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影秋
摘 要: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在教學中合理地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才能讓他們熱愛學習,愉快地學習。因此,教師應當注重“愉快教學”。
關鍵詞:愉快教學;課堂;應用
現代教育理念倡導:教師要把微笑帶進課堂,把快樂引進課堂;培養學生善學、會學的方法。反對“灌入式”的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內在的學習積極性,在課堂教學中應多采用“愉快教學”,使學生在愉快輕松的氛圍中對學習產生濃厚興趣,激發他們不斷探求新知識的欲望和創新意識。在數學教學中,我是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愉快教學的:
一、轉換教師角色,把微笑帶進課堂
在過去的應試教育中,為了提高升學率,只重視學生學習的認知過程,而忽視了學生的情感過程,教師高高在上,手里拿著教鞭,一副兇巴巴的樣子。在這樣的情形下,又怎么會形成愉快寬松的教學氛圍呢?實踐證明,如果老師能給學生創設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學生的思維就會有意想不到的發展和擴散。
所以,我認為,教師要多貼近學生,讓學生有親切感,而微笑就是最好的武器;而且“微笑是教師職業的需要”。教師一旦邁上講臺,就應當面帶微笑,無論之前有什么不高興的事,都不應該把不良情緒帶入課堂,因為教師的情緒會直接影響學生的情緒。教師以微笑的面容、親切的目光面對學生,這樣可以拉近師生間情感的距離,營造愉快寬松的教學氛圍,為一節課的成功奠定基礎。
二、激趣導入,寓教于樂
新課的導入方法也應多樣,形式新穎,不應拘泥于陳規,囿于老套。可以根據教材和學生的年齡特點選擇富有趣味性的童話故事、兒歌、謎語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如,在教學混合運算“小熊購物”時,我以童話故事的形式引入:動物學校準備組織一次春游,讓大家觀賞春天的美好風光。胖胖和樂樂聽到這個消息可高興了,都在為春游做準備。一天,陽光明媚,胖胖和樂樂就一塊到商店購物,你們看!(出示情境圖)架子上擺著整齊的商品,胖胖說:“我想要買4個面包和1瓶飲料,樂樂,我應該付多少錢呢?”童話剛講完。我便問:“你們能幫樂樂解決這個問題嗎?”同學們好像立即知道該如何列式計算出胖胖該付多少錢,都紛紛地舉起了小手,個個都想搶著回答。此時,激趣導入的目的已達到了。
三、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品嘗成功的喜悅
“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將“要我學”轉變成“我要學”,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親身經歷知識形成的過程,不僅要讓學生體驗艱辛勞苦的學習過程,還要讓學生感受到學習成功的喜悅和歡樂。如毫米的教學,我通過讓學生找一找、數一數、估一估、量一量、比一比等活動,讓學生感性認識到毫米的實際長度。設計如下:
1.找一找。教師:1厘米里面的每一小格的長是1毫米,你們找找看尺子上從哪里到哪里是長1毫米的?
2.數一數。那么1厘米里面有幾個這樣的小格呢?請你們去數一數。
3.估一估。讓學生拿出1分的硬幣問:同學們請你們估一估,這個1分的硬幣有多厚?讓幾名學生來回答估計的結果后,同學們都很迫切地知道結果。教師說:究竟誰估得對呢?我們一起來量一量吧!
4.量一量。讓學生用尺子量一量硬幣的厚。學生回答:1毫米。這時,估對的同學立刻作出勝利的手勢“嘩”的一聲。
5.比一比。教師:請你們用兩指輕輕捏住硬幣,再把硬幣輕輕地抽出,中間的縫隙就是1毫米。同學們一起來感受一下1毫米有多長吧。
整個學習過程,學生積極參與。我們要充分發揮自己的智慧和能力來創造條件,創設情境,調動學生的情感,引導和鼓勵學生手腦并用,通過自己的努力,運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去不斷探索、求新和創造。
四、適當運用獎勵措施,滿足學生成功的喜悅心理需求
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應結合小學生的年齡實際,給予恰到好處的表揚、獎勵。獎勵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可以是口頭的,也可以是物質的。如果學生對較高難度問題都能正確地回答,這時,教師就應投予贊賞的目光,并可以說:實在太棒了、太厲害了、太精彩了,或是太有創造性了等等。如果答錯,不要讓他覺得難堪,而應該說:“你能第一個舉手發言,真勇敢!”“你能積極動腦思考,真不錯!”等等。然后告訴他如果這樣回答是否會更貼切。我們要保護兒童的幼小心靈,使他對于新事物都敢于發表自己的見解。又比如,在進行闖關活動中,給優勝者發“小旗”,或進行“小幫手”活動時,給學生發一朵“助人為樂的小紅花”等獎勵。這些看似簡單的做法,對于小學生來說,卻是非常有效的激勵措施。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現代教育家斯賓塞提出了“教育要使人愉快,要讓一切教育帶有樂趣”。倡導“愉快教學”,不僅能擴大學生知識面,較好地培養智力,而且還使他們的創造能力得到充分的發揮,從而形成一種好學、樂學、想學的濃厚風氣。
參考文獻:
韋秀枝.愉快教學在小學數學課堂中的運用[J].新課程導學,2012(12).
編輯 張珍珍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