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文婷
摘要:建筑行業在最近幾年得到了迅猛的發展,隨著人們審美意識的增強和鑒賞能力的提高,建筑設計面臨的挑戰也越來越大。要想順應社會的發展潮流,最大限度滿足人們對于娛樂、文化、生活或者生產空間的需求,建筑設計人員必須要結合實際情況進行不斷創新。筆者結合自身的工作經驗,就建筑設計創新談一談自己的思考。
關鍵詞:建筑設計;創新;多維度;思考
前言:從當前的實際情況來看,很多建筑設計師為了最大程度滿足人們對于空間的需求,不斷設計出富有創意的作品,而且具有強烈的創新意識。但實際上,很多設計方案都嚴重脫離了設計原則,無論是視覺效果上還是功能上,都出現效果不佳的現象。本文在此基礎上,就建筑設計的有效創新展開論述。
一、建筑設計創新的影響因素
(一)建筑設計創新動力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感官需求也在不斷發生變化,如果讓人們長期觀察一個物體,或者感受相同的事物,也許人們一開始比較好奇,非常感興趣,但是時間一長在感官上就會產生疲勞。但是從另一方面來說,人是情感動物,具有一定的懷舊情結。如果將建筑空間僅僅作為一個生活或者生產的空間,人們即很容易產生視覺疲勞,但是如果將其視為一種藝術品,人們就很難會產生視覺疲勞,因為藝術能夠愉悅人們的心靈。物種會隨著環境的變化而不斷進化,建筑同樣也是如此。一是自然環境與人工環境在一定程度上能夠讓建筑發生改變。其中,建筑師既是創新的動力,也是創新的主觀因素。提供優質完善的建筑設計是建筑師的宗旨,但是一般情況下建筑師很難做到最好,即使做到最好也是具有暫時性的。因此,建筑師一般都會不斷對自己進行批判,并且在這個過程中逐漸完善自己。而是由于人的進化和改變[1]。人是建筑的使用者,在環境的影響之下不斷發生改變和進化,繼而對建筑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這也是建設設計創新的主要動力。
(二)建筑設計的特點和目的
建筑設計是一種創造性的勞動,融合了形象思維、邏輯思維、科學和藝術等多學科的知識,和創作勞動進行比較則有著很顯著的特點,這些特點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建筑設計是一個需要多個學科相互配合協調、具有創造性的勞動;第二,建筑設計涉及到形象思維、邏輯思維等全面的思維方式;第三,建筑設計涉及到美學、人文科學、自然科學等多個學科知識[2]。
除此之外,與工程設計相比,建筑設計存在較大的差異。前者和自然科學有著一定的聯系,主要涉及到邏輯思維,但是建筑設計更加復雜一些,除了涉及到邏輯思維方面,還包含很多其他的知識。其中最突出的一點就是目的上的不完全同,建筑設計首要目的是安全,這是一種純消耗物,社會不得不去承受。另外,建筑還能創造文化價值,給產品創造相應的效益。在某個程度上來說,建筑對人的各項活動具有激勵、鼓舞、約束和規范等作用,并且已經成為社會整體文化中不可忽視的內容。
二、建筑設計創新的多維度思考
(一)設計思維的創新
在思維活動中,創新思維是一個高級的過程和特殊的形式,主要是將過去的經驗和思維打破并重新加以整合,以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
第一,復合和立體思維方式。一般來說,客觀的事物都是一個具有多層次、多成分的整體系統。復合和立體思維方式最關鍵的一點是在明確思維對象之后,要求思維主體從事物所具有的屬性整體、綜合、全面去反饋和考察它,給人們清晰展示整體性事物之間各個要素復雜的關系。復合和立體思維方式可以將平面型思維和線型思維的長處和優點于一體,從而對思維活動范圍進行有效的拓寬[3]。
第二,整合和發散思維方式。整合思維主要指對過去所獲得的若干個觀念進行重新組織,并從中找到唯一正確的答案,這是一種求同的形式,也是創新思維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發散性思維主要指根據過去所獲得了若干個觀念進行重新組合,并從中找到多個不同的、可能的假說、結論、解決方案或者答案等思維形式。
(二)設計方法的創新
第一,聯系性和構成性建筑設計方法。聯系性建筑設計方法要求建筑設計人員在進行建筑設計的時候充分考慮到相互聯系的各個方面,不僅要對建筑的本身進行考慮,還要對其外部環境進行充分的考察,這兩者之間有著一系列的相互作用和相互聯系。構成性間建筑設計方法認為構成是功能的載體,構成作為一種要素,在關系的作用下加以結合。例如,對建筑各個部分的關系進行確定,科學組織空間的序列,這是建筑設計中至關重要的一個環節[4]。
第二,綜合性和整體性建筑設計方法。綜合性建筑設計方法主要指從建筑的歷史發展、相互關系、功能、構成和要素等方面進行綜合考慮,在此基礎上進行分析,并且要將每一層的分析結果向上一層次進行反饋并且與建筑的整體相互比較,時期達到有效的統一。整體性建筑設計就是將建筑視為一個整體,對建筑的發展規律、構成及其功能進行全面把握,從部分與整體相互制約、相互結合、相互依賴的關系中對建筑的運行規律以及特征加以揭示。
(三)設計形態的創新
建筑設計涉及面廣,涉及到的內容也比較多,隨著相關理論和技術的發展,建筑形態也要順應時代的發展潮流,不斷加以創新。其創新不僅要在結構變異方面體現出來,還要在以下幾個方面充分體現出來:第一,綠色變異創新。建筑設計人員在進行建筑設計的時候,要融入綠色元素,顛覆傳統的建筑設計方式,設計出能夠最大限度滿足人們審美需求和生活需求的綠色建筑。第二,建筑構成的 變異創新。建筑設計人員在進行建筑設計的時候,不能單純的去模仿自然,還要融入自然形態的語言,實現建筑理想到自然理性的轉化和變異。第三,建筑表面的變異創新。主要指墻面、屋面等方面的創新,這也是形態創新中關鍵之處。
結論:綜上所述,在當前這個快速發展的社會,知識和技術每天都在更新,建筑行業要想跟上時代的發展潮流,不會社會所淘汰,除了要去學習知識,更要有新的構想、方法和思維。建筑設計人員要認清形勢,結合實際情況和人們的需求在不斷實踐的過程中努力提升自己的創新能力,做好多維度的創新,推動建筑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徐海瀅.淺談現代建筑設計方法的創新[J].長沙鐵道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01):34-35.
[2]劉振.生態人文視域下建筑設計的思路以及路徑探討——以揚州萬科城項目為例[J]. 中外建筑. 2017(06):10-11.
[3]張軍.建筑設計過程中的創新理念應用分析[J].門窗. 2017(06):37-38.
[4]何偉,劉海香.新技術和新材料在建筑設計中的應用[J].山西建筑. 2017(16):24-2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