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廷祥
摘 要:隨著時代的進步以及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越來越追求更高品質的生活,為了出行方便,人們普遍化的用汽車來代步。隨著轎車的普及,汽車設計者們也更加重視汽車內飾的設計以及汽車的舒適程度。本文將著重研究汽車內飾的仿生設計研究,同時注重分析情感的表達以及如何獲得心理需求和心理滿足感。這樣,以便用戶能及時的反饋信息,設計出更好、更有價值的汽車內飾。
關鍵詞:汽車內飾;仿生設計;情感表達
如今汽車的設計越來越體現出對于仿生學的運用,這種仿生學的運用,使用戶獲得舒適的享受,好的設計可以給人以美的享受,這種設計可以給產品加分。因此,越來越多的設計者們注重對汽車內飾進行革新。汽車內飾包括的東西很多,主要有座椅、儀表臺、室內照明、頂棚、空調及音響等系統,此外,還要考量汽車內部的空間布局和環境,使得設計者能更好的設計出舒適、華麗的汽車內飾。
(一) 儀表臺與中控臺的仿生設計
汽車內飾中的儀表臺和中控臺這一整體組合有的是魚尾的造型,特別像是鯨魚的尾巴,惟妙惟肖,也有的中控臺是月牙形等等,這就體現了仿生學的運用,這種會給駕車人一種流暢的感覺,開起車來特別舒適。
方向盤的握法符合人手的角度和舒適度,喇叭的按鍵可以設置在方向盤握點距離適中的位置,而不是放在正中央。方向盤下面包括剎車等部位根據人腳的配合程度,選擇比較好控制的姿勢,來控制汽車的行駛。而儀表臺上的顯示屏可以使駕駛者很方便的看到耗油量,可以通過車載攝像頭看到車身周圍的所有圖像,使得駕駛者不用再去看旁邊的后視鏡,還可以反映旁邊的車門是否關好等等。
(二) 方向盤和座椅的角度
方向盤和座椅的角度是可以根據人體的結構,即人機工程學,并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調節的,座椅是汽車內飾的主要組成部分,是保障人體的安全設施的部分。對于座椅材質的選擇,一般選用透氣性好、防靜電的纖維紡織品,這樣便可以獲得較舒服的坐姿,避免長時間開車帶來的疲勞感,同時能更好的控制汽車的行駛,獲得良好的視野感。汽車外部的造型設計是供人欣賞的,在汽車內部是乘客與駕駛者活動時間最長的地方,需要設計靈活多變或可折疊的座椅。
(三) 汽車內部的空間布局和環境
汽車內部的空間布局和環境也是汽車內飾中不可忽視的部分,需要我們去研究、分析,汽車內部的空間像是一個房間,全景式的玻璃頂棚和飛行器類似,駕駛艙和戰斗機相似,我們需要通過材質、色彩的搭配來豐富汽車內飾的層次感,使內部空間流暢,有融為一體的感覺,使其內部環境成為一個協調、完整的整體風格。
(四) 汽車內部的小裝飾件
汽車內部的裝飾件和一些附屬功能件可以為汽車內部的仿生設計加分,如車門內護板的功能設計反映了人性化的考慮,又體現了對內飾的細節處理。車頂可隨實際情況安裝上太陽能電池板,仿造植物的光合作用原理,給車充電。
二、 汽車內飾仿生設計的優點
汽車內飾仿生設計的材料越來越傾向于向可回收利用、環保性等方面發展,仿生設計可以體現汽車內飾的品質追求和細節表現。隨著現在汽車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因而商家也越來越注重汽車內飾的設計,仿生設計是一個很好的出路,是各大廠商關注的焦點,它可以使系統集成化,降低開發成本,使內部系統的細節和整體和諧統一。
三、 汽車內飾仿生設計的情感表達
(一) 可使駕駛者和乘客獲得舒適感
汽車的制造和使用是為人們服務的,是為了方便人們的出行,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便利,因此,汽車內飾的仿生設計可以給人整潔的感覺,駕駛者在行駛過程中感到舒適,減少駕駛者的疲勞感,使駕駛者在行進過程中感到愉悅,降低事故的發生率。
(二) 汽車內飾仿生設計可以給人以美的享受
汽車設計者們越來越重視從美學的角度來研究汽車內飾的仿生設計,其內部構造的結構、功能、設計方法、設計理念等,都體現了舒適度。汽車通過改進照明方式,多種不同的照明方式相結合,乘客將獲得更豐富的感受和體驗,使得照明方式以更情感化的方式來營造車內的空間氣氛。人的美感通過感官感受到,內飾設計占據了我們的觸覺、嗅覺和視覺;因此,利用好汽車內飾,可以給用戶一個美好的體驗,在情感上達到共鳴。
(三) 仿生設計可給人傳達一種節能環保的理念
現在的汽車內飾多使用了新技術和新材料,越來越多的體現出了環保理念,同時空間利用率得到提升,這樣可以滿足汽車工業在未來的發展方向上著重向節能、安全、可回收方向延伸,這樣使得車身材料環保、無毒、對人體無害,特別是通過可再生的植物原料,可減少汽車內部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基于此的仿生設計,還可以多使用這種利用太陽能發電的空調系統,利用一個合適的角度更好的運用太陽能。
三、 結語
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越來越注重生活品質的提高,伴隨汽車的普及,人們越來越看重汽車的內飾,要使汽車內飾在汽車市場中脫穎而出,那么仿生設計是一個很好的機遇。內飾的仿生設計可以給用戶更多的體驗,有更多的特色,給用戶帶來更多美的享受,同時促進心情的愉悅,情感的表達。因此需要設計者們在汽車內飾的仿生設計方面做出更多研究。
參考文獻:
[1]許超鳳.基于用戶生活方式的混合動力轎車內飾設計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0.
[2]康紅娜.汽車造型仿生設計及其符號性[D].湖南大學,2012.
[3]邵景峰.仿生設計在汽車造型設計中應用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 2007.
[4]楊靜.飲品包裝容器造型設計中的情感分析與表達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