題進行強調和說明。同時,為了不分散大學生的學習注意力,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下教師可先前發放教學講義,以節約大學生做課堂筆記的時間,進而保證課堂教學時間的有效使用。
(二)制作教學視頻
視頻資料的制作是實現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前提。國內外學者的研究結果證明,將基于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每一段教學視頻時長控制在 10分鐘之內最為適宜,以便于大學生對知識的有效吸收。當然,翻轉課堂舞蹈教學視頻的制作需要一定的計算機知識和網絡技術,這對部分高職院校的舞蹈教師來說存在一定的難度。
因此,為了提升舞蹈教學視頻的制作質量和傳播效果,舞蹈教師應該不斷提升自己的計算機應用水平,同時在必要的情況下可以同計算機專業教師進行合作,以高質量地完成舞蹈教學視頻的制作,保證教學的順利開展。同時,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下,舞蹈教師要根據教學的重點和難點錄制相關的示范視頻,并附以相應的語音講解,確保大學生通過視頻能夠進行自主學習。
(三)設計教學反饋
大學生們雖然完整地觀看了舞蹈教學視頻,但如果缺乏教學反饋環節則教師并不清楚他們是否高質量地完成了舞蹈學習。為了檢測這種教學模式的有效性,教師有必要在不影響大學生視頻觀看效果的同時,設計一些與該學習主題相關的問題,讓大學生獨立地通過校園視頻網絡平臺的互動區進行解答,教師同樣也需要及時地對大學生的解答進行評價,以準確地了解每個大學生的學習狀況。
比如,在他們觀看完“新疆舞基本舞姿”的視頻課程之后,需要解答教師所提出的相關問題,比如在練習新疆舞的基本動作時需要掌握那些要領等,因為在教學平臺中大學生都是通過實名注冊方能通過審核,因而教師可以及時地了解到每個人的問題所在,以便于調整教學策略并進行因材施教。
(四)改革評價機制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下的舞蹈課程評價尤為重要,應與傳統課堂教學的評價機制有所區別。一是考察學習過程。應該將大學生的學習過程納入到考核體系當中,意即舞蹈教師通過視頻教學平臺對大學生的學習狀況進行實時的跟蹤,并對其學習態度、學習進展等情況進行綜合考量,最終通過高效的網絡學習監督系統對大學生的日常學習行為進行評價;二是多方評價機制。高職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下舞蹈教學的評價體系應由學生個體的自我評價、同班同學的他人評價和舞蹈教師的教師評價三部分構成。在高職院校民族民間舞蹈教學評價的實施過程中,應充分考慮平時學習和學業考核這兩方面,進而全面考量學生在全部學習過程、各個章節學習節點以及學業考試等各方面的綜合表現。
四、結語
基于舞蹈的實踐和鍛煉特性,決定了在舞蹈教學中教師與學生之間應存在良性的互動關系,進而培養學生的舞蹈體驗,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是信息化時代的必然產物,同時也是教學模式不斷創新的結果。
因此,作為高職院校的舞蹈教師,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使用與普及過程中,要勇于實踐和探索,發揮該模式的長處并克服其不足,從而不斷地提高民族民間舞蹈的課堂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張瑞.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初中信息技術課程中的應用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5.
[2]賀五一,聶小蓬.基于翻轉課堂模式的西方政治思想史教學研究[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01).
[3]李婷.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高校舞蹈教學中的應用[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