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潔茜
摘 要:對細節的關注,讓人們對事件的印象更加深刻;對細節的關注,讓人們對事件的感受更加真切。作文中的細節描寫,讓作文變得獨特、生動、真實,可以讓讀者與作者的情感更好地交融。從品讀繪本、誦讀詩歌、投身實踐三個方面來談寫作中細節描寫的實施策略。
關鍵詞:細節描寫;實施策略;繪本;兒童詩
作家李準說過:“一個細節在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作用上,有時和一個情節、一場戲有著同樣的作用,正如平常所謂的‘于細微處見精神。”但在平時的寫作中,學生往往對每件事都輕描淡寫。為此,老師要在學生寫作時,引導他們用認真的態度、獨特的視角、有趣的文風描寫自己看到的、感受到的事物。下面談談寫作中細節描寫的實施策略。
一、品讀繪本,讓作文獨特點
繪本,它既展示出寬廣的視野,又有細節的特寫,既有極其有趣的故事情節,又暗藏著起、承、轉、合的節奏設計。
1.句式仿寫
對于低年級學生來說,在接觸寫作之前,進行句子的練習,是很重要的。繪本的語言簡練生動,畫面精致優美,結構重復循環,是孩子們仿寫的好媒介。如《逃家小兔》里面的話語很多都是通過關聯詞“如果……就……”表達的。
在仿寫的過程中,孩子會去探索作家筆下描繪的世界,并學會運用語言,遷移繪本中精彩的表達方式。
2.圖畫補白
繪本中的圖畫,是延展的、跳躍的、活動的圖畫,能引領孩子走進故事情境,蘊含了文字無法表達的語意,這就是繪本圖畫的空白。這種“空白”給孩子預留了想象的空間,可以引發孩子產生豐富的聯想。
3.文本續寫
很多繪本有很多的想象空間可供孩子發揮。老師可以抓住這樣的契機指導孩子續寫,能收到不錯的寫作效果。如《愛心樹》的最后的留白。
繪本是訓練低段學生寫話的極佳體裁,在教學過程中,老師可以通過挖掘繪本中的語言規律,科學地滲透寫話訓練點。
二、誦讀詩歌,讓作文生動點
初學寫作時,兒童詩是很適合學生閱讀的。兒童詩音韻美、意境美、創意美,是對孩子進行思維視角啟蒙很好的載體,它對啟迪兒童心智、激發兒童想象、提高兒童的審美能力都能起到積極作用。
1.讀童詩
兒童詩具有豐富的音樂性,讀起來朗朗上口。而讓孩子感受兒童詩之美最簡單、最有效的方法便是誦讀。老師可以運用多種方式,創設多種情境,喚起兒童想象,引發心靈共鳴,使孩子樂于誦讀。經常吟誦兒童詩,兒童不僅可以提高審美能力,還能從中學習并提高駕馭語言、鑒賞語言的能力。
2.悟童詩
在經典兒童詩中,詩人以其獨特的感受,激活了想象的翅膀,駕馭著文字飛翔。細細地品讀給孩子的啟迪是最有效的,能讓他們在不經意間感悟奇妙的想象,觸摸詩歌的靈魂。
3.仿童詩
模仿,降低了寫詩的坡度,消除了學生的畏懼心理,而且它是連接讀與寫最好的紐帶。學了一首詩后,讓學生模仿這首詩的句式、結構,換上其他的意象進行同形式仿寫,這樣有助于學生掌握整首詩形式上的特點,積累經典的詩歌結構和句式。
4.創童詩
兒童詩為兒童學習駕馭語言提供了優良的條件,讓兒童在優美的語言環境中學習語言、豐富語匯,提高他們駕馭語言、鑒賞語言的能力,同時得到美的享受。學生寫“流水賬”的原因之一是感情與形象不能很好地結合。人們常說“情景交融”,即詩的感情應當服務于形象。兒童詩把真實的兒童感受通過形象含蓄地表現出來,而不是抽象地呼喊,具有童稚而優美的意境,也才能感動兒童。
三、投身實踐,讓作文真實點
細節來自生活,細節描寫必須真實地表現生活。一定要認真觀察生活,尊重客觀生活的實際,決不能憑空想象。這是恰當運用細節描寫的基礎。
1.敢說“真”話
小孩子肚子里的真話很多,但是在說真話撞了一個又一個的“包”后,就慢慢學乖了,學大人,悶在肚子里不說。非要他說不可,就挑一些你喜歡的“假話、空話、套話”來應付。
對此,從細節入手,我布置了一項特殊的作業:寫老師的缺點,一方面,強化學生寫“不好聽的真話”的意識;另一方面,學生也會考慮寫“不好聽的真話”的措辭和語氣。之后的作文練習中時常鼓勵學生一定要寫自己的真情實感。
2.學科聯姻
把美術、體育、音樂、科學、英語、信息等學科融入作文教學中。科學課上的“讓雞蛋浮起來”的實驗,學生充滿了興趣,每一步都認真觀察,積極地參與進來,最后抓住要點,抓住細節,體會情感,一氣呵成,大部分學生都洋洋灑灑寫了一大篇。
語文課程標準也指出,寫作要“感情真摯,珍視個人的獨特感受”。“沒有行動就沒有發言權。”所以,老師要鼓勵學生在生活中學會觀察,寫作要緊扣實際。
作文不難,只要改變一下教學方式,在看繪本、誦兒童詩、投身實踐等有趣的過程中,學生就能把握住細節,讓每個細節成為自己表達情感的鑰匙,學生的作文也就變得獨特、生動、真實,也能深入人心了。
參考文獻:
[1]林瀾.美繪本經典閱讀[M].湖北:湖北美術出版社,2008-12-01.
[2]陶行知.陶行知文集[M].江蘇:江蘇教育出版社,2001-09.
編輯 趙飛飛endprint