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萍英
摘 要:有效的閱讀對小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形成、能力的發(fā)展和靈魂的塑造起到無可替代的作用。但是有限的課內閱讀無法滿足學生的需要,必須將閱讀拓展到課外。如何讓課內閱讀與課外閱讀有效銜接起來?經過長期的教學實踐,摸索出以下四種方法:課內激發(fā)興趣,讓學生課后“好”讀書;課內加強選書指導,讓學生課后“會”讀書;課內巧授讀書方法,讓學生課后“善”讀書;評價方法多元化,讓學生課后“樂”讀書。課內與課外閱讀有效銜接,讓學生閱讀能力提升更明顯。
關鍵詞:課內;課外;閱讀;有效銜接
著名語文教育學家于永正老師曾經說過:“學生的語言素養(yǎng)很大程度上是在閱讀中形成的,三分筑基在課內,七分筑塔在課外。”可見閱讀是語文的根,是語文的魂,同時我們也應注意到,閱讀能力的提升不能只依靠課內,還應該拓展到課外。如何將課內閱讀與課外閱讀有效銜接起來,本人摸索出以下幾種方法。
一、課內激趣課外續(xù)——點燃興趣火花,讓學生成為“好”讀者
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在課內努力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充分體驗到閱讀的樂趣,課后,學生自然會將這種樂趣延續(xù)到課外。一年級的學生年齡小,注意力集中時間短,為此,上課時我經常帶著一本故事書。當學生注意力開始分散時,我就給他們講故事。學生聽得津津有味,有時甚至舍不得下課,課后紛紛還要向老師借書看。經過教師經常有意識地進行引導,充分調動了學生的閱讀積極性,點燃了學生閱讀興趣的火花。隨著閱讀興趣的提高,孩子不愛看課外書的問題慢慢得到了解決,越來越多的學生成了“好”讀者。
二、課內推薦課外讀——加強選書指導,讓學生成為“會”讀者
如今的圖書市場良莠混雜,各種文字粗俗不堪、思想狹隘偏激的圖書充斥其中,嚴重影響了兒童的身心健康。因此,選對書、選好書很重要。如何教會學生選書呢?在課堂上,教師可以結合課文適時向學生推薦課外讀物,加強學生選書方法的指導。二年級教完《回聲》這篇課文后,學生對自然現(xiàn)象產生了濃厚興趣,我趁機向他們推薦低年級版《十萬個為什么》《世界大自然之最》,孩子們看得興味盎然,課間紛紛跑來考我:“老師,你知道飛機飛在哪個氣流層嗎?”“老師,你知道世界上最小的鳥是什么鳥嗎?”三年級有篇課文《太陽是大家的》,這是一首現(xiàn)代詩,淺顯易懂、情感真摯,字里行間滲透著真善美。學了這篇課文,學生觸動很大,我及時向他們推薦了《金波兒童詩選》,相當長一段時間內,學生早讀期間都自發(fā)地朗讀金波的兒童詩;五年級下冊第五單元安排的課文全都是歷史故事,我相機推薦了《史記》《中華上下五千年》、四大名著等書籍。
高爾基說:“讀一本好書,就是跟一個高尚的人說話。”教師要努力教學生選對書、選好書,會選書、會讀書。
三、課內方法課外用——巧授讀書方法,讓學生成為“善”讀者
日常教學中,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學生讀書經常處于隨意狀態(tài),這樣很難達到最佳的閱讀效果。在課堂上老師教給他們讀書的方法,課后學生才能成為一個善于讀書的人。
在讀的過程中,教師應指導學生邊讀邊記、讀誦相宜,引導他們讀寫并存、讀悟結合。全國特級教師徐特立曾經說過:“不動筆墨不讀書。”閱讀時勤動筆勤思考,可以抓住重點,深入理解,做好摘錄,記好筆記,對寫作有很大幫助。如《秋天的雨》這篇課文,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把文中的優(yōu)美詞句摘錄下來:“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繽紛的顏料。你看,它把黃色給了銀杏樹,黃黃的葉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熱。”積累表示顏色的詞:紫紅的、淡黃的、雪白的等。學生在課堂上將閱讀方法掌握扎實了,課后才能學以致用,真正成為一個善于讀書的人。
四、不拘一格展風采——評價方法多元化,讓學生成為“樂”讀者
為了增加孩子讀書的成就感,保持讀書的熱情,教師應該努力改進評價方法,運用多元化的評價方式,讓學生積極展示閱讀成果,體驗快樂閱讀。
1.展示讀書筆記。隨著時間的積累,學生做的讀書筆記越來越多,這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把讀書筆記以手抄報、書簽、讀書卡片等多種形式展示出來,進行評比、傳閱。
2.記錄閱讀存折。為了切實掌握每個學生每天的閱讀情況,鼓勵學生持之以恒地閱讀,教師給每個學生發(fā)一本閱讀存折,記錄每天的閱讀情況。存折由家長或老師填寫,評比時一目了然。
3.舉辦讀書活動。“故事會”“辯論賽”“詩詞大會”等讀書活動十分受學生喜愛。學生在活動中感受到閱讀的樂趣,獲得成功的體驗。
4.書香進家庭。家庭閱讀氛圍對于孩子很重要,教師建立班級微信群,讓家長把家庭閱讀的情況拍成小視頻發(fā)在群里共享,最終評比出“書香家庭”,有效地起到了互相督促、互相進步的作用。
“單絲不線,孤掌難鳴。”課內閱讀和課外閱讀猶如語文教學的兩只翅膀,依靠一只翅膀的騰飛不可能翱翔于九天。小學語文閱讀如果只是單純地依靠課內或者課外閱讀是行不通的,老師必須從自身出發(fā),做好課內外閱讀的有效銜接,讓學生在課堂上實現(xiàn)發(fā)展,在課堂外實現(xiàn)飛躍。
編輯 趙飛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